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理念多元化的社會,服裝設計常常打破常規(guī)尋找那些從來不會契合的東西,反而讓它們迸發(fā)出想象不到的火花,解構主義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服裝藝術設計形式,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不論是在文化還是歷史作用上都對人類后續(xù)的服裝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解構主義,就是拆解,拆散,解開然后對原有的解構進行重組,出現(xiàn)新的款式廓型,而同時貴州布依族服飾卻秉承了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精髓,保守,含蓄,卻又不失靚麗和優(yōu)雅。在此基礎上將解構主義運用到貴州布依族服飾的材料運用于服裝設計,全面闡述了解構主義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關鍵詞】:解構主義;三穗服飾;服裝設計
解構主義興起于西方,是西方重要的流派之一,其最初被應用于建筑設計中,以打破原有的單元秩序,進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更加合理的秩序,將對象的各個組成部分加以分解,然后重新組合,從而顛覆傳統(tǒng)形象。解構就是拆解,拆散,解開然后對原有的解構進行重組,出現(xiàn)新的款式廓型,而同時貴州布依族服飾卻秉承了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精髓,保守,含蓄,卻又不失靚麗和優(yōu)雅。 布依族服飾顧名思義起源于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素有“黔東要塞”和“千里苗疆門戶”之稱。服飾主要以青色的家機布料為主要材料,衣服無領子,衣服寬松,長齊膝蓋,蓋過手掌。褲子同樣寬長,褲腳會加一寸寬別樣的顏色布料,并添加花紋,在中國傳統(tǒng)的少數(shù)民族服飾上添加布依族族的風俗人情,然而并沒有打破常規(guī),而解構主義打破了傳統(tǒng)服飾結構的限制,推動了服裝設計的多樣化發(fā)展,為服裝藝術帶來了新的活力和動力。它興起于20世紀中后期,以德里達哲學理論為基礎,強調設計的模糊化和多元化,對諸多構成關系和要素進行解構。尤其在信息、理念多元化的當今社會,解構主義以其獨特的理念特征,沖擊著人們的設計視野和設計理念,成為服裝設計的重要組成元素。
一、靈感來源
款式靈感來源于貴州布依族服飾的文化底蘊以及它所蘊含的歷史背景。在信息、理念多元化的當今社會,解構主義以其獨特的理念特征,沖擊著人們的設計視野和設計理念,成為服裝設計的重要組成元素。當代服裝設計藝術下非常流行和現(xiàn)代的解構藝術主義—將完整的布料或者面料進行拆剪、重組等當下服裝設計流行的構成方法。在民族文化底蘊深厚的中國,在服飾上,我們要保留精華,但是不等于一成不變。于是可將解構主義添加和彌補在貴州布依族服飾的基本服裝框架上,但又保留了貴州布依族服飾的基本結構基調和服飾所包含民族文化和貴州風土人情。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又不失時尚。讓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走上時尚的舞臺。
二、設計理念的穿插和運用
傳統(tǒng)的貴州布依族服飾很簡潔。一張完整的布料,添加民族的文化以及獨特的花紋,很有地方特色,但是并不擅長將大量的面料素材進行重新的拼接和剪輯,我們大可運用解構主義的原則和理念運用到貴州布依族服飾的設計風格和手法上,將一些原本毫無聯(lián)系的圖案進行重新組合,將前衛(wèi)與傳統(tǒng)、未來與過去有機融合于服裝設計作品中。通常情況下,這樣會沒有統(tǒng)一的主導圖案,同樣這是一種大美,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解構主義的包容性,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審美標準進行創(chuàng)作,可以做成成體系的套裝。同時,解構主義也常被運用于服裝的色彩設計中,貴州布依族服飾色彩主要以藍色和黑藍色為主,藍色作為三原色之一,為萬色之宗,同時又結合2016時尚流行元素—春夏流行的藍色為主色調的設計服飾加之牛仔黑藍色的低調和大氣,兩者同為藍色色系這樣既不會打破色調的跳躍,又不失所設計服飾的沉穩(wěn)和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莊嚴的歷史底蘊。在解構主義的基礎上打破傳統(tǒng)的服裝色彩審美,在設計中采用一些反常規(guī)的色彩,例如:細小而復雜的色塊、多種不同顏色、大面積的對比色等出現(xiàn)在同一款服裝設計中,這顯然違反了傳統(tǒng)的配色理論,對服裝色彩進行了徹底的解構和組合。將支離破碎的塊狀圖案和各種色彩進行毫無規(guī)律的縫合與拼貼,給受眾一種錯亂的視覺感受,但是又不違背中國傳統(tǒng)民族服飾文化的內涵以及它所包含的歷史背景和民俗民風,使服裝設計作品帶給觀眾全新的審美體驗。這樣充分體現(xiàn)了解構的兩大基本特征分別是開放性和無終止性。解構一種傳統(tǒng)信念,就是通過分析解構,來破壞它原本的基礎和它所依賴的等級對立。
三、設計解構的思想
基于解構主義的服裝設計充滿個性和時尚元素,而貴州布依族服飾的保守和傳統(tǒng),當這兩者碰撞在一起的時候,將這些時尚的元素在傳統(tǒng)基礎上進行改造而不是打破貴州布依族服飾的基本設計大綱和原理,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蘊含著人文思想和哲學思想,由分割、拼貼、分割、組合等解構的服裝元素,形成一定的視覺沖突和矛盾,這也增加了服裝設計作品的韻味。解構布依族服飾主要側重于服裝的內部造型、零部件造型、外部造型等元素的變化和分解。服裝外部造型主要是指服裝的基本輪廓,運用解構主義賦予服裝造型以特殊魅力,設計的服裝展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形體美,掙脫傳統(tǒng)的服裝結構束縛。服裝的特征群體定位很重要,針對不同階層人群設計的服飾有對服裝不同的理解和需求,進而迎合了不同人群個性化的審美需求,進而將中國布依族傳統(tǒng)服飾文化加之流行元素讓更多人群了解和進一步認識貴州布依族服飾的底蘊和所包含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國民族文化世界化,世界文化本土化。
四、總結
將解構主義和貴州少數(shù)民族民間元素相結合,敢于打破傳統(tǒng)的的思想,從廓型上和色彩對比設計上,將這種思想從傳統(tǒng)的中解放出來。解放人類的天性,通過多種手法解構服裝構成要素,進而設計出個性化的服裝,引導受眾以全新的審美眼光審視服裝,這無疑極大地拓展了服裝設計思路,增添了服裝設計的韻味,豐富了設計手法。實用性和審美性相結合最終還原服裝的本性,服裝的功能價值和作用,是民間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更富于時代的氣息。
參考文獻:
[1]高月亭. "材質與服裝設計的關系[J]. 科技信息. 2010(28)
[2]江明潔,王安霞. "淺析服裝設計中服裝材料的運用、發(fā)展及趨勢[J].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09(07) [3]趙錦. "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yè)服裝材料學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 美與時代(上半月). 2009(01)
[3]梁惠娥,主編.服裝面料藝術再造[M].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8
[4]朱遠勝,主編.面料與服裝設計[M].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8 [5](英) 索格,(英) 阿黛爾,著.時裝設計元素[M].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