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社會競爭力極強,由于社會、學校、家庭的各種期望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日益增多,造成了學生負擔增多,心理壓力大,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為此如何在學校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當前開展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全面了解學生
每一位教師都是愛學生的,正是有了這份愛,我們才對學生付出了很多,可結果卻是我們常常感慨:學生怎么會是這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現(xiàn)在真正體味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的內在含義,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了解學生、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們的愛再多卻都偏離了我們的預期,簡言之我們的愛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怎能談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教師也無法體味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沉重的負擔壓得教師沒有也不可能體味到應屬于自己的快樂,這也許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會運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結果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去觀察學生、去了解學生、去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二、加強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提高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要真正從為人的一生發(fā)展奠基這個角度去認識和理解教育,要具備完整的育人觀。所有的教育者都明白一個道理,教育首先要教人成人,而后再教人去成才,如果我們教育出的人是心理不健康的歪才、邪才,那對社會的危害要遠遠大于一個普通人。作為教師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要有一定的機制保障它的正常開展,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其作用。在農村小學中,尤其是小學的班主任,對學生的監(jiān)管是很多的,每天大多數(shù)時候都與學生在一起,班主任和學生的特殊關系是客觀存在的。學生有什么樣的心理傾向和現(xiàn)象都瞞不過老師的眼睛。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即便是發(fā)現(xiàn)了學生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都束手無策。除了干巴巴的說教,不知道如何去幫助學生擺脫困境。因此,加強班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一方面可以使其提升對心理健康在農村小學必須性、重要性的認識。另一方面,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心理輔導和咨詢的知識與方法,讓他們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傾向并給予必要的幫助。
三、教師要賞識贊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莎士比亞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活?!苯處煈獙W生要多作肯定性評價。小學生判斷能力較弱,老師的評價是他們形成自我評價的主要來源,學生需要從老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中確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寫報告冊時,能評價他聰明,能干,寫些激勵性語言,他就認為自己確實是這樣,遇事敢于自己動手去做;如果你平時老是講他傻、沒出息等有損自尊的語言,他就覺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動手去做的信心。教師要珍視學生的成功,要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還可以委托他們做一些有一定難度的事。對于學生的過份保護,過份操縱,不放心他們獨立介入生活中的“難題”,自己一手操縱,這是對學生的力量估價過低的表現(xiàn)也會使學生喪失獨立的生活態(tài)度和自信心。聰明的老師是從不壓抑學生躍躍欲試的愿望而是對他們進行鼓勵。當學生自己動手干一些事,或根據(jù)老師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師所給予的肯定和鼓勵,能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效應。適當?shù)馁澝姥赞o是滋潤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說:“你能跟同學愉快的相處,老師真高興。”這會使學生在交往中充滿自信心。在學校,教師贊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樣讓人心靈滋潤。教師只有表現(xiàn)自己對學生的賞識才能使學生信心倍增。
四、與家長合作
通過各種渠道向家長(或監(jiān)護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提高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與家長配合,盡最大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使其快樂地成長。在農村大部分家長只重視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品質人格的形成。這種片面的育人觀也影響到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這種現(xiàn)象在信息相對閉塞、素質相對較低的農村家長中表現(xiàn)得更為嚴重,因此,教師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議、家訪和座談會等形式向家長灌輸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讓家長懂得對一個人擁有健全人格比擁有豐富的知識更為重要。
五、教師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
要尊重孩子,真正把孩子當朋友去對待,既平等、嚴格而又親切,能培養(yǎng)孩子快樂、上進的積極品質,特別是自信。范德比爾特所說:“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yè)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沒有信心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yè)的門檻”。說明自信心作為成才的重要條件,它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價值已被社會各界人士所接受。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贊揚中,他便學會自賞。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huán)境中,他便學會鐘愛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贊同中,他便學會自愛。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來關心、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讓他們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發(fā)展,讓他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道路上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