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亦湖,湖水中豐富的礦物質(zhì)給鹽湖帶來了超乎我們想象的瑰麗色彩。
從空中以上帝視角俯瞰,這些如同外星球般的奇妙景致,是那么的不真實。
在一次滑雪事故中受傷后,英國賽艇運動員湯米·克拉克(Tommy Clarke)轉(zhuǎn)行做了攝影師。2011年,他在澳大利亞邦迪海灘(Bondi Beach)第一次嘗試航拍,捕獲到一個迷人的鏡頭:由銀白、深灰和橘黃構(gòu)成的海景剪貼畫。其中的生氣與想象力誘使他一路奔向航拍攝影,而從小熟悉的海,自此以另一種方式成為他的工作伙伴。
這兩年來,湯米的鏡頭開始投向從北美到西澳的海岸鹽池。舊金山灣的鹽田生產(chǎn)工業(yè)用鹽,灌進鹽池的海水自然蒸發(fā)后,由于蒸發(fā)程度不同,池子里的鹽分濃度也不同,微生物們便制造出大紅大綠的色彩。經(jīng)過三年時間的策劃,湯米找到心儀的畫面:碧波上,一條長徑舒展。在另一座由深淺粉色層疊的鹽灘上,鹽分濃度變化、日常析出與鹽層流動的過程共同構(gòu)造了恒久而彌新的景觀。
當湯米來到猶他州后,他發(fā)現(xiàn),不同于舊金山鹽池的艷麗與活力,猶他的鹽湖像是稚拙的粉筆畫。這座大鹽湖(Great Salt Lake)說起來是北美鹽湖的老大,每年它的三大支流——貝爾河、喬丹河、韋伯河會向湖中注入萬余噸礦物質(zhì),隨著礦物質(zhì)含量的持續(xù)增多,湖色也隨之改變,有時煞有其事地濃稠著,更多的時候隨意潑灑些色彩,像是停不了游戲的老頑童。
位于西澳大利亞的鯊魚灣(Shark Bay),因世界上最大的海床和最豐富的海草資源、世界上數(shù)量最多的儒艮以及最古老的疊層石,而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ǎn)名錄》。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為這里的鹽池帶來不一樣的風貌,比如湯米的目的地烏塞勒斯盧普(Useless Loop)。從空中俯視,鹽田被道路與海水分隔為方格羅網(wǎng),澄藍汪洋中紋路淺淺,那是收鹽機留下的畫痕。
這樣的照片并不好拍,需要選擇合適的高度與時間,也要考慮云層的流動與藍天的反射,而后,由飛行員憑借谷歌地圖找到相應(yīng)位置,在安全措施的保護下,湯米便探出身拍攝。他的鏡頭始終垂直于地面,照片中的力量感就由此而來。流動的海洋、停滯的鹽池、奔跑的小孩、挺立的涼亭,都呼喇喇地迎面而來,暴露在你的打量之下。
凌空于世界之上,自然有些危險,但這是專屬于飛行者的美景。只有在航拍視角下,鹽池的斑斕漸變才能被完全看到,色塊與線條的渾然天成才能完全感受,才能完全地經(jīng)歷,云層中的光線如何一束束投在湖面,如何與湖水嬉戲。站在地面上,無論如何貼近,都只是偏居一隅,所見的色彩與形態(tài)要單調(diào)得多。這也是盡管航拍攝影中已經(jīng)廣泛使用無人機,但湯米仍堅持租用直升機工作的原因——只為那親眼所見的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