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五期改版后的刊物,我從中評出十個“最”來,有表揚,也有批評;有肯定,也有建議。供參考。
一、最感人的文章:深度解讀,看后能讓人潸然淚下,激動不已,感慨萬千。也初步證明了貴刊所做的承諾,期期可讀,篇篇精彩。
二、最佳封面:一月下半月版,習近平與馬英九會見的照片。不但照片上人物表情豐富,選用紅藍相間的色調(diào),襯托出了國共兩黨黨旗的主色調(diào),寓意深遠,耐人尋味。
三、最佳創(chuàng)意:一月下半月版,國民黨十位領袖與中共的恩怨情仇。在66年后兩岸領導人首次握手言和,冰釋前嫌的重要歷史時刻,推出這組文章,既讓讀者深入了解到國共兩黨在歷史上的紛爭,又讓人們知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的道理。
四、最可讀的文章:二月上半月版,被歷史淹沒的十大中共重要人物,貴刊終于走出了那種中共領袖加將帥傳奇的辦刊模式,可以讓讀者在博大精深、內(nèi)涵豐富的黨史中看到了新的東西,這也是貴刊在辦刊理念上的一種自我突破和超越。
五、最喜歡的欄目:點登臺,讀者只要提出需求,編輯們就像大海撈針、沙中淘金、蜜蜂釀蜜一樣,不辭辛苦,努力工作,來滿足不同讀者的要求。這種一切為了讀者負責的精神,難能可貴。
六、最不合理的編排:一月月末版,1955:授銜時偏高或偏低的十大將領和42軍:后起的旋風軍,兩大相似的內(nèi)容安排在一個版面上,成了一期將軍專版了,顯得其它可讀的文章太少,應當做適當?shù)恼{(diào)整。
七、最看不懂的題目:“試刊號”《被涂改的<開國大典>:高崗劉少奇先后被抹除》。猛一看題目還以為是高劉未參加開國大典,但細看文章才知是《開國大典》這幅油畫,在歷史中的不幸遭遇。標題是文章的眼睛,非常之重要,在這方面應該做到一目了然。
八、最不相符的欄目:最新發(fā)現(xiàn)。顧名思義,就是首次披露刊登的文章,而貴刊登載的文章,大多數(shù)是轉(zhuǎn)載其它雜志刊物發(fā)表過的,有的發(fā)表時間還很久遠。
九、最不準確的文題:一月下半月版文章《1980:感情確已破裂就可以離婚》和二月上半月版《1981:“排球女將,國人偶像》,這兩個題目都不如《1976:試看天地翻覆》和《1978: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鄧小平時代》,這類標題更準確、更完整。
十、最喜憂參半的副刊:喜的是該欄目新推出了點登臺、讀者心愿、讀者作品等,讓嚴肅有余的版面煥然一新,和讀者距離拉得更近了,但是一些好的欄目,如“讀者薦言”、“挑戰(zhàn)自我”等消失了,讓人遺憾。
特約編輯:李偉強山東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