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四川江油的人都知道,那兒有一道美食叫肥腸,廚師們將燒、燴、鹵、炸等十八般廚藝發(fā)揮到了極致,蜚聲天下。
說起江油肥腸,就不得不提到詩仙李白。李白是江油青蓮人士,九歲那年的一天,他正念著書,忽然聞到一股異香,很少分心的李白頓時坐不住了。循著香味跑到門外,只見一位老婆婆挎著一只竹籃,誘人的異香從竹籃中陣陣飄來,勾起了小李白的饞蟲。
李白拱手作揖,想探個究竟。老婆婆也不含糊,直言竹籃里裝的是自家做的紅燒肥腸。小李白想要嘗一嘗,老婆婆同意了,但有個條件,就是吃了須賦詩一首。李白愉快地接受了,拿起筷子美美地吃了起來,滿齒留香的紅燒肥腸讓李白懂得了什么叫民間美食,當即吟詩一首:“李白讀書匡山上,忽然一陣肥腸香,讀書臺高千千尺,不及老嫗送肥腸?!?/p>
多年后,李白辭官游歷四方,來到長安街頭,見一家店鋪前掛了一個碩大的葫蘆,以為是酒葫蘆,歡喜地走了進去。哪知店老板說,他掛的是藥葫蘆,不過自家有做來吃的肉葫蘆,可以請君一嘗。
這肉葫蘆味道糯軟鮮香,立馬鎮(zhèn)住了李白。原來這肉葫蘆就是豬大腸的上段,老板精選藥鋪的各種鹵料,一起往文火烹上兩個時辰,一道饞涎誘人的鹵肥腸就誕生了。這之后,李白天天提著酒葫蘆鉆進掛著藥葫蘆的藥鋪吃肉葫蘆,并留下了“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