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栽培,采用地膜覆蓋與小拱棚結合的雙膜種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地膜和小拱棚的雙重保溫功能,提前種植、提早收獲上市,并能有效地避開病害高發(fā)期,顯著增加經濟效益。
1 播前準備
1.1 選擇地塊 選擇中等以上肥力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以糧食作物為宜。
1.2 整地施肥 開春后,及時耙耱整平。播種前結合整地開溝,一次性施足基肥,每畝施有機肥2000kg、磷酸二銨20kg、尿素10kg。
1.3 開溝鋪膜 播種前,沿兩條施肥溝(南北向)的中心線開溝,瓜溝上口寬70cm,溝長不超過30m,溝深40cm,要求平直,吃水線一致。畦寬2.5~3m。播種前1周鋪膜保溫。鋪膜前整平播種帶,全畦寬膜覆蓋。
2 播種
2.1 品種選擇 選用早熟良種,選用商品性好、適合覆蓋栽培的早熟品種,如新優(yōu)2號等。
2.2 浸種 催芽播前用55℃溫水浸種12小時,撈出瀝干,用紗布包好催芽。待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2.3 播種方法 每畝用種0.5kg,人工點播。株距40cm,播深3~5cm,保苗800~1000株。
2.4 蓋小拱棚 架材選用竹片,棚高60~70cm,跨度1.7m左右,拱棚要拉展,確保透光性好。塑膜兩邊用土壓實,用繩斜拉固定,以防大風毀壞。
3 棚期管理
3.1 溫度管理 播種后10天內不需通風,以利于提高地溫,提早出苗。苗期小拱棚內溫度不得超過28℃,一般保持25℃為宜,超過時要及時通風降溫。中午設專人守護,每隔半小時查一次溫度,以防燙苗。同時做好通風煉苗工作。
3.2 整枝布蔓 除主蔓外在主蔓3~5節(jié)處選留兩條健壯側枝,其余枝杈在坐果前全部抹除。3.3人工授粉早熟栽培以主蔓第二雌花結果為主,通常在10~15節(jié)為宜。由于昆蟲活動少,要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3.4 追肥 幼果膨大期每畝追施磷酸二銨10kg、鉀肥4kg。頭茬采摘后(6月底至7月初)進行二次追肥,每畝追施磷酸二銨10kg、油渣10kg、鉀肥4kg,此次追肥主要用于二茬結瓜。
3.5 澆水 雙膜覆蓋保墑性能良好,一般前期不澆水。幼瓜膨大期追肥后澆第1次水,隔10天澆第2次水,采摘前7天不澆水,提高商品價值。第3次澆水促二茬結果,此時氣溫高,失水快,應每隔10天澆1次水,全生育期澆水6~7次。
4 病蟲防治
4.1 地下害蟲 防治地老虎、螻蛄,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拌土施入瓜溝內。
4.2 蚜蟲、紅蜘蛛 用高效低毒生物殺蟲劑920進行防治,每畝用量50~80g,葉面噴施,7天噴1次。
4.3 白粉病 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葉面噴施,10天噴1次。
4.4 疫病 用75%百菌清500~700倍液葉面噴施防治。
4.5 枯萎病 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灌根,7天噴1次,連噴3~4次。
5 采收
早熟西瓜從開花至成熟需30天左右,6月中旬即可采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