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職高生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動機為研究內容,提出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習動機的校園環(huán)境以及提高教師的課堂影響力等策略,達到培養(yǎng)職高生思想政治課學習動機的目的。
【關鍵詞】:職高生;思想政治課;學習動機;措施
一、培養(yǎng)職高生思想政治課學習動機的意義
(一)思想政治課是進行政治素質培養(yǎng)的課堂,幫助學生提高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對職高生而言,他們更加側重于職業(yè)技能的學習,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甚至會把思想政治課當作睡覺、娛樂消遣的場所。因此,培養(yǎng)職高生思想政治課學習動機,有利于轉變職高生對待思想政治課的態(tài)度。
(二)如果學生對所學課程能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愉快地完成整個學習過程。相反,學習過程則會變得痛苦壓抑,學生會產生消極甚至逃避的行為。職高生學習成績差、課堂效率低是普遍現象,再加上他們對思想政治課學習動機不強,使思想政治課達不到應有的學習效果。因而,培養(yǎng)職高生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動機,對提高思想政治課學習效果有重要意義。
(三)思想政治課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途徑之一,是提高職高生素質的直接方式,幫助職高生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同時教會他們正確處理矛盾和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培養(yǎng)職高生思想政治課學習動機,有利于達成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
二、培養(yǎng)職高生思想政治課學習動機的策略
筆者根據《職高生思想政治課學習動機的現狀及原因分析——以絳縣高級中學校職高班為例》一文,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一)增強職高生自我認同感
職高生的成人感特別強烈,因此,家長和教師可以不斷創(chuàng)造讓學生做決定的機會,詢問他們的看法,并且更多的采取學生較為合理的看法和決定。比如:老師將班級的活動有選擇的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組織策劃,在過程中得到滿足感,從而認同自己的能力,增強自我認同感。對缺乏自我認同感的職高生群體,家長和教師要給與更多的肯定和鼓勵。職高生常常很關心“別人是否喜愛和接受自己”、“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么樣的”等問題。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鼓勵,學生的行為得到了身邊人的認同,所獲得的自我認同感就會增強。
(二)營造良好的的校園文化氛圍
1.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改革教學管理制度是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習動機的校園環(huán)境的前提條件。
首先,在注重升學考試科目的知識掌握情況的同時,學校也不能忽視思想政治課在職高生思想觀念養(yǎng)成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兩者可以同時進行。職高生平時最關注的是專業(yè)課的學習,在專業(yè)課學習中也會產生逃避心理或行為,但他們更希望能克服困難取得進步,所以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職高生專業(yè)課的學習情況來分析。例如:在講解《哲學與生活》中量變和質變的知識內容時,可以嘗試運用量變引起質變的原理鼓勵學生堅持練習,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水平時就發(fā)生質變,他們的專業(yè)技能學習就會有所提升,不僅將教學內容順利完成,同時也可以引導他們養(yǎng)成遇到困難堅持不放棄的優(yōu)良品質。
其次,在課程和課時的安排上要做適當的調整。高一和高二是職高生思想價值觀念和道德品質升華的關鍵時期。因此,對于高一和高二的職高生,課程安排應該相對多一些,在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高的時間段適當安排思想政治課。
再次,學校對思想政治課的考核評價以卷面考試為主,以卷面分數評價思想政治課的學習效果,學生的日常行為和表現并不影響思想政治課的評價考核,因而很多職高生不重視自己的行為習慣。所以,在對職高生思想政治課的考核評價上,除了知識的卷面成績考核,還應該加入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考核,這樣有利于提升職高生的行為修養(yǎng),達成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2.教師重視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
有些教師雖然有通過培養(yǎng)學習動機來激發(fā)職高生的學習興趣的意識,但在培養(yǎng)職高生學習動機的過程中沒能從整體出發(fā),只涉及了部分環(huán)節(jié)。比如:教師在課堂環(huán)節(jié)設計時,在教學導入時運用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只采用枯燥無味的講授法,暫時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能提高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因此,增強職高生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動機,教師要有全面的意識。
(三)提高教師的課堂影響力
1.引導學生認識學習思想政治課的價值
教師要了解職高生的興趣和關注的事物,將其感興趣的事物和教學內容相結合。教師可以設置固定情境,讓學生意識到知識內容的學習有利于今后的生活,讓學生產生興趣,就會更加有意識的積極學習。比如:在職高生的現實生活中,普遍了解村長的選舉,教師可以讓職高生分角色模擬一次村長選舉,通過職高生對選舉人和被選舉人角色的扮演體會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設身處地的感受如何行使權利,這種貼近職高生生活的方式更有利于引導學生的學習。
2.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1)創(chuàng)造愉快的氛圍
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設計新奇的環(huán)節(jié)來吸引學生。比如:邀請一位有號召力同學來講課,有號召力的同學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氛圍充滿熱情。職高班的學生性格更加活潑,教師可以把課本上的小故事編成具體的劇本,讓學生裝扮成劇本中的人物進行表演,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等。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較難的問題分解成幾個較為簡單的、職高生比較容易理解問題,運用啟發(fā)式,把簡單問題逐個帶入不同的問題情境中,在職高生感興趣的同時,把問題一個一個逐個解決,從簡單向復雜逐步深入。當教師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引向正確的結果時,學生就會覺得學習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對學習也就產生了興趣。
(3)進行課外實踐
職高生的動手能力較強,對實踐活動的熱情更高,所以教師在課堂知識內容的教學完成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職高生對于他們樂于參與的事情有更強的不放棄的精神,因而在實踐活動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暗示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有利于更好地完成這次活動,鼓勵學生繼續(xù)學習。例如在職高生擅長繪畫、舞蹈、器樂表演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專業(yè)課學習的內容,組織一場表現文化特點的文藝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表達并體會文化的特點。
3.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
在職高生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發(fā)現學生身上值得夸獎的地方,并給予表揚。在課堂上,教師在全班同學面前對某位同學進行表揚,學生會因此增加學習的信心,這種信心可進一步轉化為繼續(xù)學習的動力。對于職高生,學習成績差,可以在其擅長的方面給與他們歸屬感和成就感。比如職高班的有些男生雖然不喜歡學習但擅長打籃球,教師可以為這類學生組織一場籃球比賽,在比賽中關注他們的優(yōu)點,表揚他們在籃球方面取得的成績,肯定他們在籃球運動中表現的體育精神,然后請他們分享一下他們在籃球運動中的付出,最后引導他們將這種不怕辛苦的體育精神運用在學習上。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可以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對自己充滿信心,才能在學習上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郭德俊.動機心理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吳妍艷.高中生思想政治課學習動機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
[3]李卓新.激發(fā)學習動機,提高教學質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