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藝術教育的質量如何,直接關系到學校美育實施的效果。藝術課與其它學科互相滲透,尤其對德育工作的開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加強學校藝術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素質教育的實施為學校藝術教育的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藝術教育正面臨著建國以來難得的機遇。學校藝術教育與學校其他方面教育相比較,有著自身的特點與規(guī)律。它是一種實踐性、參與性、感染性很強的教育活動。因此,學校藝術教育無論在教學內容上還是在實施途徑上,都包括三個主要方面,一是藝術課程教學,二是課外、校外藝術教育活動,三是校園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面相輔相成,共同發(fā)揮著顯性和隱性的育人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幾年,民族地區(qū)藝術教育發(fā)展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校的開課率大幅提高;教學改革不斷深入;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發(fā)展較快;藝術教育投入有所增加,辦學條件有所改變。但從整體上看,民族地區(qū)由于長期受到自然條件、教育管理、硬件設施、師資建設、學生基礎方面的制約,藝術教育仍然是整個學校教育中最薄弱環(huán)節(jié),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民族地區(qū)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
1、藝術教育被忽視
不少學校尤其是民族地區(qū)中小學仍然把音樂課、美術課為主的藝術課看成是可開可不開的“雜課”、“豆芽課”。即使在課程表上體現出了每個星期2節(jié)音樂課和2節(jié)美術課的課時量,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則被直接圖略了。音樂課成了唱歌課,美術課成了圖畫課,要不就直接被語文或數學等主課占用,更有的干脆讓學生自習。安排在課表中的音樂課、美術課形同虛設。個別學校甚至取消了音樂課、美術課,使學生不能接受應有的藝術教育。
2、專業(yè)師資嚴重匱乏
目前,在民族地區(qū)的中小學學校中,學校的音樂、美術教師是由其他年紀的語文、數學、藏文教師兼任,真正從正規(guī)師范院校畢業(yè),受過藝術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教育和培訓的教師少之又少,大部分對音樂、美術等藝術專業(yè)知識知之甚少。為使自己在上課中能得心應手,一到音樂課或美術課,教師之間相互調課現象屢見不鮮。因此,在民族地區(qū)中小學中,藝術教育師資嚴重不足,音樂課美術課完全由語、數等“主課”教師兼教,而且現有的任課教師在教學觀念、教學態(tài)度、學識水平、業(yè)務能力等方面與藝術教學的實際需要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同時,由于中小學藝術教育不受重視,把藝術課看作“雜課”,沒有建立藝術教育的評價、測試體系,以致于教師的教學無壓力,無動力,應付了事。
3、藝術教學設備嚴重短缺
目前,民族地區(qū)中小學藝術教學設備的配置,雖然在“普初”、“普九”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學校管理不善,使用不當,導致藝術教學設備損毀、流失的現象較為嚴重,不能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有些學校的藝術課因為沒有設備,無從開展。就拿若爾蓋縣城學校來說,音樂器材只有一臺腳踏風琴、大小號、鑼鼓等基本的教學器材,對于鋼琴、古箏等音樂器材,學生連的面都沒見過。而美術器材只有閑置很長時間的畫夾、調色盤,像顏料、畫筆、畫布等必要美術用品都十分短缺,其他的邊遠鄉(xiāng)鎮(zhèn)的農(牧)區(qū)中小學就更不用說了。
4、學生家長認識不夠
在民族地區(qū),學生家長送學生讀書的目的就是報著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讓孩子多學科學文化知識,他們的思想封閉,觀念陳舊,文化素質低,知識面窄。一致認為,考上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才能走出大山,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認為只有公務員才是吃“皇糧”的,才是“金飯碗”。而且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只關心孩子語文、數學、藏文、英語等“主課”的學習成績,認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畫家的“料”。音樂和美術,孩子學與不學,教師教與不教,沒有多大關系,以至輕視甚至阻礙孩子學習音樂和美術。對于學校的一些相關的藝術活動,家長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還很反感,說什么不務正業(yè),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耽誤孩子的學習成績。
二、關于加強民族地區(qū)中小學藝術教育的幾點建議
1、選用和培訓師資是首要任務
學校要重視音、美教師和特長教師的選用和培訓,采用脫產專職培訓和自學成才、業(yè)余進修、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法,加強藝術教育的師資力量。一方面,可以通過嚴格的考試和面試,從中小學中選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質好,并具備一定音美知識的年輕教師到師范院校進行專業(yè)學習培訓,充實音、美教學力量;另一方面,對邊遠地區(qū)、人員較緊張的學校采用假期補貼集中培訓的方式,聘請一些有水平的音、美教育專家授課,使教師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到較系統(tǒng)、較實用的專業(yè)知識?!八囆g不能容忍說教,審美不能依靠灌輸”,只有藝術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提高了,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
2、加強民族地區(qū)學校硬件建設
音樂、美術器材的配置是開展藝術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順利實施藝術教育的物質基礎。我們應抓住鞏固“普九”成果的契機,進一步促進學校的硬件建設,利用有限的教育資金,購置各類音、美教學器材,使學校的音、美器材配備上規(guī)模、上檔次。在教育資金相對困難的情況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積極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籌措資金,幫助學校購置藝術教育設備;另一方面,盡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資源條件,自制部分教學用具和器材。如簡易的畫夾、畫架、畫板等,鼓勵學生自帶或自購一些民間樂器,如二胡、笛子等。另外,應妥善保管各種教學用具和器材,避免損毀和流失。
3、開齊、開足、開好藝術課
各校應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開好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不能像以前那樣把藝術類課程當成是可有可無的“雜課”,也不能走走形式每周上一節(jié)不專業(yè)的“游戲課”,不能只偏重于知識和技能的目標,而應重視學習過程的獲得強調對學習過程的體驗,更注重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因為這些因素都是使學生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教”和學生“學”應該互動起來?!耙越處煘橹行摹薄!耙越滩臑橹行摹?、“以課堂為中心”也應該被“以人為本”、“以人的發(fā)展為中心”所代替,教學形式應更靈活。要大力加強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在藝術課中的運用,使教學內容更形象、更直觀,如精心繪制板報,設計圖案、書簽,精心制作投影膠片等。要積極開展藝術課教研活動,創(chuàng)設機會,讓音、美教師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