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殷健靈,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大獎等獲得者,并獲2013年度和2014年度國際林格倫紀念獎提名。主要作品:長篇小說《紙人》《月亮茶館里的童年》《蜻蜓,蜻蜓》等。
作品簡介:
《野芒坡》以主人公幼安的傳奇經(jīng)歷為主線,描寫他自我探索、尋找人生方向的歷程,呈現(xiàn)出一段獨特的歷史,講述了一個穿越百年依然可以在大小讀者心中激起共鳴的故事。
小船在縱橫交錯的河汊里行進,出了一條河汊,又是一條。河汊并不寬闊,兩岸生長著粗壯的葉片凋零的大樹,幾乎每棵樹的枝杈上都搭了鳥窩,在寒冷的季節(jié)里,鳥兒們不知去了哪里,樹不語,天空也靜默不語。遠處廣闊的田野光禿禿的,寸草不生,星羅棋布的水洼里,叢生著已經(jīng)枯萎的野麻和蒲草,它們倒伏著,被暗白的雪粒子覆蓋,盡顯冬天的寒冷和肅殺。
只聽見船槳劃水的聲音,單調(diào)、枯寂。搖櫓人并不同幼安說話,幼安也不說話,他抱著包袱坐在船頭,聽憑雪粒子掉在頭上、身上,出神地望著岸上緩慢移動的風景。過了個把時辰,眼前大同小異的景致終于有了變化。前方漸漸現(xiàn)出一大片高出地面的土坡,它和緩低矮,朝遠處綿延著,好似將幾條河汊扭到一起打了個結(jié),又好似故意橫在這里,擋住了前行的路。
“看!蘆葦!”幼安指著土坡上大片大片枯萎了的白色芒草開口道。
“那不是蘆葦,是芒草。我們到了?!睋u櫓人不緊不慢地回道。
船行的速度逐漸放慢,他們接近了長滿芒草的土坡。荒蕪的土坡因為有了芒草的裝點,好像頂了一頭干枯的白發(fā),那白發(fā)在冬天的風中貼地曳動,仿佛在與寒冷抗爭。土坡的中央延伸出一段石砌臺階,形似碼頭,船就在這里靠岸了。
幼安抱著包袱上了岸。一個修士模樣的人站在碼頭上,走過來問:“你就是幼安嗎?”
幼安點點頭。
等幼安回頭,載他來的小船已經(jīng)悄無聲息地駛離了。空氣里充滿了雪粒子和枯萎的植物混合在一起的氣味,冰冷的薄霧在河面上無聲地彌漫,無端地讓人感覺孤寂。幼安跟在修士身后,亦步亦趨。走在前面的人個子不高,長著一張狹窄的臉,一雙艾瑪嬤嬤和卡米爾嬤嬤那樣的藍眼睛,他的紅褐色頭發(fā)像中國人那樣在腦后打了一根長長的辮子,身上穿著黑色的中式棉袍。這讓他的樣子看上去有些古怪。他走了兩步,像是想起了什么,轉(zhuǎn)身停下來等待幼安趕上來,一字一句地說道:“我叫葛立豐。你可以叫我葛修士?!?/p>
他的眼睛里閃著陰郁的光,冷冷的。那眼神好像隔了層薄霧,叫人看不真切。
幼安點點頭,低低地叫了一聲:“葛修士?!?/p>
他們沿著一條柏油澆筑的窄路往前走,走不遠,便看到一座占地寬廣的中式建筑,一溜粉白的圍墻,點綴著各式花窗,每一孔花窗的樣子都不同,有的是花卉,有的是云紋,有的做成臥蠶、蝴蝶和魚鱗的圖案,入口處則以黑瓦覆頂,飛檐翹角,旁邊的粉墻上用中文和西文分別書寫三個墨黑的字:
野芒坡
YA-MARK-PO
這就是野芒坡了。它建在芒草遍地的荒坡上,卻并不荒蕪,居然是個清雅安靜的所在。
幼安跟著葛修士穿過厚重的黑漆大門,眼前豁然開朗。寬闊的院落里分布著數(shù)棟狹長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東為工場,西為校舍。校舍西南,有枯敗的草地兩方,為大小球場;更西面,則為菜圃。中軸線的盡頭,矗立著一座木制中式亭子,亭子里端放著圣母抱耶穌像一座,色如白石,不著彩色;旁邊的木雕則是一跪一立兩個孩子,穿著彩色中國服飾,懸燈點燭,做歌唱誦經(jīng)狀。
他們經(jīng)過教室的走廊,里面?zhèn)鱽砟泻⒆觽兏呗曊b讀的聲音,那整齊的生氣勃勃的聲音,仿佛春風吹拂麥浪,讓人聽了精神一振。
他們又從一個窄門里走了進去,那里便是宿舍了。安修士領(lǐng)著幼安上了三樓,打開一扇門,里面擺放著十來張帶天蓋的床。葛修士指點幼安將包袱放在靠墻的一張空床上。這讓幼安想起,一年前,卡米爾嬤嬤也曾如此指點過他。
葛修士拉了一把椅子,示意幼安坐下,他自己卻站著。他環(huán)視了一下四周,對幼安道:“這里不是普通的孤兒院。你慢慢就會了解,并且很快就會適應(yīng)的?!庇装猜犞鹦奘康脑?,點點頭,心里卻一片茫然。
名家 推薦
她(殷健靈)的文學眼光是世界性的。但,她并不仰仗更不臣服于西方兒童文學,從不將西方兒童文學視為天經(jīng)地義的唯一文學模式。她用她富有靈性和詩意的文字,向我們傳達一個基本見解——這個見解值得中國兒童文學同仁思索:幅員廣大、歷史悠久,且又多災(zāi)多難的中國,為它的文學兒女提供了極其獨特而又價值連城的寫作資源?!兑懊⑵隆酚忠淮蜗蛭覀儌鬟_了這一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