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親友間借債還錢是常有的事,寫正式合同的不多,打條還是很常見的。但是,打條也是有講究的,因為欠條和借條一字之差真的會差很多。
舉個例子,同樣是10萬元糾紛,欠條這么寫:“2016年6月1日,因本人無力支付李某貨款,欠李某10萬元,約定一年內還清。欠款人張某。”借條這么寫:“2016年6月1日,我借到李某10萬元,約定一年內還清。借款人張某?!?/p>
很顯然,從內容上看,二者都是債務憑證,但成因卻不同。借條主要是因借貸而產生,是特定的借款事實,如張某向李某借了10萬元,不需要特別注明為什么借了這10萬。但欠條則證明的是欠款關系,成因可能是因為買賣、租賃、勞務、承包等,是雙方基于以前的經濟往來而進行結算的一種依據,如張某因無法支付貨款而欠了李某10萬,其內涵范圍要大于借條。
如果張某沒按時還錢,發(fā)生了法律糾紛,兩種舉證責任和訴訟風險也會不同。通過借條本身很容易識辨和認定當事人之間存在的借款事實,李某只需要向法官簡單陳述借款的事實經過即可,張某想抗辯或抵賴一般很難。但如果是欠條,李某則必須向法官陳述欠條形成的事實,如果張某對此事實否認、抗辯,李某必須進一步舉證證明存在欠條形成的事實,所以,欠條持有人的舉證責任和訴訟風險都要比借條持有人更大一些。
打官司還涉及訴訟時效的問題。因為例子中的欠條和借條都約定了還款期,所以都是從還款期滿時起算,訴訟時效為兩年。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期,二者的訴訟起始日期則是有區(qū)別的。對于沒有履行期限的欠條,權利人應當在欠條出具之日起兩年內向人民法院主張權利;而對于沒有還款期限的借條,出借人則可以隨時向借款人請求還款,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之時開始計算,借條的效力最長可達20年,更有利于保護借款債權人的利益。
綜上所述不難發(fā)現,借條比欠條更容易得到法律保障,所以一字之差,馬虎不得。同時,無論是借條還是欠條,一定要嚴格按照法律要求的形式,內容要完善,用語要準確,利息要清楚,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