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植物,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將意外生長的枝蔓,演變成為主干茁壯,生命的驕傲寄予那曾經微不足道的延伸;有些人,在機緣巧合下,可以將意外行走的小徑,當成人生的正道,越走越寬闊。
許多運動員都是自幼被選拔而參加集訓。王益楠不是。他被發(fā)現擁有游泳天賦時,已經是體格差不多定型的17歲了。初中升高中,需要進行體育測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體育中考”。2005年,作為初三學生,王益楠和其他同學一起迎接體育中考。那是王益楠第一次下水,他硬著頭皮適應了水性,沒想到體育中考的游泳成績竟然相當不錯。2006年4月,余姚市舉辦首屆殘疾人運動會,黃家埠鎮(zhèn)的殘聯知道王益楠會游泳,就給他報了名。原是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態(tài),沒想到王益楠卻成了賽場上的“黑馬”,完全“野路子”的游法,竟然奪得了全市第二名。這讓市殘聯負責體育工作的老師眼睛一亮:“身體協(xié)調性、水感都不錯,或許是個好苗子。”
此時,寧波市第六屆殘運會正在緊張籌備,各區(qū)縣(市)都在遴選運動員。余姚市殘聯就把王益楠選送上去了。在準備過程中,王益楠沒有閑著。市殘聯專門請了市體管中心的單國芬教練,幫助他掌握最基本的游泳技術動作。有這樣相對正規(guī)的訓練,王益楠進步很快,信心也更足了??嗑毴齻€月后,寧波殘運會的戰(zhàn)鼓擂響,王益楠第一次以一名運動員的姿態(tài)走上賽場。發(fā)令槍響,王益楠縱身入水,如魚前行。那個時候,他已經與一年前的“旱鴨子”判若兩人。果然,在寧波殘運會上,王益楠拿下了100米自由泳、50米自由泳和50米仰泳共三枚銀牌。
“這人是誰???”寧波游泳俱樂部的湯能能教練對這匹寧波泳壇上的“黑馬”滿懷興趣,想邀請王益楠接受系統(tǒng)訓練。人生的十字路口就在眼前:是做一名運動員,還是繼續(xù)讀高中?王益楠的家人不敢給他作出選擇。他的父親林建春說:“主意得由孩子自己拿,走哪一條路任他選,萬一往后走不通,他也就怨不得誰?!蓖跻骈笏加蚁耄罱K選擇了游泳。他說,與其平平常常度過單調的日子,不如風生水起闖一闖已經略感親昵的泳道。激揚的水花或許可以豐富別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