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化用到作文里來道理卻是相反:低劣的作文都是相似的,優(yōu)秀的作文卻各有各的優(yōu)秀。這里我們就來談?wù)勅绾斡谩霸娗椤薄爱嬕狻眮硖岣咦魑牡乃疁?zhǔn)。
一、詩情——|提升文章的審美格調(diào)
先賢孔子就曾說過:“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边@是對詩歌的高度贊頌。詩在中國人心目中的文化地位是非常高的,所以在作文中恰當(dāng)而巧妙的引用詩歌,借詩言志,既能使文字簡省,增加文章的文學(xué)底蘊,也會給老師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2010年重慶滿分作文《難題》中在論述第三個分論點時是這樣表述的:
“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豪氣在哪兒?“江山也要偉人扶”的自信在哪兒?“養(yǎng)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志氣在哪兒?“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霸氣在哪兒?“治國平天下,舍我其誰”的氣概在哪兒?不再需要“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的安靜了,我們需要有豪氣、有霸氣的青年迎接飛速發(fā)展的中國。
這個段落在論證分論點時連續(xù)引用了侯蒙、袁枚、孫文、曹雪芹、朱敦儒的詩句,縱橫捭闔,文字非常有力度,顯示出深厚的文學(xué)積淀。
讓我們再來看看2011年高考山東卷滿分作文《這世界需要你》中的論證段落:
這個世界需要你,若不是你,怎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狂放不羈?又怎有“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钡陌詺馕∪??唐朝的大氣與華美也必定會黯淡一分姿色。因為美女絲綢,終不敵,你的那份豪情。文字中浸透著你的風(fēng)骨,恍惚間,足以填滿整個盛世。
引用李白自己的詩句來體現(xiàn)李白的狂放和大氣,這個世界需要李白的豪情和風(fēng)骨,寫得蕩氣回腸,令人過目不忘。
這兩篇文章都給我們一個詩意的腔調(diào),滿滿的文化氣息,能練就一桿“毫端蘊秀”的如椽大筆,大量的閱讀積累和記憶是必不可少的??墒峭瑢W(xué)們在作文積累時往往把目光聚焦在古代詩文上,其實現(xiàn)代詩歌的節(jié)奏旋律和表達(dá)思想的方式,如果靈活的化用到作文中,也同樣會有妙筆生花的效果的。
2015年高考天津卷高分作文《巍巍中華,大國范兒》是這樣開頭的:
他有撥開歷史風(fēng)塵的睫毛,他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他有承擔(dān)大國重任的脊梁,他有引領(lǐng)時代潮流的步伐。他是屹立于時代巔峰的巨人,亦是亦步亦趨的躬行者。他在翻滾的歲月車輪旁抖落滿身灰塵,在不息的時光長河岸洗凈風(fēng)雨疲憊。他是泱泱大國千年傳承,他是巍巍中華大國范兒。
文章開頭就化用食指的詩《相信未來》,為我們描繪了有著豐富歷史積淀,有著深刻文化烙印的泱泱大國的形象,既形象生動,又巧妙自然。
文章都是要追求美的,語言的美感自是重中之重,用“詩情”裝點文字,脫離白開水般的語言況味,是我們在平時寫作練習(xí)中通過反復(fù)訓(xùn)練能夠達(dá)到的。
二、畫意——身臨其境的情感帶入
“詩情”在作文中的應(yīng)用很好理解,因為詩文總是會被放在一起相提并論,但是“畫意”之于作文是什么樣的存在呢?在論據(jù)的表述中我們往往會陷入“百度百科”模式,會想把知道的關(guān)于素材的一切統(tǒng)統(tǒng)都寫在作文里,字?jǐn)?shù)是保證了,文字的美感沒了,所以在文章中適度的使用一些頗具畫面感的描寫,會使文章避免直白的平鋪直敘,而美感頓生。
2010年全國卷II作文“淺閱讀討論”中的滿分作文《猶憶書香》中屈原的例證是這樣寫的:
總能看到江畔那個人,頭戴巍峨之冠,身著蘭草香服,披發(fā)行吟,時而悲嘆,時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發(fā)出點點馨香,遍染層林。他是感時傷懷,他亦憂國憂民,司馬遷稱贊他:“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他就這樣徜徉于汨羅江,國家的滅亡,百姓的哭聲,都化作他眼角的淚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傳唱的歌者,留給后世一片震驚。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誰又能知道他的內(nèi)心,誰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誰又能去學(xué)習(xí)他的節(jié)操?
這段文字描述了屈原的外貌、舉止、神情,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那個為國家苦難而憂心不已的愛國志士,為個人的遭際不平則鳴的文化先驅(qū),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如同電影畫面一般在我們眼前浮現(xiàn),很難不被感染,并為之動容。
2012年廣東卷材料作文“愿意出生在何時”中的滿分作文《我生君已老》中有這樣一段:
倘若我有幸出生在此時此地,在我短短的百年人生中,我可以盡情領(lǐng)略水鄉(xiāng)建筑的韻味;亭臺樓閣的古樸,雪墻黛瓦的精致,青石板的小道,仿佛由史書中延伸出來;木制的雕花窗,又像在推開一個新的世界。半圓的拱橋,在水中映出另一個半圓,小烏篷船搖過,一揮長桿,擊碎的仿佛是一個清冷的夢。下雨的時候,撐一把油紙傘,也許我能在戴望舒說的“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里,逢著一個丁香般的姑娘。
這段關(guān)于江南水鄉(xiāng)的描寫細(xì)膩動人,挑選了江南特有的風(fēng)物——亭臺樓閣、青石小道、雕花木窗、拱橋、烏篷船,小橋流水,有形有色有聲,融入了作者對江南水鄉(xiāng)的癡迷與熱愛。讓讀者也仿佛置身于這種詩情畫意的情境中,情緒自然被作者所牽動。
白居易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寫作中創(chuàng)設(shè)出鮮活的情境,可以讓讀者,也就是閱卷的老師有著強烈的帶入感,可以被你的語言所吸引,沉醉其中,有著獨特的審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