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數(shù)學簡直就是一場噩夢。很多學生談“數(shù)”色變,甚至部分學生在高“數(shù)”這棵大樹上掛了整整4年。到底是因為數(shù)學太難還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當呢?本文分析了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且給出學好高數(shù)的一些建議。
課堂效率太低
課堂,本該是學習的關鍵陣地,應該高度集中注意力,只有課堂利用好了,學習起來才會如魚得水,事半功倍。然而,我們的課堂學習究竟怎樣呢?就本校而言,數(shù)學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較多。課堂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老師在講臺上或奮筆疾書、或滔滔不絕、或熱情洋溢、或嚴肅認真。然而,臺下就不一定會有與之相默契的景象。如果老師不實行嚴格的點名制度,人就會流失很大一部分,相對就會很冷清。若是實行嚴格的點名制度,前半節(jié)課可謂是高朋滿座,除了少數(shù)學生,基本上都會來上課,到后半節(jié)課很多學生已經(jīng)偷偷地溜了。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個段子,課堂上,大學教授望著講臺下神色各異、姿態(tài)千迥的學生們面露無奈的表情,幽幽地說,如果后幾排打牌的同學像中間幾排玩手機的同學一樣安靜,那么就不會打擾前幾排睡覺的同學了。雖然這個說法有些夸張,但至少反映了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態(tài)度。
自習紀律太差
如果說課堂迫于點名的壓力而不得不去的話,那自習就仁慈自在多了。而自習本應該是最寶貴最關鍵的學習機會,作為一名高等學校的學生,當然應該珍惜,充分利用自習,而實際呢?相對于點名比較嚴肅,有人監(jiān)督而不時提問的課堂,自習當然就顯得輕松自在多了,也當然沒有高中時代那么嚴厲的管教了,所以大家盡情的享受著自習。手機不必膽戰(zhàn)心驚偷偷摸摸地玩,拿出來就好。悄悄話不必交頭接耳的講,大點聲音講出來又何妨?實在無聊的話,又遇到例行檢查,那就打個盹,小憩一會兒吧。沒事,反正學生會只查你的人頭在不在,至于你做什么,人家基本不管。檢查不例行呢?一部分學生直接溜回宿舍睡覺,還有一部分學生上網(wǎng)吧,決戰(zhàn)到天亮。那么,教室里就僅剩下少數(shù)學霸。
現(xiàn)狀分析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狀?大學里有這樣幾類人:第一類,有理想有目標有動力,這是未來社會的希望。第二類,死讀書不諳世事與社會脫節(jié),這是改革中犧牲的精英。第三類就很多了,游手好閑,無所事事度日,這是未來社會的底層。社會上的憤青,在感嘆自身時運不濟的同時,會不時眼系全天下抒發(fā)他們的慨當以慷。學校里又何嘗不是呢?積極上進的有之,挑燈夜讀的有之,荒廢學業(yè)的也有一小部分。而后者,就往往是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要么宅在寢室看電視睡大覺,要么在網(wǎng)吧留戀,沉迷于網(wǎng)絡,陶醉于游戲世界而大感其快哉趣也,樂不思蜀。其實剛開始進入大學時,很多同學都是心懷大志壯志凌云的,短短一年,就已英雄氣短,再無半點生機。
其實,當然不只是課堂上的問題,我們都應該思考,即使現(xiàn)在目光可能短淺,見識可能孤陋寡聞,看待問題不一定全面,做事情不一定周到,但我們還是必須思考。20世紀20年代斯坦因夫人曾對作家海明威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當時應為社會動亂,時局動蕩,造就了那樣一代人的性格,而生于太平盛世的我們,當然也會迷茫。我不知道有多少學生明白,或者說思考過自己上大學的意義,更現(xiàn)實地說是我們的出路。
結束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關于學習,主體是學生,當然要從根本上解決思想問題,只有認識到其重要性,才能引起警覺,才能去試著培養(yǎng)興趣,提高能力。老師只是引導,就算換成學霸來上課也不見得效果好。所以,學習重點在自身,不在老師,只有自身思想問題解決了,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其他的問題,必能解決。當然,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數(shù)學很難,老師講得又快,堅持下去著實不易。
(作者單位:湖南工學院數(shù)理科學與能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