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爸爸媽媽帶我去探尋南京的“水美鄉(xiāng)村”——漆橋古村。在那里,我們欣賞了美景,大飽眼福;品嘗了美食,大飽口福;不僅如此,古村的風(fēng)土人情也讓我的心靈得到了滋潤。一起跟我去體驗一番吧!
出了南京市區(qū),我們沿著寧宣高速行駛四十分鐘后,就看到了漆橋古村落。村落三面環(huán)水,一面抱山,景色十分秀麗。整個村莊錯落有致、干凈整齊。村莊四周長滿了樹木,遠(yuǎn)遠(yuǎn)看去,密密的長青樹木宛如朵朵綠色的蘑菇祥云,我不禁感嘆了一句: “真是‘綠’云深處有人家??!”村前有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她緊緊地把這個小村子擁抱在懷里,用她那寬廣無私的胸懷、生生不息的精神滋養(yǎng)著漆橋村的祖祖輩輩、子子孫孫。
走進(jìn)村子,岸上的白墻青瓦、綠樹白云倒映在水里,相互映襯,仿佛是高超的藝術(shù)家手下最得意的水墨畫——山、水、樹、村落人家,畫面既簡單樸素,又美得厚實。再往前走十五分鐘,我們終于找到神秘的漆橋了。我從網(wǎng)上了解到漆橋古村修建于西漢晚期,原先是木橋,后來因年久腐爛而改修成石橋。這么多年來,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漆橋一直以它獨特的姿態(tài)橫跨在河水之上,連接村莊南北。
媽媽不由得贊嘆了一句:“‘水美鄉(xiāng)村’的稱號,漆橋古村當(dāng)之無愧?。 蔽覍χ鴭寢尩亩淝那牡卣f:“媽媽,村莊人家好幸福啊,他們安靜地躲在云朵媽媽的臂膀下,躺在青山爸爸的懷抱里,悠閑愜意地聽著河水婆婆哼著‘叮叮咚咚’的童謠?!?/p>
媽媽說:“美的景色,一定要有美食作伴,才能有美的心情?!?/p>
一進(jìn)村口我就嗅到了糯米的香味,問了一位河邊洗菜的大嬸,才知道那是孔家米糕。我忍不住口水直流,拉著爸爸媽媽飛奔前往。做糕的店家非常淳樸,熱絡(luò)得不像是個老板,倒像是個尋常鄰里。本來饑腸轆轆的我,僅僅試吃了幾種口味就打飽嗝了。又往里走,遠(yuǎn)遠(yuǎn)看見一家小小的店面門口黑壓壓全是人,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又香又臭的味道。啊呀!臭豆腐!這可是我的最愛啊!原來這里藏著一家遠(yuǎn)近聞名的“邢記臭豆腐”。我掏出了自己的壓歲錢,請爸爸媽媽敞開肚皮大吃了一頓。爸爸向我豎起了大拇指,說:“兒子請客,吃得分外香!”
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說過:“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老子說:“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逼針虼迕窭^承了水的情懷,他們用自己的勤勞雙手建造了美麗家園,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了精神家園。
正如媽媽所講,探尋就得走走停停,看看想想。經(jīng)過一天對漆橋古村的探尋,我的收獲也是滿滿的。我對最美鄉(xiāng)村的“美”字有了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漂亮的風(fēng)景,不僅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美景和美食背后的人美。由此,我還寫了一首小詩,鼓勵自己——
指導(dǎo)老師:萬 進(jìn)
簡評
小作者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集中筆力描繪了漆橋古村的特色:美景、美食、美感。一系列生動的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和充分大膽的聯(lián)想,把古村描繪得是那般的清新,那般的自然;而結(jié)尾的小詩,更是在對漆橋人文情懷的贊美中,將整篇習(xí)作推向高潮。 (萬 進(j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