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腐敗犯罪不斷滋生和蔓延,“反腐”在我國任重道遠。其實在我國古代,吏治為歷來統(tǒng)治者所重視。源中國歷史長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實行的“重典治吏”有一定借鑒意義。明朝為了達到防范權力腐敗之目的,制定了嚴密的治官之法,對當時吏治的澄清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 重典治吏;腐敗;反思;啟示
一、朱元璋“重典治吏”的原因
(一)、對前朝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
元朝以后,封建官吏的貪污腐敗更加嚴重,官吏的貪贓枉法遍及朝野,“重禁不能止”,并影響到明初。因此朱元璋稱帝之初,就宣布要嚴懲貪官污吏,“凡遇官吏貪污蠢害百姓的,決不寬恕”。
(二)、明朝初年國家經(jīng)濟處于崩潰地步
明朝經(jīng)過數(shù)年的戰(zhàn)爭使得國家經(jīng)濟遭受嚴重摧殘,因此經(jīng)濟能否恢復和發(fā)展成為鞏固明朝政權生死攸關的問題。但是官吏的所作所為與朱元璋政策是極為相左的。所以朱元璋大下決心,要嚴厲地懲治貪官污吏。
(三)、明初實行的官吏低俸政策
這一點違背了“先豐其祿再責以廉”。低俸在某種程度上是導致貪墨的最大誘因。官員沒有足夠的薪水,自己做官很難生活下去,加之手中權力在握,自然會貪墨。
二、“重典治吏”內容
(一)、重視立法,完善重典
朱元璋特別重視法制建設,認為“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彼麨榧m正元末以來的貪墨之風,把治吏的重點放在嚴懲貪官污吏上。首先制定了《大明律》?!洞竺髀伞肥窃谥煸坝H自主持下歷經(jīng)三十年修訂而成。它明確規(guī)定“貪墨之贓有六”:曰監(jiān)守盜,曰常人盜,曰竊盜,曰枉法,曰不枉法,曰坐贓。除“常人盜、竊盜”外,其余四贓均是懲治官吏貪污受賄的。之后,又制定《明大誥》。【1】
(二)、強化監(jiān)察機構,完善考核制度
和以往朝代一樣,明初在中央建立了三法司,“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都察院作為中央最高一級監(jiān)察機構,負責對國家行政所有部門和官吏的監(jiān)察。都察院著重監(jiān)察全國官吏和一般機關。另外,明朝設立了六科給事中,六科給事中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進行對口監(jiān)察。
(三)、嚴格執(zhí)法,時而法外用刑
明初為嚴懲官吏貪賄罪,對貪賄案件深挖深查,毫不留情,即使是高官功臣也毫不寬宥。但對犯罪官員的定罪量刑并不是完全依照法典,時而法外用刑的不是少數(shù)。如果真的清查一遍明初對官吏的刑罰,甚至可以說完全取決于朱元璋的個人決斷。從這個層面來看,重典用刑確實不會長久存在下去。
三、“重典治吏”局限性
(一)、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官員從政的主動性
明代的皇權專制主義思想得到了鞏固與提高,他們對皇帝只能是唯馬首是瞻,再加上特務組織的橫行,更加令大臣不寒而栗。在我國的封建社會里,皇帝的權力大于一切。明代司法機關并沒有行使真正意義上的權力,在過程中缺乏一定的權威性和公平性。【2】
(二)、嚴刑峻法導致了社會的封閉和保守
重典治吏的推行將全國人民置于地主階級的血腥奴役之下,生產(chǎn)積極性被扼殺,官吏從政的主動性下降,使封建社會后期的中國更加封閉\"保守,抑制了宋元以來在日益發(fā)達的商品經(jīng)濟基礎上所產(chǎn)生的資本主義萌芽,導致中國在世界舞臺上,迅速地落后于西方列強。
(三)、治標未治本
通過實施重典治吏制度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貪污腐敗的現(xiàn)象,這和我國的封建專制主義制度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不斷強化的專制制度會滋生貪污的趨勢,引起社會的動蕩不安#朱元璋把自己培養(yǎng)的貪官污吏全部或處死或流放,不僅造成國家機器缺乏官員來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動蕩,而且把有限的官員后備人才消耗殆盡,給明朝統(tǒng)治造成了很大危害。
四、明重典治吏對當下反腐倡廉的啟發(fā)
(一)、合理分權以加強制約
明朝廢除丞相制度后妄圖通過中央集權限制腐敗的蔓延,結果適得其反。因為后來的皇帝不能像開國皇帝那樣勤政,能力不濟,不能應付繁重的朝政,不得已將政務委托給宦官和錦衣衛(wèi),反而造成了更大的腐敗,嚴嵩、魏忠賢等富可敵國的貪官均出自這一時期。權力集中必然導致腐敗,現(xiàn)實表明,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腐敗案件多發(fā)。【3】
(二)、法制建設要大力發(fā)展。
反腐敗的法制建設主要有這樣幾點。一是健全立法。比如針對官員設立《反腐敗法》等。使得官員的行為在法律約束范圍內。二是完善監(jiān)察和制約機制?,F(xiàn)在的制約機制很不完善,主要是司法并不獨立,受制于政府機關,這樣就不會對其行為產(chǎn)生監(jiān)督和制約作用。在司法獨立的基礎上,將對官員的監(jiān)察權歸于司法機關,同時實行政務公開,給予普通群眾以詢問權,知情權,并且將處理上訪等形式的自下而上的意見反映途徑都歸于獨立的司法機關。
(三)、高薪養(yǎng)廉
其實我國每年在政府公費吃喝和公務用車這幾項開支占據(jù)國民收入很大比例,甚至超過了對教育的投入。如果把這部分錢并入到官員的收入,使其收入增多,同時大力削減政府的其他非正常消費,在一個有完善法律監(jiān)督體系的情況下,反腐就容易很多了??偟恼f,低薪容易成貪。在高薪制度下,本身就容易吸引精英來為社會服務。
(四)、提高監(jiān)察人員廉潔自律意識,保證隊伍廉潔
若是監(jiān)察官員運用手中的權力進行貪污腐敗,這種腐敗將是極具有隱蔽性和危害性的,很難覺察出來。因此,現(xiàn)階段的防腐倡廉工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監(jiān)察官員的自身抗腐意識,牢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時刻要保持頭腦的清醒,不被腐敗吞噬自己的靈魂,遠離職務犯罪的深淵,才能做好監(jiān)察工作,在端正自己的基礎上打贏反腐敗的斗爭。
參考文獻:
[1]王巧慧.明初朱元璋重典治吏思想特點及其得失評價[J].蘭臺世界,2013(24) .
[2] 丁芳.明重典治吏對反腐倡廉的法律啟示[J].理論界,2013(11).
[3] 覃 云 李 靜.論明朝監(jiān)察制度對我國反腐倡廉的啟示[J].法治與社會2015(23).
[4]趙海宇.從明初重典治吏反思今日反腐倡廉[J].法治與社會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