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集中體現,建筑文化的精神特征是人類社會上層建筑領域內容和層次的表現,泰國的宗教建筑文化集中表達和包含了泰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泰國的政治體質。
【關鍵詞】:白廟;建筑;泰國文化
前言:設計師的用心在于鼓勵人們做好事,行善德。白廟佛堂的用心設計,處處在宣揚佛法,傳播佛教文化,教導世人擁有優(yōu)秀的道德品行,自古以來正因在這樣的泰國文化環(huán)境下,才有了這親和、包容、仁善的泰國人民。白廟最特別還有衛(wèi)生間,那華麗無比的建筑從外邊看去誰都想不到是衛(wèi)生間,不知道是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但是絕對是世界上被拍照最多的衛(wèi)生間,因為那就是一件藝術品!
一、泰國佛寺建筑文化
泰國是個全民信仰佛教的國家,地理位置在東南亞,屬于典型的熱帶國家,因而泰國佛寺建筑具有濃郁的佛教文化色彩和傳統(tǒng)的民族特色,另也因氣候影響使其佛寺別具特色。
第一,小乘佛教的影響力滲透到泰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佛寺在村寨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小乘佛教的布局較為自由,沒有明確的軸線關系,其建筑裝飾不僅外部莊重華美,內部裝飾也是精美絕倫。小乘佛教的生命精神豐富了建筑創(chuàng)作,凝聚并傳承著傳統(tǒng)的生命活力。第二,泰國熱帶季風氣候,全面氣溫偏高,雨季受季風影響降水充足,因而泰國多佛教寬頂多角塔樓和尖頂塔樓,為方便雨水順屋檐流下。
二、白廟建筑文化
(一) 紋樣圖樣
大象站在地上,象征土。泰國被稱為“象之國”,尤其白象更被視為象征國運昌盛的國寶。大象與泰國的歷史、文化、宗教、經濟等方面都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是在其母夢見白象后誕生的,《佛經故事》中這樣說道“向于夢中,見乘白象者,空中飛來,彈琴鼓樂,散花燒香,來在我上,忽不復現,是以驚覺?!卑紫笤诜鸾讨惺歉哔F種姓的象征?!斗鸾浌适隆分姓f“昔者菩薩,身為象王,其心弘遠。照知有佛有法有丘比僧?!狈鹜忧笆雷鳛橄笸醣猾C人殺傷忍痛獻牙,來世得成正果成為佛陀。這是宣揚佛教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業(yè)報輪回思想,教育勞動人民要多做好事,下輩子才會有好運,有善果。
Naga(通俗來說即中國的龍)立于水上,意即神圣純潔的水,佛教中本沒有龍,只有翻譯后稱之為“龍”的神——八部天龍,龍在佛經中是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龍族的首領稱為龍王,他們具有強大的威力,因此成為佛的守護者,龍的職業(yè)是布云降雨,和水息息相關。
獅子的鬃毛,猶如熊熊燃燒的火焰。獅子是百獸之王,在佛教的許多經籍中都把獅子比喻成佛陀的無畏和偉大。如《大智度論》中記載到,獅子在四足獸中,獨步無畏,能降伏一切,佛陀也如是,在九十六種外道中,降伏一切無畏,所以稱為人獅子。佛陀以無畏音聲說法,如同獅子的吼叫,所以也稱佛陀說法為“獅子吼”。諸佛菩薩撮化眾生的法門也叫“師子法門”,也就是以獅子來彰顯諸佛菩薩的恩德。順帶一把寶傘,根據佛學的說法可以遮蔽魔障,守護佛法。
(二)白廟佛堂
整座白廟佛堂通體全白,表示的是佛祖的圣潔;閃閃發(fā)光的銀鏡代表著佛祖的智慧撒向整個人類世界乃至宇宙,顯示出佛祖的無私;跨過通往佛堂的橋意味著跨過生死輪回進入佛界;兩邊的獠牙或者犬齒表示內心的煩惱欲望,佛界的佛祖必須將自己的煩惱欲望放到犬齒里,為了清洗自己的內心使其內心在和左邊的羅睺神(一個能張口銜日月而引起日食月食的豐身阿修羅)和右邊的死神見面之前變得明亮。16尊阿修羅神像位于橋背上,意味著佛教所說的16惑(包括大煩惱地法“六惑”和小煩惱地法“十惑”,合稱十六惑。大煩惱地法指與一切污染心相應的煩惱。為小乘佛教所立的六種心所有法之一。即癡、放逸、懈怠 、不信、惛沈、掉舉等具染污性,能惱亂心念 ,因此得名。小煩惱地法指與小分污染心相應而各別現起的煩惱。 又名小隨煩惱。有十種,即忿、覆、慳、嫉、 惱、害、恨、諂、誑、憍。)從這里到整座橋的中間部分的那建筑就是神仙居住的場所——須彌山。在進入這座橋之前有恐怖的毒牙,數百個白色的手臂以及似是地獄里充滿苦痛的臉龐從地下伸了出來,當代百姓都說這座橋是通往天堂的,如果你生平做了壞事就會被拉下地獄,只有做了好事的人才能順利進入天堂。
(三)建筑設計
與一般泰國寺廟的金光閃閃不同,白廟通體潔白,以銀色鏡片鑲嵌,泰北銀器制造業(yè)發(fā)達,正好充分利用了當地優(yōu)勢。傳統(tǒng)寺廟幾乎都是以龍形作為主殿的引路,但白廟卻跳脫出這種思維,雖然以龍身為路,但是龍頭卻化身成為兩大威風凜凜的守護神,山墻飛檐雖然有傳統(tǒng)寺廟的影子,但仔細看會發(fā)現一些創(chuàng)新和變形,有一些西洋的建筑風格。白廟里有一個設計師Mr Chaloemchai Khositphiphat 的畫作展廳(不能拍照),他的作品突破了傳統(tǒng)佛教的框框束縛,將宗教、卡通形象、政治人物等等結合起來,間接表現出了佛教的包容和博大。
另外在白廟還建有許愿井和許愿亭,和其他廟宇不同的是這里的許愿牌仿佛是開啟人生的鑰匙,密密麻麻的掛在一起,一長廊都是這樣,保存得很好,就像一副美麗的畫卷,很多第一次去的人根本不知道那是游客的心愿,是游客內心的寄托,上邊有各種各樣的文字,掛在一起,就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也是佛祖普渡眾生的體現。旁邊有很多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的裝飾,這是佛家在教育世人要積德行善,多做好事,因為好人是不會害怕這些東西的,只有那些做了壞事的人才會心慌害怕。
三、白廟產生的影響力
(一)政治方面:縱觀全球,只有那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始終把佛教作為國家的精神支柱,泰國便是這其中一個。朱拉隆功的繼任者瓦棲拉兀確立了當代泰國政治“國家、國王、宗教”的三大基本制度。佛教不僅被認為是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同時也是維系每個家庭、社會團體的道德規(guī)范。佛寺是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白廟作為泰北地區(qū)重要的佛寺之一,具有很多政治功能,首先它是凝聚泰北地區(qū)眾多民眾向心力的重要場所,其次教育并帶動廣大信徒樹立“奉獻人生,服務社會,立足世間,行菩薩道”的思想,從而確立佛教在泰國社會中的地位,教育當地人民,規(guī)范人民自身行為,有利于國家對人民的統(tǒng)一和領導,對國家的長治久安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促進泰國的政治建設。
(二)文化方面:在高度發(fā)達的科學文化和全新的生活方式面前,一切傳統(tǒng)的文化乃至一切風靡或者新穎的思想都有可能過時,作為泰國聞名世界的佛寺建筑如何保存或者加強自己在新世紀的地位,是廣大佛教徒必須思考的問題。
(三)佛教方面:白廟作為泰國三萬多所佛寺中的一個重要成員,在傳播佛教文化的過程中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白廟不僅加強了同區(qū)域的聯(lián)絡,還加深了不同區(qū)域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聯(lián)系,便于將分散的力量凝聚起來,由點及面地溝通了人脈,加強團結,使佛學教育,佛教經典的廣泛閱讀,佛法的傳播更加普及化、社會化和國際化,為廣大佛徒的修行提供了進一步的指導。同時白廟也是佛學典籍的一個匯集處,有利于典籍的保護和典籍內容的廣泛流傳。
由此看出,白廟整體構建和諧,布局合理,綠化點綴在白廟的環(huán)境建設中,體現以人為本,與大自然和諧的物質文化;白廟設計師、建筑工人以及各工作人員本身都具有優(yōu)秀的品質,傳遞出白廟的行為文化;白廟的整體管理制度又是制度文化的體現;最深層次的是白廟的精神文化,白廟不僅授以人們做人做事的行為準則,撫平人們內心的煩惱欲望,還可以治愈人們的精神疾病,使他們都可以成為好人。
白廟就開了一個好頭,在繼承泰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加入了新的文化構思。 這不僅僅是神秘的宗教建筑,同時也是有心有愛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