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nóng)村留守兒童概念的界定
關于“留守兒童”的概念,許多學者給出了自己的見解:鄒新樹給出的定義是:“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需要他人照顧的兒童?!?而遲希新對留守兒童的理解是:“留守兒童,通常指那些生活在農(nóng)村,因父母外出務工而與祖輩或其他代養(yǎng)人生活在一起的兒童?!?他們給出的定義不夠全面,需要完善。學術(shù)界對留守兒童的界定是:“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鄉(xiāng)需要他人照顧的16歲以下的孩子,在學齡上一般反映為小學和初中。”我認為,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概念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條件:父母是農(nóng)民,其中一方或雙方進城務工并且時間較長;孩子在農(nóng)村生活且年齡在16歲以下;孩子和祖輩生活在一起或由其他人撫養(yǎng)。
二、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的缺失原因
1.家庭因素
①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缺失;②監(jiān)護人忽視 “養(yǎng)成教育”;③監(jiān)護人教育方法不當,正確引導不夠。
2.學校因素
①嚴重的“重智輕德”傾向;②德育課落實不到位;③德育內(nèi)容滯后。
3.社會因素
①留守兒童被視為社會弱勢群體的影響;②大眾傳媒的負面影響;③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
4.三者互動的道德教育機制缺失
從構(gòu)建德育環(huán)境的建設角度來講,長期以來,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過分依賴學校,忽視了家庭、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更沒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合力。這也大大制約了各種因素在農(nóng)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功效。學校把孩子的問題歸咎于家庭教育的滯后,家庭又埋怨是社會的影響,社會又責備學校和家庭沒有盡到責任。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不一致、相互矛盾及脫節(jié),從而導致留守兒童在思想及行為上滋生出許多問題。越來越少的家訪`,“告家長信”代替了家長會,使得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減少。尤其是在農(nóng)村學校,很多家長從來沒到過孩子讀書的學校,老師也很少進過學生的家門。因此在農(nóng)村引入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道德教育是必行之舉。
三、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的措施
留守兒童教育的缺失原因很多,解決的辦法也各不相同。下面就我擔任班主任以來出現(xiàn)的幾個方面情況談談我的做法:
留守兒童自幼缺乏父母的教育,好的行為習慣未能養(yǎng)成,又缺乏是非分辨的能力,打架、罵人、行為散漫。對于這樣的學生不能用粗暴的方法對待他,而應耐心細致地處理。我班有個學生叫周國馮愛打架、罵人,性格比較倔強、暴躁,對班集體的危害較大。班里的同學經(jīng)常向我反映。一天我得知周國馮無故打人的消息后,沒有感情用事馬上找他,而是冷靜地思考:我知道人在激怒和沖動時易失去理智,但最長持續(xù)時間也不會超過20分鐘。對沖動的受教育者,只要他不繼續(xù)做危害集體和他人的事,教育者就要耐心等待。20分鐘后,我把周國馮叫到辦公室里,他這時暴躁的情緒平息下來,我開始教育他,分析了打架、罵人給別人帶來的傷害,給班集體造成的危害,以及給自己的人身經(jīng)歷帶來的污點。周國馮低下了頭向我認了錯。這時我抓住他此時的心理誘導他:“老師知道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你能不能也讓同學們知道你已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呢?”他的頭更低了,我又說:“好孩子應勇敢地承認錯誤,要敢于真實地面對,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知錯就改的好學生?!痹谖业哪托膭駥拢螽斨嗤瑢W的面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受害同學道歉并向全班同學保證以后不再打架罵人。我?guī)ь^鼓掌,同學們也鼓起掌來,全班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周國馮激動地流出了眼淚。從此周國馮再也沒有打架罵人。
由于家庭貧困,父母正常的關愛缺失,漠視人情、仇視人情,因此行為孤僻,性格偏激。近幾年來,雖然農(nóng)民的收入不斷增加了,但也有些特殊的家庭,家庭經(jīng)濟情況不是太好 有時連正常的學費都交不起,他們的孩子在班級常受到同學們的歧視,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心里負擔重。作為班主任就得時常找他們談心,為他們解決一些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安心讀書。我班有個雙胞胎學生叫陳發(fā)華、陳發(fā)尚。母親癡呆,祖父母年老多病。父親常年外出打工,自己跟著八十多歲的爺爺、奶奶生活。是兩個沒人管、沒人問、沒人疼、沒人愛的孩子,得知這種情況后,我主動到他家動員他上學并幫他申請“貧困住宿生補助資金”。為解決燃眉之急,我還替他交了學習所需的費用。五年來我一直關心、照顧著這兩個可憐的孩子。閑暇之時,我就找他們談心,談他們的未來,讓他消除自卑的心理。
孩子的臨時監(jiān)護人大都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多數(shù)思想守舊不易同孩子溝通。加之他們又絕大多數(shù)是文盲,不懂得怎樣管教孩子,要么是溺愛放縱,要么是棍棒相加,更談不上去輔導孩子功課。而現(xiàn)在的教育課內(nèi)、課外聯(lián)系尤為緊密。我班有個學生李濤的爺爺就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師就象看羊子,你把他給我看好就行了,其他的你什么都不要管”。這樣家庭的孩子學習怎么會好?作為班主任對于象李濤這樣學習上困難的學生,要隨時注意對他們的學習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提高瘸腿學科的成績,讓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
受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網(wǎng)絡游戲、不健康的影視等媒體侵蝕著孩子尚未成熟的心靈。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充滿競爭與壓力的社會環(huán)境造成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兒童越來越多地缺乏與他人溝通的機會,網(wǎng)絡游戲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與外部世界交流的平臺。但由于未成年人心智還沒有發(fā)育成熟,一旦玩網(wǎng)絡游戲,很容易就上癮,對于有些自制力較弱的學生則會影響學業(yè)。這時作為班主任就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網(wǎng)絡給他們帶來的消極影響,從而迷途知返。我班有個學生叫劉濤,自從迷上網(wǎng)絡游戲后,經(jīng)常以各種理由向父母要錢,還經(jīng)常逃課,學習成績也從班上10名左右下滑到20多名。并且越來越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父母也因此從上?;貋碚宜勗挘钦f輕了他低頭不語,說重了離家出走。我知道這個情況后找他交談,他表示要用心學習以后不去網(wǎng)吧了。我相信他當時確實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表態(tài)。一個星期六我特意去他家家訪。沒想到家里根本沒有他影子。于是我和劉濤的媽媽一起來到大同街道的網(wǎng)吧,在那里找到了他。他在看別人玩游戲,網(wǎng)吧老板說他看也看到好晚不回家,經(jīng)常賴在那里。我隨手拿起相機把他看別人游戲的情景拍了下來,并對其進行了一番教育,告訴他如果再這樣,老師將把此照片貼到學校公式欄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