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從封閉式走向開放式,教學的中心由教師變?yōu)閷W習的主體——學生。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多向交流,學生自主、自學能力有很大提高,良好的學習方法、思想品質逐步養(yǎng)成,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把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作為一種樂趣。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質疑;研究討論;展開聯(lián)想;釋疑歸納;交流共鳴;效果評價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們應更多地思考學生如何“學”,即以學生的求知需求為主線,追求教師和學生面對面地對知識進行共同探討、平等對話。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力求貫穿兩條主線: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這兩條主線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情感體驗和人格熏陶交織在一起,這里的關鍵是教師從此不再是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去發(fā)現和管理知識,引導他們而非塑造他們。我從2005年嘗試采用“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并且在初中思品課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分為七步
第一步:創(chuàng)設情境;第二步:感受質疑;第三步:研究討論;第四步:展開聯(lián)想;第五步:釋疑歸納;第六步:交流共鳴;第七步:效果評價。如下圖所示:
二、教學模式解讀
下面以人教版九年級思品課《我們面臨嚴峻的資源和環(huán)境問題》內容為例,對“先學后教”教學模式應用于思品課教學的基本程序進行分析。
第一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本環(huán)節(jié)是“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啟動教學活動必需的前提環(huán)節(jié),意在激發(fā)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狀態(tài)。這就要求創(chuàng)設的情境新穎、有強烈對比度、有趣,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感覺就會越敏銳,越容易誘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索愿望,也才有可能自發(fā)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首先出示兩幅漫畫《船在垃圾山上行》和《小鳥的悲哀》創(chuàng)設情境,此時,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眾說紛紜,教師沒有制止,而是充滿鼓勵地望著他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
第二步:感受質疑
此步展示“先學”過程之一,和第四步共同構成該教學模式的核心階段,和三、四步構成主動學習初步完成知識意義建構的階段。根據情境提出疑問,促導學生開啟思維之門,進入一種“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境界,以激發(fā)求知欲。
此時,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整理:漫畫一:(1)為什么會出現“船在垃圾上行”的情境?(2)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3)此漫畫說明了什么問題呢?漫畫二:(1)此漫畫意思是什么?(2)說明人類面臨什么問題?其原因是什么?(3)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第三步:研究討論
在討論時,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知識進行理解、辨析,敢于充分發(fā)表意見。教師要參與小組討論,以便收集疑難問題,研究討論需要大家真誠協(xié)作,這樣才能在生與生、生與師之間就解決問題的方案和過程進行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沖突、碰撞、補充修正,從多個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加深每個學習者對所提問題的理解。“研究討論”是學生完成構建知識的重要階段,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傾聽他人意見的習慣,又實現了“多元化”交流和“互惠”學習,使封閉的課堂走向開放,教師參與討論交流,實現教學活動的雙向、多向交流。通過討論使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了,還糾正了片面的或錯誤的認識。
第四步:展開聯(lián)想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故而教育在培育民族創(chuàng)新精神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方面,肩負重要使命,這就要求我們一定不能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這個階段,我要求學生在研究討論之后,展開想象的翅膀,指出所想到的,可以是逆向的,也可以是從未出現過的。以至于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如果不保護環(huán)境與資源,我們人類是否一定會滅絕?我們是不是為了保護資源與環(huán)境,就不要利用資源了,這樣就不會產生廢棄物了?我們干脆到月球上去吧!從而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五步:釋疑歸納
釋疑歸納是最終完成知識意義建構的關鍵階段之一,這里的“教”不同于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和灌輸,而是師生間對新知識的對話、討論、辨析等雙向交流活動,教師的“后教”主要是解疑、糾偏,而不是面面俱到。
其“教”特點在于:(1)從方法上是問題式、啟發(fā)式、誘導式,而不是灌輸式、填鴨式、一堂言。(2)從內容上只教學生不會的地方,如我們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這個觀點是重點,但不是“教”的重點,教師的重點是點撥這個觀點的原因所在。(3)從教的要求上看,是讓學生真正理解我們面臨怎樣的環(huán)境資源問題及原因、解決途徑,完成知識意義構建,這里的“教”不是就問題而講問題,而是個別到一般,上升到理論,讓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第六步:交流共鳴
釋疑歸納知識之后,作為教師,應與學生真誠地交流,達到共鳴。
在學完《我們面臨嚴峻的資源和環(huán)境問題》后,通過交流,最后達成共識:我國確實存在嚴峻的資源、環(huán)境問題,長此以往,我們就無法生存,故而大家應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
第七步:效果評價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十分重視“效果評價”階段,它是學習者應用知識和鞏固知識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從三點進行評價:(1)對質疑和研究討論、聯(lián)想的情況進行評價。(2)對課前出其不意的思考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回答,理清知識要點,構建知識意義體系。(3)提供有關材料,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運用學過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思考:
(1)評價自己這節(jié)課的表現。
(2)為什么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怎樣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
(3)【河北省文科綜合中考題】感受低碳,探究實踐。(12分)
小亮家準備搬進新居,需要購置冰箱、空調等家庭生活用品。小亮和幾個同學來到一家電器商店進行考察,下表是他們了解到的相關信息:
相關鏈接
※低碳經濟,簡言之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經濟模式。
※低碳生活,就是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護地球環(huán)境。
展智慧:(1)根據低碳生活的要求,你認為小亮家應購買哪款冰箱?(2分)請你用兩個具體實例對小亮家其他生活用具的購置提出建議。(2分)
探究竟:(2)請你談談國家對節(jié)能產品給予補貼的理由。(4分)
悟道理:(3)由以上信息及對問題的思考,你能得出哪些發(fā)展低碳經濟的啟示?(4分)
“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從封閉式走向開放式,教學的中心由教師變?yōu)閷W生。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多向交流,學生自主、自學能力有很大提高,良好的學習方法、思想品質逐步養(yǎng)成,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把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作為一種樂趣。我堅信,以現代建構主義教育心理學理論為依托的“先學后教”教學模式會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加生機勃勃,充滿智慧與創(chuàng)造的快樂!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