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SMT焊接質量對任何一款電子產品的壽命都有著極大的影響,而實際生產過程中影響SMT焊接質量的因素很多,除了PCB模板的設計之外,還有元件的可焊性的程度、回流焊工藝、焊接過程中焊膏的質量以及工人的技術水平等。主要簡單分析了影響SMT焊接質量的主要因素,并針對這些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SMT焊接質量;PCB模板設計;焊膏質量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對電子產品有著更高的要求,例如,體積小、攜帶方便、功能齊全的電子產品更加容易獲得人們的青睞,其質量的好壞更是直接決定了公司在產品競爭中能否立于不敗之地。而體積小和質量好等要素對電路的組裝技術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了。SMT技術作為電子行業(yè)最流行和應用最廣的工藝技術,因其具備較高的組裝密度、較小的電子產品體積、較強的抗震能力和容易實現(xiàn)自動化等特點,已成為電子組裝行業(yè)里最重要的一種工藝和技術。
一、SMT介紹
SMT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縮寫,即表面安裝技術。即將無引線或短引線的表面組裝元器件(SMC/SMD)直接貼裝到PCB的表面上,然后通過回流焊加以焊接。SMT生產工藝流程是:施加焊錫膏→貼裝元器件→回流焊接→清洗PCB板上面的助焊劑→焊接質量和裝配質量的檢測→返修。
二、影響SMT焊接質量的主要因素
SMT技術的產生使電子產品朝著微型化、自動化、可靠性強的方向發(fā)展。
良好的SMT焊接外觀具有:元件置于焊盤中央、元件兩端焊接良好、焊錫的外觀呈內凹弧面的形狀、錫膏鋪滿整個焊盤等特點。但是在現(xiàn)實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移位、短路、豎立、假焊、橋連、冷焊、不濕潤、沾錫粒等現(xiàn)象。
通過實驗分析總結得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PCB的設計工藝不完善,這是SMT焊接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常導致豎立、橋接、旋轉、元件移位現(xiàn)象的產生。
2.焊膏質量?;亓骱腹に嚤仨氂玫胶父?,它是一種膏狀的焊料。它的作用是將貼片元器件和印制線路板連接起來。焊膏保存或使用不當會導致焊接過程中貼片元件引腳容易出現(xiàn)橋連的現(xiàn)象。
3.焊接零件吃錫面氧化出現(xiàn)拒焊現(xiàn)象。焊端氧化或被污染,致使焊接時元件端頭不濕潤,爬錫效果差,容易造成虛焊。
4.焊接過程工藝控制不當。
三、解決措施
針對SMT焊接質量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解決。
1.PCB外形設計
由于SMT設備對PCB最小貼裝尺寸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尺寸應大于或等于50 mm×50 mm(單板尺寸小于50 mm×50 mm要設計為拼板)。為了保證PCB的固定,添加寬度為5 mm的工藝邊以便于設備夾持。
2.PCB元器件焊盤大小的設計
實際生產中產品的質量取決于焊點的質量,而焊點的質量則是由焊盤的大小決定的,因此焊盤的大小設計必須合理。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
(1)阻焊尺寸比焊盤尺寸大0.1 mm~0.15 mm,防止阻焊劑污染,避免出現(xiàn)橋連。
(2)為了保證在熔融狀態(tài)下表面張力相同,對于片式電阻、電容等對稱性元件,在設計焊盤的時候,應嚴格保證焊盤圖形的形狀和元件尺寸相符,這樣才能形成理想的焊點,否則容易出現(xiàn)移位、橋接、豎立等焊接缺陷。
(3)一般導通孔直徑應大于0.75 mm,并且要避免在SMC/SMD下方設置導通孔,否則容易引起“豎立”或“焊膏不足”等缺陷。
(4)為了提高焊接的可靠性,焊盤大小應該比引腳的尺寸稍大。
3.焊錫膏質量
焊錫膏也叫錫膏,是焊錫粉、助焊劑等化學物質的混合物。其中焊錫粉是形成焊點的主要成分,助焊劑則是去除PCB銅膜焊盤表層氧化層,使元件焊端的潤濕性提高。
保證錫膏的質量主要從保存和使用兩個方面著手。錫膏一般保存在0~10 ℃的環(huán)境下(4~5 ℃下最適合),避免光照。使用前,先將錫膏回溫,保證回溫時間大于4小時(小于8小時),印刷前充分攪拌錫膏,使其黏度具有優(yōu)良的印刷性和脫模性。為了保證焊接的可靠性,確保4~5小時內放置零件進入回焊爐完成著裝。
4.零件吃錫面氧化
焊接前如果零件的吃錫面氧化,則在回流焊時會產生許多的焊接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潤濕不良和虛焊,極大地影響了產品的可靠性。要避免這種情況,對貼片元器件的要求有:先到先用,不要存放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不要超過元件規(guī)定的使用日期。焊接前要統(tǒng)一對印制板進行干燥處理。同時加強對庫存物料、PCB及其他生產輔料的存儲環(huán)境的監(jiān)控,確保物料和PCB不受潮和氧化。
5.焊接工藝
焊接環(huán)節(jié)較為常見的焊接問題主要是溫度設置不當,容易產生豎碑、焊球等現(xiàn)象。
改善SMT焊接問題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主要就是要把好溫度關。
(1)預熱區(qū)溫控適宜。預熱區(qū)溫度過低,突然進入焊接區(qū),元件兩端焊膏不同時熔化,容易產生焊接球。一般規(guī)定最大溫升速率控制在4 ℃/s,通常溫升速率設定在1~3 ℃/s,典型的溫升速率為2 ℃/s。
(2)峰值溫控合理。峰值溫度一般設置在比焊膏熔點高30 ℃~40 ℃(約220 ℃)。
(3)合理控制冷卻溫度。一般冷卻溫降速率應小于4℃/s,冷卻至75℃即可。
綜上所述,隨著SMT在各個領域不斷深入的應用,其焊接的質量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SMT焊接工藝極其復雜,為了改善SMT焊接質量,一方面應該加強工人的培訓,提高他們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強基礎學習,提高焊接人員對焊接知識的了解,最后要注意改良和創(chuàng)新,加強監(jiān)管,使SMT焊接質量能夠很好地提高,只有這樣電子產品的質量才能得以保證。
參考文獻:
[1]賈忠中.SMT可制造性設計.1版.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5.
[2]張文典.SMT使用指南[J].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3]辛峰杰.常見的幾種SMT焊接缺陷及解決方法[J].電子質量,2005(11).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