教學內容:本文是一篇報告文學,說明羅布泊的消失是近三十年來人為的悲劇。作者根據歷史資料、調查研究和實地考察,懷著極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報告羅布泊的今昔,呼吁人們要樹立環(huán)保意識,搞好生態(tài)保護。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培養(yǎng)概括能力;(2)掌握羅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2、過程與方法:(1)導入新課、整體感悟、深入探究、情景再現、布置作業(yè)、小結;(2)多媒體教學法、興趣誘導法、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2)探究生態(tài)環(huán)境遭破壞的深沉原因,汲取歷史教訓,愛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樹立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分析:
1、教學重點:(1)體會課文的基本理念(生態(tài)意識、環(huán)保意識、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2)理解本文運用對比、擬人、列數據等方法表現主旨的寫作方法。
2、教學難點:(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理性和人文關懷;(2)感受并體會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3、解決難點辦法:多媒體教學法、興趣誘導法、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學情分析:學生對于保護環(huán)境的內容已有自己的認知能力,知道在生活和自然中應該保護環(huán)境,做到維持生態(tài)平衡。但是對于本課羅布泊等地悲劇形成的深層次原因學生可能比較難理解,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使學生能夠做到感同身受。
教學過程:
A教師活動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聽到這首熟悉的歌曲,想必大家早已神游于以高原湖泊眾多、瀑布雄偉壯觀、植物景觀奇妙的人間仙境――九寨溝。其實,除了這個美麗的地方外,今天老師也準備帶領大家去另一個人間天堂。
2、出示課題幻燈片
二、小結
今天,我們喝的是自然甘露;明天,我們喝的將是人類的最后一滴眼淚。地球是我們共有的家園。如果家沒有了,那我們還能剩些什么?請看看我們的雙手,是創(chuàng)造,還是毀滅?再看看我們的雙眼,是熱切的期望,還是無助與茫然?讓理性回歸自然:天更藍,水更清,樹更綠,……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保護環(huán)境做起,維護生態(tài)平衡,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最后讓我們在月牙泉這首歌中結束我們的學習。
B學生活動
一、整體感悟
1、生解題;2、學生感知老師出示的羅布泊過去和現在的圖片;3、生大聲快速地朗讀課文并思考羅布泊消逝的原因;A、生從文中找出能配合“碧波蕩漾”幻燈片的解說詞,并有感情的朗讀;B、生從文中找出能配合“漫漫黃沙”幻燈片的解說詞,并有感情的朗讀,以及體會22段的擬人修辭手法。
二、深入探究
1、羅布泊發(fā)生這樣變化的原因是什么?2、體會“盲目”的意思和列數字說明方法的運用;3、同樣的悲劇現在還有哪些?4、造成羅布泊消逝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 我們應該吸取什么樣的教訓?5、體會對比的寫作手法。
三、情景再現
今昔對比、情景模擬表演。(胡楊、沙漠、人類)
四、布置作業(yè)
假如你就是羅布泊或是羅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樹,最后一條小溪,最后一滴水……你將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們訴說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