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大白菜品種的需求趨向多樣化,對商品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大白菜產品質量也提出了更高需求。僅僅限于秋冬季節(jié)栽培的生產模式已不能滿足消費者需要,這就要求春夏秋不同季節(jié)均需進行大白菜種植,實現(xiàn)周年生產,周年供應。利用大小拱棚栽培反季節(jié)大白菜,可填補春季蔬菜的淡季,市場價格較高,經(jīng)濟效益較好?,F(xiàn)將春白菜膠研“理想”的栽培技術總結 如下:
1 品種表現(xiàn)
膠研“理想”大白菜從種子萌動剛見芽開始就可以接受低溫處理,屬于種子春化型,對各個地區(qū)的低溫敏感度不同。該品種生育期65天左右,抗三大病害。外葉綠色,炮彈型,球葉淡黃色,合抱,結球緊實,單球1.5~2.5 kg,品質優(yōu)良,產量高。
2 播種育苗
一般來說,提前播種則上市早,售價高、效益好,播種遲則上市遲,影響栽培效益。但春大白菜屬反季節(jié)大白菜,應嚴格控制播種期,切不可過早播種,否則低溫條件下易通過春化作用,造成先期抽薹。總的原則是保證栽培生長的日平均溫度穩(wěn)定在13 ℃以上,可根據(jù)栽培設施情況及選用品種不同,提前或推遲播種或移栽。一般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覆蓋栽培的可在1月底到2月上旬直播,4月中下旬即可采收上市。大棚套小拱棚育苗、露地地膜覆蓋栽培的,可在2月中旬播種,4月上旬移栽,5月中旬上市,如采用小拱棚加地膜覆蓋移栽的,可提前1周左右育苗、移栽。露地地膜覆蓋直播的,可根據(jù)當?shù)貧鉁卦?月下旬到4月中下旬播種,6月初7月上旬上市。
3 田間管理
采用高壟栽培加地膜覆蓋,是最有效的防病栽培技術。壟距60 cm,株距40 cm,每畝栽植2 800株?;视昧恳?,因生長期短,縮短蹲苗期,宜采取肥水齊攻、一促到底的管理措施。
4 病蟲防治
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和軟腐病,蟲害有蠐螬、螻蛄、菜青蟲、小菜蛾和蛀蟲等。播種前后要加強地下害蟲防治,生長期間也應注意病蟲害防治。保持土壤濕度,降低土溫,定期防治蚜蟲、病毒病等。結球初期可用農用土霉素、新制霉素防治軟腐病。用百菌清防治霜霉病。對連年種植地塊可推廣應用免深耕土壤調理劑,或抗重茬劑,以改良土壤,使土壤疏松,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進植株生長,增產增收,同時可實行少免耕,省工、省本,及時栽培,增產、 增收。
5 防止未熟抽薹
該品種為春白菜,在不同的生育期內如遇到2~10 ℃低溫或者突遇高溫,都能迅速完成春化過程而抽薹;在10~15 ℃的條件下,時間較長也能完成春化作用。而春季氣溫低,日照由短變長,很容易滿足完成春化作用所需的溫度和光照條件。應在終霜前后夜溫不低于8~10 ℃時播種或移栽,以避免未熟抽薹。
6 采收
生長后期氣溫高、雨水多,若不及時收獲,容易爛球。還應避免葉球成熟過度破裂腐爛??蛇m當早采收上市,減少損失,增加收入。成熟后要及時陸續(xù)采收上市,否則遇到高溫多雨時期,病害嚴重,特別是軟腐病或夾心爛,容易造成嚴重減產。收獲越遲,抽薹的危險越大,應仔細觀察短縮莖的伸長情況,在未抽薹或雖輕微抽薹但不影響食用品質前盡早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