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姜瑜首次接受媒體進行個人訪問。當韓國記者問起,有人評論她是溫柔的女性時,她說:“我覺得我發(fā)言時有的時候表現(xiàn)得比較強硬,甚至有的時候比男發(fā)言人還要強硬。但是,要看是什么問題上了,涉及國家的主權啊,這種問題上,我比男人更加強硬。”
這是一個帥哥美女扎堆的特殊群體。面對中外記者的“刁招”、“怪招”、“險招”……他們沉著應對,智解妙答,使自己也成為充滿神秘與峰回路轉的風景。作為女發(fā)言人,性別并沒有給姜瑜的職業(yè)生涯帶來太多影響,反倒是為她贏得了更多的媒體關注。
2010年12月28日,46歲的姜瑜在結束例行發(fā)布會后,接受了韓國《中央日報》獨家訪問。外交部發(fā)言人辦公室稱,這是她接受的首次正式采訪。
報道稱,由于近期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促使姜瑜在韓國“人氣急升”,成為普通韓國民眾久聞其名的人物。因此,該報力邀姜瑜接受訪問。當姜瑜被問及她在韓國“人氣急升”的感覺時,姜瑜強調,這表明“中國的影響力已經(jīng)得到世界公認”。針對國際媒體將她評為50名全球美女官員之一,姜瑜表示,自己對于這種評選一點都不在乎,“我覺得沒有任何的意義。但是,《中央日報》此次將我選為‘年度最受矚目人物’,我非常感謝?!?/p>
不過,當記者說到,有人評論她是溫柔的女性時,她馬上搖手進行了反駁。“你說溫柔嗎?我沒有這樣覺得。我覺得我發(fā)言時,有的時候表現(xiàn)得比較強硬,甚至有的時候比男發(fā)言人還要強硬。但是,要看是什么問題了,涉及國家的主權,這種問題上,我比男人更加強硬?!?/p>
“我叫姜瑜,是外交部新任發(fā)言人,我愿意在今后的工作中跟大家建立良好的關系?!边@是2006年6月13日,42歲的姜瑜作為外交部新任女發(fā)言人首次亮相時講的第一句話。
姜瑜這天身著一襲白衫黑褲套裝,戴了一副無框眼鏡,在給記者提問機會時總是保持一絲優(yōu)雅的微笑,她的首次亮相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這是外交部上一位女性新聞發(fā)言人章啟月卸任一年半之后,中國外交部歷史上出現(xiàn)的第四位女性發(fā)言人。為了第一次登臺,姜瑜進行了大量的準備。有知情人透露說,除了熟悉前幾任發(fā)言人的主持風格外,姜瑜還曾在新聞發(fā)布大廳多次演練,讓同事扮作外國記者對她提問。而且,姜瑜查閱了大量材料,僅背景資料就有厚厚的一大本。
1982年,18歲的姜瑜考入素有“外交官搖籃”之稱的外交學院,學制5年。1987年畢業(yè)后,姜瑜被分配到北京外交人員服務中心,這里專為外國駐華機構提供服務。
對于姜瑜成為新的發(fā)言人,人們評價她是“行伍出身,靠真才實學”。而且,由于長期與媒體打交道,她的待人接物也給外國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0年9月,當時還是《亞洲周刊》(英文版)特派記者的鄭天任,在外國記者新聞中心第一次見到姜瑜。當時,外國記者新聞中心剛剛成立,負責為駐華記者提供相關服務,姜瑜是該中心的首任主任。鄭天任回憶說,姜瑜會主動詢問他,在北京生活習不習慣,有什么問題需要幫忙,需要外交部提供什么服務。“她為人善良,說話客氣,素質很好?!?/p>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駐港記者戴慶成對此也有同感。他記得2004年的時候,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曾經(jīng)邀請新加坡媒體參加一個餐會,那時負責在門口迎接的就是姜瑜。她很有禮貌,而且也很會應變,席間但凡有冷場,總是姜瑜出來調節(jié)氣氛。
戴慶成還特別提到了姜瑜的業(yè)務能力。她記得見過的每一個記者的名字;會事先做很多功課,才會跟記者談話;主動參加一些外交論壇,認真聽,記筆記。而且,負責處理對外新聞的姜瑜“發(fā)稿的速度很快”,經(jīng)常是駐港特派員剛發(fā)表完講話,新聞稿就已經(jīng)傳真到了報社。
姜瑜私下里很“健談”,絲毫“沒有官調”。這一點其實也是姜瑜給許多境內(nèi)外記者留下的印象。一位知情人說,姜瑜平時非常低調、謙和,看似柔弱的她,其實很有性格,有時候也會挺身而出,為記者爭利益。
了解姜瑜的人介紹說:“姜瑜是個很清雅、淡泊的人,不愛化妝。”得知她可能出任發(fā)言人后,很多朋友、記者都曾在穿衣、化妝上給她提些建議,但姜瑜說:“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口徑?!?/p>
2012年,姜瑜擔任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2015年3月,姜瑜轉任中國駐阿爾巴尼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摘自《法制晚報》2011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