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用學知識普遍應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視角下的合作原則在人際交往中的運用較常見,在學術(shù)英語中亦如此。本文在語用學合作原則指導下,通過對比中國學習者和國際期刊作者在學術(shù)英語中的差異,試圖對學術(shù)英語教學提供借鑒意義。
【關(guān)鍵詞】:語用學;合作原則; 學術(shù)英語;對比研究
1、引言:
眾多研究者從不同理論角度對語用學知識和學術(shù)英語方面進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學法、二語習得、修辭學、語言學等領(lǐng)域,然而,較少將語用學合作原則運用到學術(shù)英語領(lǐng)域。
本文對比研究合作原則在學術(shù)英語寫作過程中的使用情況,試圖對學術(shù)英語寫作及教學具有指導意義。
2、合作原則
美國語言學家Grice 提出:“我們的交談通常不是由一連串互不相關(guān)的話語組成的,否則就不合情理。它們常常是合作舉動,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承認其中有一個或一組共同目標,至少有一個彼此都接受的方向”。在語言交際活動中,交際雙方首先圍繞一個共知的交際目標進行交流,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交際雙方通過合作的方式使交際成功進行下去,并采用一定的策略獲取更多的交際信息,這就是合作原則。它包括四個相關(guān)準則:數(shù)量準則(Quantity Maxim)、質(zhì)量準則(Quality Maxim)、關(guān)系準則(Relevance Maxim)和方式準則(Manner Maxim)。合作原則提出之后,大多研究圍繞違反合作原則之后產(chǎn)生的會話含義,很少有研究涉及遵守合作原則所產(chǎn)生的影響。事實上,“多數(shù)語言現(xiàn)象都是遵守‘合作原則’與違反‘合作原則’的統(tǒng)一體” [3]。因此,本文的研究從遵守合作原則的角度出發(fā),闡明語用學中的合作原則理論在學術(shù)英語寫作中的運用。
3、學術(shù)英語
學術(shù)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縮寫為EAP) 是科研人員進行國際交流的主要媒介,也是研究生教育階段英語寫作的主要體裁。在學術(shù)語篇中,作者通過客觀的語言形式表達真實可信的命題,以說服讀者信服自己的學術(shù)觀點,這不僅要求詞匯和語法使用正確,也要求作者能夠使用恰當?shù)暮献髟瓌t使讀者更容易理解,使得語篇在所屬學術(shù)社團中進行有效交際,從而達到傳播學術(shù)觀點的目的。實現(xiàn)學術(shù)英語交流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合作原則,學術(shù)英語寫作和教學中對名詞、連詞、以及副詞短語等詞匯在合作原則視角下的使用特點的分析將會有助于科研人員和學習者掌握EAP 交流中的技巧,從而使得語篇更具說服力。
因此,合作原則的正確使用關(guān)乎EAP 寫作和教學,同時也是EAP 研究和教學的興趣所在。對學習者合作原則使用特點的研究將有助于EAP 教師了解學生寫作和交流中使用的特點,意識到學習者的困難所在,進行針對性訓練,幫助學生提高學術(shù)英語交流水平;同時也有助于作為英語學習者的科研人員提升國際學術(shù)交流水平,撰寫更優(yōu)秀的學術(shù)論文。
4、合作原則在學術(shù)英語中的對比分析
模糊限制語在學術(shù)英語中的運用遵循合作原則,根據(jù)Biber的分類,本文以模糊限制語中最常見的maybe, might, perhaps, possibly, about為例,基于自建的50篇河南省多所高校的碩士論文語料庫和國際權(quán)威期刊語料庫。運用Wordsmith5.0檢索軟件分別對這五個詞進行檢索,對比分析其在學術(shù)英語中是怎樣遵循合作原則。限于篇幅,本研究僅對might,perhaps,about這三個詞在學術(shù)英語中的使用差異進行對比分析。
通過觀察索引行,可以看出,學習者在使用about時,常用talk about,bring about等固定短語使用頻率比較多,N+ about的使用頻率最高。Perhaps可以表示作者對問題看法的不太確定表述,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作者用詞的嚴謹性,然而perhaps有時會違反方式原則,避免表述的模糊性。如:In pedagogical terms, this idea is perhaps best translated into the point that some combinations of linguistic items are best learned as wholes。Might也可以表示不確定性,但有時根據(jù)語義可以看出might會有些冗雜。假如違反合作原則下的數(shù)量準則,會避免語義冗雜,從而達到表述的簡潔性。如:The possible interdependence of L1 and L2 reading abilities and the possible constraint that an underdeveloped linguistic ability might exert on this literacy relationship have been acknowledged in various ways.
從模糊限制語的角度來看,possibly具有不確定性,為了表述的充分性和簡潔性而違反了合作原則下的質(zhì)量原則和數(shù)量原則。如:They may not share a common view of reality/truth, which is therefore not reinforced. Disagreement can possibly lead to an argument. Here is an example recorded during a dinner among friends。在語境中分析得知,possibly在此處略顯冗余,它一般運用在有充分證據(jù)前提下的推測,而此處并沒有體現(xiàn)。雖然possibly的使用差異不太顯著,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我們的撰寫能力。
5、結(jié)語
在學術(shù)英語寫作恰當運用合作原則,將有助于提高學習者學術(shù)英語寫作水平,從而為學術(shù)英語寫作教學提供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鐘文.委婉語和合作原則[J]. 安徽大學學報,2008(1):76-80
[2] 馬海蘭.語用學合作原則指導下的英語寫作教學及其反饋[J].教學與管理,2015:92-95
[3] 張玉潔,楊躍.基于格賴斯合作原則的《高興》語言特色分析[J].Scientific Resear- ch,2012:401- 403.
[4] Hyland.Disciplinary interactions: Metadis- course in L2 post graduate writing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4(2):133- 151.
[5] 婁寶翠.基于語料庫的研究生學術(shù)英語語篇中外殼名詞使用分析[J].外語教學,2003: 46-50.
[6] Biber, D., Johansson, S., Leech, G., Conrad, S. amp; Finegan, E.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