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媒體、自媒體的發(fā)展,媒體對受眾注意力資源的爭奪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境下,央視《新聞周刊》欄目在激烈的受眾注意力資源競爭中精準定位,打造出一期期優(yōu)質有影響力的電視節(jié)目內容,為同質化泛濫的新聞市場提供了借鑒。文章試圖從傳媒經(jīng)濟學中影響力經(jīng)濟角度出發(fā),對《新聞周刊》欄目進行解讀,分析成功的內在原因,為當下電視新聞節(jié)目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影響力經(jīng)濟;《新聞周刊》;注意力
一、從影響力角度解讀《新聞周刊》的競爭優(yōu)勢
在2002年,喻國明教授系統(tǒng)闡述了傳媒經(jīng)濟影響力本質,他認為影響力經(jīng)濟就是它作為資訊傳播渠道而對其受眾的社會認知、社會判斷、社會決策和社會行為所打上的屬于自己的那種“渠道烙印”。[1]影響力是新聞媒介存在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方式,在受眾注意力資源稀缺條件下,搶奪受眾注意力資源,打造有影響力的新聞欄目,成為節(jié)目成功的關鍵。
目前電視新聞節(jié)目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挑戰(zhàn)不僅來自傳統(tǒng)電視媒體的新聞節(jié)目,還包括新媒體、自媒體、以及移動客戶端所涵蓋的新聞節(jié)目,打造品牌影響力,成為每個電視新聞節(jié)目必須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缎侣勚芸纷鳛槊恐芰潭úコ龅男侣勲s志類品牌節(jié)目,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優(yōu)勢。
(一)“信息管家”的角色定位
信息冗余的時代,新聞節(jié)目的角色已經(jīng)不能是單純的信息提供者者,而要做受眾的“信息管家”?!靶滦偷男侣劰ぷ髡卟辉贈Q定公眾需要知道什么——這是古典的把關人角色。他或她應該幫助受眾從信息中理出頭緒。這并不意味著只是簡單地在新聞報道中加入解釋或分析。相反這種新型工作者(或者意義賦予者)必須核實信息的可靠性,然后加以整理,使它能被人迅速有效地理解。”[2]
新聞周刊作為一檔周播電視新聞雜志節(jié)目,為受眾梳理對過去一周中發(fā)生的重大新聞以及熱點人物進行梳理和分析,成為受眾的“信息管家”,為受眾篩選出一周國內最重要、最令人關注的新聞內容,使受眾以閑聊的姿態(tài)切入到新聞主題,觀看以“資訊+評論”方式所解讀的新聞事件。
本欄目的節(jié)目主持人白巖松對《新聞周刊》有一個很形象化的描述“新聞膠囊”,并且特別強調“膠囊”的藥效——易服用且多營養(yǎng)?!靶侣勚芸⒉患m纏于每天發(fā)生的具體事件,他要做的是選擇和評價,把這些零碎的信息濃縮成一粒膠囊,每周六的晚上,用45分鐘的事件,為觀眾梳理、濃縮七天的新聞”。[3]“新聞膠囊”不僅易于服用并且含有多重營養(yǎng),為觀眾補足這一周最值得關注、不容錯過的新聞信息。
(二)精準定位最具社會行動力的精英
社會學家指出,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精英層”,社會精英人群有著極大的社會資源和行動能力?!缎侣勚芸返陌l(fā)展目標就是希望成為“精英層”節(jié)目,或者“準精英層”節(jié)目,受眾應該是精英層或者準備成為希望成為精英的群體。[4]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新聞周刊的受眾群主要集中在兩個群體,一個是20歲上下的學生群體,另一個是40以上的退休和準退休的人群。誰選擇了最具社會行動力的人群,誰就占據(jù)了最重要的市場制高點。20歲上下和40以上都是社會中最具活力、行動力的群體,在社會中通過他們可以形成以一當十的社會影響力。
這兩個受眾群體對《新聞周刊》有著很高的行為忠誠度和情感忠誠度,《新聞周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這批忠誠受眾開辦的。《新聞周刊》更像是為他們個性訂制的傳播產品,新聞周刊之所以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是能為他的精準受眾提供最需要的信息支持、知識支持和智慧支持,這也是其他新聞節(jié)目所欠缺和值得反思的地方。
(三)白巖松獨特新聞解讀方式
新聞周刊由六個子欄目構成,主持人白巖松的評論串聯(lián),是銜接板塊欄目的重要元素。作為電視新聞雜志欄目,傳播意見性信息顯得尤為重要。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傳媒集團的一項調查顯示,電視并不能左右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但是他有能力告訴人們考慮事情和問題的思路。如果把《新聞周刊》看是做一個坐標系,七天的新聞就像是放置于坐標系上的點,白巖松的評論就像是點與點之間的線,通過新聞事件的連接,讓受眾理清事物的發(fā)展脈絡,看清一個事件處于一周什么位置,給受眾清晰的思考角度,使受眾對新聞事件產生自己的判斷標準。
在信息資訊過剩、信息共享時代,獨家新聞的概念已被顛覆,誰能在共享新聞中找到獨家視角、獨家表達、獨家深度,誰就是獨家新聞贏家?!缎侣勚芸芬恢倍甲裱?,別人說過的話不再重復的原則。同樣的新聞內容,可以借用別人的話語做臺階,但是要向更深層次挖掘,而白巖松充當?shù)慕巧褪切侣勑畔⒌摹吧疃韧诰蛉恕?。白巖松犀利、深刻的“語言場”,以及對新聞事件獨特的解讀視角、思想深度都成為了《新聞周刊》區(qū)別于其他新聞欄目的重要元素。觀眾在接受新聞本身信息的同時,也在接受著白巖松意見性的新聞解讀內容。
二、電視新聞欄目如何打造自身影響力
上海文匯新民聯(lián)合報業(yè)集團社長趙凱認為“傳媒是一種經(jīng)營影響力的產業(yè)”,要成為有影響力的新聞節(jié)目,從《新聞周刊》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給我們幾點思考。
實現(xiàn)新聞聚焦,為受眾做“信息減法”。轉變媒體角色,要從傳統(tǒng)的信息把關人角色切換成服務受眾的“信息管家”,站在受眾角度,實現(xiàn)信息采集和過濾整合,最重要的是為信息做減法,得到最可讀、最有價值的信息資訊。
精準定位受眾群,提高受眾行為情感忠誠度。往往最具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的媒體不是受眾最多的媒體,而是擁有最多社會行動力受眾的媒體。用媒體最專業(yè)的角度聚焦新聞和知識,解決精準受眾群對信息最高層的需求,使觀看節(jié)目本身成為受眾的情感需求。
樹立觀點也可以成為新聞的意識。評論依附于新聞的現(xiàn)狀需要改變 ,評論可以獨立作為新聞單元,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元素。有時候,《新聞周刊》中的新聞本身沒有多大的影響力,但是獨具特色的評論觀點可能會成為第二天的新聞頭條。
注釋:
[1] 引自《文化學詞典》第725頁,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
[2] 比爾·科瓦齊、湯姆·羅森蒂爾:《新聞的十大原則:北京從業(yè)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第19頁
[3] 鄒煜、馬力、夏中南:《追尋新聞的深度:白巖松與〈新聞周刊〉》,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72頁
[4] 張曉潔、王婕.《新聞周刊》制片人張?。捍蛟臁熬印睓谀縖J/OL].http://www.epsalon.com/html/History/2009/041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