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后”已經入學了,許多小學教育工作者略感茫然。面對全新的具有獨立思維獨立意識的一代,在跨越“代溝”的同時,還需要逾越諸多障礙。試從小學教育以及小學管理的角度出發(fā),緊緊圍繞“十八大”教育理念,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宣傳二十四孝,探討“10后”小學生孝道教育的策略及模式采取了“督導”與“疏導”并用,“管理”與“放任”結合的教育模式,為新時期義務教育初中階段提供了新的經驗。
【關鍵詞】:10后;學生管理;管理策略;管理模式
2016年9月,第一屆201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跨入了小學的大門,這不僅為小學增添了新鮮血液,又為廣大小學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與機遇,教育培養(yǎng)出合格的“10后”一代,自然就成為廣大小學教師的光榮使命及重大研究課題。作為一個小學教育工作者,如何定位、理解、教育和管理“10后”等諸多事宜,均已到了不得不直接面對的地步。個別人對于“10后”依舊持有某種偏見,抱怨“10后”散漫厭學、公德缺失,其中尤以道德方面為甚,莫說一般公德素養(yǎng),即便是對于自己的長輩,也同樣欠缺最基本的尊敬與孝道。
1新名詞“10后”的內涵
對于“10后”這一全新的名詞,許多小學教育工作者,略感茫然,因為常年直面的均為“80后”、“90后”和“00后”的學生。隨著198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的不懈努力,“80后”一詞逐漸演變成了中性詞,而“90后”依舊我行我素,特立獨行,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90后”一詞仍然略帶貶義。當“10后”跨入小學校門時,“90后”、“00后”的負面印象已被淡化。
“10后”是指2010年以后出生的兒童,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也多為“80后”或者“90”后的獨生子女,因此“10后”一代很多都是“421式家庭”,即四個老人,一對夫婦,一個孩子,孩子備受寵愛也在所難免。這是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不利于教育事業(yè)的開展,所以很多“10后”都患上了“421綜合癥”。
“10后”是幸運且幸福的一代,良好的物質條件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氛圍。被稱作是21世紀的“新新人類”,他們出生于數碼時代,所接觸的科學技術與信息總量遠遠超過了“80后”、“90后”和“00后”。
2“10后”的既存問題
在“10后”們身上,既表現出過分的早熟,也存在著對新事物無比好奇,同時接受信息的能力特強等性格特征。此類性格特征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與他們的家庭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關系?!?0后”的家庭狀況大概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421家庭”:這些家庭條件特別優(yōu)越,對孩子十分溺愛,使他們不可一世,內心只有自己,從來裝不下別人。
(二)單親家庭:這些孩子早熟、自負、霸道,甚至存在心理問題。
(三)留守兒童:沉默寡言,獨來獨往脾氣暴躁,容易生氣心理脆弱,容易受傷。
(四)“被保姆”的孩子:這類孩子從小到大一直被保姆照顧,自理能力較差并缺乏主見,膽小懦弱并時而會有自虐行為。
不論是哪一類家庭,家人都想方設法的給他們建造最好的“溫室”。正是由于“10后”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使得我們目前的教育處于一個較為尷尬的境地?!?0后”普遍的家庭教育缺失,使得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棘手的問題。
3孝道教育的敗因
3.1教育原因
很多學校急于追求孝道教育的成效,在進行孝道教育工作時,過分追求“高標準”、“嚴要求”、“快見效”,幻想著“一口吃出個胖子來”。這種流于形式,不求內容的做法,違背了教育本身循序漸進的客觀規(guī)律,導致孝道教育嚴重脫離實際,使“10后”們產生了厭煩心理和抵觸情緒。我們必須從孝道教育著手,從小時做起,從自己的親人做起,培養(yǎng)“10后”關愛自己父母的基本理念,從而演繹到關愛他人、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使“10后”愛的視野不斷擴大,愛的內容不斷高遠,愛的層次不斷升華。只有踏踏實實地遵循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不僅會使“10后”易于接受,同時也符合循序漸進的基本教育理念。
3.2家庭原因
人在一生當中,必須接受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其中的家庭教育作為人類所接受的第一項教育,會影響整個人生進程的基本走向,在“10后”的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所無法替代的教育階段。
如今的“10后”小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整個家庭對他們寵愛有加,甚至出現了親子角色錯位,孝道觀念蕩然無存。部分“10后”把父母當中提款機,把家庭當做招待所,把自己當做太上皇。隨著年齡的增長,類似的情況在不斷惡化,學生的整體道德修養(yǎng)水平持續(xù)下滑,成為影響公眾對“10后”小學生社會評價降低的最重要原因。
4孝道教育的具體舉措
4.1強化意識
孝道意識的養(yǎng)成對于培養(yǎng)“10后”的道德品質,具有基礎性作用。必須讓“10后”們認識到“孝道”對改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的支撐作用,使“10后”們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孝道教育的重要性,產生對孝道教育的積極心態(tài),喚回“10后”樸素的本善之性。必要的時候,可以與之深入探討孝道的深層內涵與精神實質,在完全認可了孝道重要性之后,愿意把孝道當做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最佳手段和目標。
4.2更新觀念
傳統(tǒng)的孝道教育,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明的一部分,其產生與發(fā)展有其獨特的時代背景和特定的階級烙印,存有不符合當今時代要求的如愚民性等消極內容。強化“10后”的道德修養(yǎng)以孝道為切入點,帶著批判的眼光學習吸收《二十四孝》,繼承其中合理的部分,摒棄愚昧無知的做法,真正實現“古為今用”。在繼承的基礎之上,還要不斷推陳出新,使新時期的孝道教育的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完善,為提高全體國民的個人涵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因此,學校應開展各種活動,幫助“10后”成為真正有孝道的人,做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4.3提倡踐行
新時期的孝道教育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孝道的深層理解,“10后”不僅要了解孝道的真實含義,而且還要宣傳孝道、喜歡孝道,從內心接受孝道,培養(yǎng)對孝道的真實情感。孝道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孝道、敬重孝道,最終目標是要親自進行實踐,孝道必須實踐才有價值。
5今后的展望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如果每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必能促進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敬老愛老的風氣。加強“10后”孝道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社會各界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根據各自擔負的職責和任務,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貫徹落實,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注重工作實效,把“10后”孝道教育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更好地為新時期義務教育服務。
參考文獻:
[1]劉曉霞.傳統(tǒng)“孝道”文化簡論[J].綏化學院學報,2012(6):44-47.
[2]徐廣屏.淺談對孝道文化產生淵源的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3,(04):23-24.
[3]郭子華.孔孟孝道思想淺探[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9):153-155.
[4]蘭輝耀,曾勇.傳統(tǒng)孝道式微的倫理審視[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3,(0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