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捉妖記》和《大圣歸來》不斷刷新票房紀錄,最近的電視劇《青丘狐傳說》《山海經(jīng)之赤影傳說》以及之前的《花千骨》等播出時都非?;鸨?,可是你知道嗎?有一本中國的古代典籍堪稱這些電影電視的工具書,那就是《山海經(jīng)》。
《山海經(jīng)》全書記載了四百多個神怪妖獸的故事,不信,你看看這些:
《捉妖記》里的“胡巴”靈感來自《山海經(jīng)》
電影《捉妖記》里的胡巴眼下被封為“國產(chǎn)第一萌妖”,順帶著連跟它撞臉的白蘿卜都一下子火了。
《山海經(jīng)》里講到有些妖的叫聲很像寶寶,有些妖沒有眼、耳、口、鼻,所以在《捉妖記》里,有些妖可以把它的眼、耳、口、鼻收起來,比如說胡巴。胡巴、竹高、胖瑩、血妖等妖怪的造型,也是參考了《山海經(jīng)》里的文字描述。
《大圣歸來》怪獸混沌變身大反派
不是白骨精,也不是牛魔王,在國產(chǎn)動畫片《大圣歸來》里,孫悟空棒打的并非《西游記》里有記載的任何一個妖怪,而是一個會噴火的巨型大肉蟲,這肉蟲到底何方神圣?那是《山海經(jīng)》里記載的怪獸——混沌。混沌完全是遵照書里描寫制作的:肥圓,沒有五官,長著六條腿。
《花千骨》 中的“長留” “神器”都有出處
《花千骨》中白子畫執(zhí)掌的長留山,出處就是《山海經(jīng)》,原文“又西二百里,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
還有劇中仙界、人界、魔界爭搶的十方神器,也是根據(jù)《山海經(jīng)》里的神話故事創(chuàng)造想象而來,它們是:開天斧、玲瓏塔、補天石、射日弓、追日靴、乾坤袋、鳳凰琴、封天印、天機鏡、指天劍。
“蘇蘇”的“重明鳥”也源自遠古神話
在《古劍奇譚》的世界中,每一個靈魂,都擁有一份從遠古時代傳承而來的、獨一無二的記憶刻印,這種圖像被修道的人們稱為星蘊圖。其中主人公們的星蘊大都源自神話傳說,百里屠蘇的重明鳥,襄鈴的九尾狐,紅玉的赤豹,其星蘊代表之物的傳說故事,或多或少都展現(xiàn)了人物的命運。屠蘇的“重明鳥”便是引用自《山海經(jīng)》中上古十大神獸之一的“重明鳥”。
由此看來,不管古今中外,無論書籍影視,你都能發(fā)現(xiàn)《山海經(jīng)》的影子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