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近些年高職院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生源縮減等原因,現在的高職院校學生整體素質水平下降,他們面對新的環(huán)境、新的教學模式以及就業(yè)壓力,極易產生心理問題,由此引發(fā)一系列的校園惡性事件發(fā)生,這不僅影響到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也會對學校的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本文結合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 心理健康 成因 應對策略
高等職業(yè)教育是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它主要是為社會培養(yǎng)一線的專業(yè)技能型人才。隨著近些年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內部蘊藏的矛盾也日漸凸顯,成為制約高職院校發(fā)展的障礙,嚴重影響學生成長。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適應社會。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及找到一套符合高職學生心理問題應對策略就顯的尤為重要和有意義了。
一、高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1.現實與理想。近幾年通過對我院的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大一新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主要以下兩種類型的人容易產生消極態(tài)度。一類是中學選擇報考藝術生是因為文化課成績不好,為了考上大學才學的畫畫,但是到了大學對畫畫一點興趣都沒有而且以后也不打算從事本專業(yè)的工作,對學習缺乏興趣,導致情緒低落、焦慮,不思進取等心態(tài)。另一類是高中成績較好有望考取本科,但是由于高考發(fā)揮失?;蚱渌?,最后事與愿違的被高職院校錄取,這類學生總被懷才不遇的悲觀情緒困擾著,對學習和生活都提不起興趣,自負,不愿與人交往。
2.環(huán)境改變。對于剛踏入大學的大學生來說,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新的環(huán)境,而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往往是由于他們對新環(huán)境變遷的諸多不適。主要表現為飲食習慣不適應、睡眠質量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煩躁等諸多問題,長時間會產頭疼、失眠、神經衰弱等現象,導致有些同學選擇休學或退學,但這些問題主要還是出現在大一新生中。
3.抗壓能力弱。由于現在的學生都是95后,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優(yōu)越,從小在家里都是被寵著,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獨立性較差。所以,進入大學后會面臨很多之前都沒有經歷過的問題,比如:地域文化差異問題、人際關系問題、戀愛問題、學業(yè)與就業(yè)問題等。學生在遇到這些問題時基本沒有正確的應對方式,這勢必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4.人際關系緊張。大學生人際關系處理不當是產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主要還是凸顯在同宿舍的同學之間。目前高校基本都是采取寄宿制,這也就意味著以前走讀學生現在要一起過集體生活了,然而有些學生不知道怎么和大家相處,怎樣處理和同學之間的關系。這些問題主要歸因于以下幾方面:首先,學生以前在中學的時候基本都是住家,沒有過集體生活的經驗,現在突然要和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在一起生活自然會產生很多不適,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和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也是造成同學間矛盾的主要因素。其次,現在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自幼就與他人交往活動較少,還有就是家庭教育的過分溺愛也導致現在的學生比較自我。人是需要朋友的,如果出現了人際關系問題就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心理問題。
5.學業(yè)與就業(yè)壓力。目前,就業(yè)形勢比較嚴峻,如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yè)生達到749萬人,再加之前未就業(yè)的,大學生面臨新的挑戰(zhàn),就業(yè)競爭太過激烈。再加之現在社會價值觀的偏差,過分看重學歷、文憑和工作經驗等,導致高職院校畢業(yè)生就業(yè)難現象。高職畢業(yè)生在擇業(yè)的過程也會遇到各種問題,如專業(yè)不對口、工作單位不理想,對自己能力不夠自信、在工作中力不從心等,這些都給他們增加巨大的心理壓力。
二、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應對策略
1.做好新生入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新生入學初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檔案,掌握第一手資料,根據普查結果顯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心理健康中心和輔導員要及早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同時,針對各個年級和專業(yè)的不同,有針對性的開展一些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學校要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選修課程和開展一些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活動,通過課堂的講授和活動的宣傳來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
2.完善心理健康機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力量。高校一般都設有心理健康中心這個部門,但是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塊發(fā)揮的作用并不大。首先,學校的學生人數眾多,但心理健康中心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一般也就設置兩三個具有心理咨詢能力的教師。其次,有心理困惑的學生一般會向自己熟悉的輔導員傾訴,尋求幫助。所以,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力量:首先,完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建設,適當多引進些高水平的資深心理咨詢教師,同時鼓勵現有的心理健康中心老師去進修或者攻讀心理專業(yè)的更高學歷,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其次,輔導員也要加強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參加一些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培訓或者考些心理方面相關資格證書,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惑。最后,在班級中選心理委員,職責是帶領班級同學多開展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主題班會,平時多關注同學的心理動態(tài),發(fā)現問題及時向輔導員匯報,做好相關的預防和干預工作。
3.多和學生溝通,緊密聯系家長。在校期間,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就是輔導員,其也是學生最信任的老師。那么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輔導員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做到早發(fā)現,早干預。如果遇到那些行為異常又不愿意敞開心扉的學生,可以通過班委或班級其他同學了解情況,爭取第一時間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當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時,輔導員可以和家長聯系,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表現。雖然有些家長是農村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們和學校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孩子成人、成才。所以,輔導員可以通過一些通訊工具和家長建立長久聯系,加強和家長溝通,采取有效措施來幫助學生愉快的完成學業(yè)。
4.緩解就業(yè)壓力,加強校企合作。學校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如“先擇業(yè)再就業(yè)”,同時鼓勵一些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可以通過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課給學生詳細講解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技巧,以減輕學生面對就業(yè)壓力的恐慌。另外,可以通過入學初對新生專業(yè)的介紹、專題講座,學長的經驗交流等方式來提高學生對專業(yè)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方法的掌握,給自己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學校要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的同時,增加學生在校期間實踐和實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為以后適應企業(yè)需求做好準備??傊?,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多方面的,也是極其復雜的,高校要不斷的探索更好的方法發(fā)現和解決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不斷的提高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體制,形成課堂與課外的教學方式,有效的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榮榮 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應對策略 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J] 2012.9.
[2]王道榮 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J] 2007.12.
[3]張巧愛 高職生挫折應對特點及應對技能的訓練研究[D] 內蒙古師范大學 2007.6.
[4]應金萍,徐競,莊朝霞.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趨勢及對策[J].素質教育,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