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留守兒童在當今社會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向城市轉移,由于諸多原因和條件的限制,很多農民工在自己進城的同時卻無力解決孩子進城就讀所要面對的種種實際問題,比如住房條件差、昂貴的借讀費用、工作不穩(wěn)定、無力照顧孩子等等。于是他們只能選擇將孩子留在農村,由長輩或其他人照看,最終形成了父母雙方或單方與孩子兩地分隔的局面,在這種現(xiàn)狀下,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應運而生。據(jù)統(tǒng)計,目前湖北省全省農村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已超過135萬人,約占全省未成年人總數(shù)的8%;
研究目的: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缺失,他們身心發(fā)展、教育狀況等問題凸顯。因此,我們更應該注意了解營養(yǎng)、環(huán)境和不良的行為習慣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
研究對象:湖北省荊州市監(jiān)利縣網市鎮(zhèn)中心小學3—5年級學生,隨機抽取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各50名,年齡在8—12歲之間,男女生比例平衡。共對100名學生進行測量以及問卷調查,測試率為100%。
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測量法。
研究結果:研究結果表明,影響留守兒童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原因、監(jiān)護人因素、飲食習慣、飲食消費觀念、以及健康知識的缺失和學校教育的影響等。建議從國家政策、學校管理及家庭教育入手,合力解決留守兒童的身體健康問題。
【關鍵詞】:留守兒童;教育;健康
1、前言: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農村地區(qū)因父母雙方或單方長期在外面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單方或長輩、他人來撫養(yǎng)、教育和管理的兒童,通常也會被學校稱為“空巢”學生。他們無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撫養(yǎng)、教育和關愛,由此產生了留守兒童的一系列問題,健康狀況尤為讓人擔心。盡管留守兒童有相應的人在看管,但是在很多時候會忽略很多重要問題,比如營養(yǎng)、飲食、健康等,仍未引起家長、學校、社會的重視。《中國教育報》2004年8月15日報道,有關課題組在甘肅、河北、江蘇等省開展的調查結果表明,留守兒童在農村兒童中所占比例相當高,留守兒童占農村學齡兒童數(shù)的47%。(段成榮、周福林,2005)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在飲食和生活條件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為此,我對留守兒童的家庭環(huán)境及飲食情況做了深入調查,并對其身體健康狀況進行了初步測量。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湖北省荊州市監(jiān)利縣網市鎮(zhèn)中心小學3—5年級學生,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各50名,年齡在8—12歲之間,男女生比例平衡。對100名學生進行測量,測試率為100%。共發(fā)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回收率為100%。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充分利用了網絡、報紙、雜志等多種信息途徑,共查閱了文獻約50余篇,書籍20余部。主要內容涵蓋以下幾個方面內容:第一、農村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第二、農村學校教育;第三、國家政策;第四、其他服務體系。
2.2.2問卷調查法
制定調查問卷,主要從家庭、飲食以及健康三個方面對1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2.2.3測量法
根據(jù)《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評分表》,對100名學生進行測量,主要是想通過身高標準體重的測量,了解學生目前的身體發(fā)展以及健康狀況。
3、研究成果與分析
根據(jù)《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評分表》,通過身高標準體重對100名學生進行測量。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中,70%正常,20%營養(yǎng)不良,10%超重,而在非留守兒童中,90%正常,4%營養(yǎng)不良,6%超重。通過調查可以很明顯的體現(xiàn)出在留守兒童中,營養(yǎng)不良和超重的比例遠遠超出了非留守兒童,這應該是我們首要關注的問題,如果不能保證營養(yǎng)上的均衡,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通過問卷調查,主要從家庭、飲食和健康三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78%的留守兒童家中都有兄弟姐妹,而且57%的家庭條件一般,僅有29%的留守兒童每天能夠吃到魚肉或是蛋類食物。同時還存在這樣一個現(xiàn)象,因為是隔代監(jiān)護,長輩過于溺愛孩子,經常會無條件的滿足他們的所有要求。通過調查,他們的零用錢每天都用來買一些影響健康的垃圾食品。通過和家長的談話,以及問卷的調查,有57%的留守兒經常出現(xiàn)發(fā)熱感冒現(xiàn)象,而且還有部分睡眠不足,經常會感覺疲勞,這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身體健康,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
通過對身高標準體重的測量,以及問卷調查了解到,影響留守兒童身體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歸納為一下幾個方面:
一、家庭原因。走訪過程中了解到,留守兒童家庭兄弟姐妹數(shù)量普遍偏多,家庭收入較低、生活水平較差,而監(jiān)護人在留守兒童的飲食、學習生活中又扮演著重要角色,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家庭屬于隔代監(jiān)護,祖輩的文化程度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科學飲食,也不管有沒有營養(yǎng),這就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健康
二、飲食習慣。監(jiān)護人的飲食觀念很重要,但是,當?shù)厝怂坪鯖]有科學的飲食觀念。他們的早餐時間是9點左右,午餐是下午2點左右,晚餐是晚上8點左右。因為家里人清早要外出做農活,沒人做早餐,這樣的飲食習慣導致許多孩子不吃早餐而直接去上學
三、健康知識的缺失和學校教育的影響。調查得知,當?shù)剞r村學校教師老齡化問題嚴重,一般在45歲到55歲之間。教師注重傳授學生一些安全常識,但健康營養(yǎng)知識缺乏。而且,因為教育經費的短缺,學校的宿舍衛(wèi)生不盡如人意,學校食堂也沒有科學合理的搭配飲食給學生,飲食衛(wèi)生也不容樂觀。
4、研究的結果與建議
農村留守兒童活動開展的現(xiàn)狀較差,主要是不同的社會群體對他們的關懷不夠,沒有得到相關部門和教師的重視,而學?;顒佑质艿浇涃M、師資等因素的限制;留守兒童的活動范圍較固定,項目單調劃一、缺乏生機,不能適應學生身體健康發(fā)展的需要;要切實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營養(yǎng)狀況所存在的問題,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強化家庭教育責任,落實監(jiān)護措施。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孩子會效仿家長在為人處事時的一些做法,所以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或監(jiān)護人應該為孩子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多一些關愛,少一些溺愛。
其次,積極發(fā)揮學校作用,應該多舉辦一些趣味運動會,或開設體育興趣小組,如籃球、足球、韻律操、舞蹈等。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同時達到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通過體育鍛煉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信心,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
最后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項政策,規(guī)范并落實,增加農村基礎教育投入。例如可以為留守兒童成立基金會,定期的為他們提供幫助;在學校里成立“愛心家園”,時刻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問題,極力營造有利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
總之,由于農村留守兒童父母雙方或單方進入城市,造成家庭結構不完整,處于隔代監(jiān)護或寄養(yǎng)環(huán)境下生活的留守兒童,在父母雙方尤其是母親監(jiān)護缺位的情況下,日常生活保障、膳食營養(yǎng)、生長發(fā)育均受到影響。這就要求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農村學校教師及社會各界齊心協(xié)力關愛留守兒童,普及營養(yǎng)健康知識,讓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段成榮;楊舸《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期刊論文] -人口研究2008(03)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曾理《中國農村體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4]、鄭勝利《農村小學體育教學資源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5]、簡德平;張厚福;田智會;易三平《湖北省農村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體育現(xiàn)狀調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報;2004年05期
[6]、鄭君亞《農村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對策分析》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 2009,(09) :251-252
[7]、盧熾輝《重視學校體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J];體育師友;198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