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波,李建軍,付東海
(大唐略陽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漢中 724300)
?
330?MW汽輪機冷態(tài)啟動時軸系振動故障分析
夏 波,李建軍,付東海
(大唐略陽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漢中 724300)
〔摘 要〕分析了某公司330 MW汽輪機在沖轉及帶負荷過程中軸系異常振動的原因,查明4號瓦軸振動隨負荷增大的原因是中-低壓轉子對輪螺栓緊力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措施。處理結果表明:該措施成功解決了軸系振動異常問題,保證了機組的安全運行,也為處理同類型機組的軸系振動積累了經驗。
〔關鍵詞〕汽輪機;軸系振動;冷態(tài)啟動;聯(lián)軸器
某公司6號汽輪機是北京汽輪電機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N330-17.75/540/540型單軸、三缸、亞臨界、一次中間再熱、雙排汽、凝汽式汽輪機,配用GEC ALSTHOM-BED生產的T255-460型330 MW發(fā)電機。機組整個軸系由汽輪機高、中、低壓轉子和發(fā)電機轉子及勵磁機轉子組成,全部采用剛性聯(lián)軸器聯(lián)接,由8個徑向支持軸承和1個穩(wěn)定軸承支承。從汽輪機向發(fā)電機方向看,轉子為逆時針方向旋轉,機組軸系示意如圖1所示。
圖1 高中壓分缸330 MW汽輪機軸系示意
該公司6號機組A修后于2013-10-19啟動。在沖轉過程中,汽輪機3Y軸振動偏大,定速后3Y約140-150 μm。電氣試驗時,汽輪機降速至2 700 r/min,3Y振動達到保護值180 μm跳機,其余各瓦軸振動無異常,機組其他參數(shù)正常。經現(xiàn)場檢查及初步分析判斷,3Y振動偏大是因為3號瓦軸處存在動靜碰磨。隨著機組充分暖機,碰磨現(xiàn)象將所改善。
盤車運行后,機組無異常,汽輪機再次沖轉至1 600 r/min時,3Y振動約為106 μm。隨著轉速上升,3Y軸振逐漸下降,定速后3Y軸振93 μm,4Y軸振51 μm。并網帶負荷后,3Y軸振進一步下降,但4Y,4X軸振隨著負荷增加持續(xù)上升。當負荷為170 MW時,4Y軸振120 μm,4X軸振99 μm,3Y軸振66 μm。隨著負荷增加,4Y,4X軸振增加明顯,機組以4號瓦軸振動控制帶負荷。機組在啟動過程中的各瓦軸振動值如表1所示。
表1 啟動過程中的各瓦軸振動值 μm
對6號機組于2013-10-19啟動加負荷過程中的3,4號瓦軸振動情況進行分析。
2.13號瓦軸振動分析
分析機組數(shù)次升降速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3號瓦軸振動差異較大。在定速及帶負荷過程中,其振動有所回落且趨于穩(wěn)定,認定轉子平衡狀態(tài)良好,振動是由3號瓦軸處的動靜碰磨引起的。經充分暖機后,機組受熱,膨脹均勻,3號瓦軸振動將會有所改善。
2.24號瓦軸振動分析
4號瓦軸振動隨負荷增加而持續(xù)上升。當負荷為200 MW時,4Y已由并網時的60 μm上升至140 μm,4X由68 μm上升至94 μm。當機組負荷降低至175 MW后,4號瓦軸振動回落至126-130 μm后趨于穩(wěn)定。
為了進一步分析原因,開展加減負荷試驗,對振動進行測試。當負荷由175 MW升至250 MW時,4Y軸振由126-130 μm增大至162-171 μm,4X軸振由90 μm上升至113 μm;當減負荷到224 MW時,4Y軸振減小至152 μm并趨于穩(wěn)定。從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來看,4號瓦軸振動基本為工頻分量,且3-5號軸振同相。從趨勢來看,4號瓦軸振動與機組負荷對應關系較好,負荷增加,振動增大;負荷穩(wěn)定,振動也趨于穩(wěn)定;當負荷減小時,振動會小幅回落,在此過程中4號瓦軸振動相位基本不變。分析認為,4號瓦軸振動隨負荷增大是由中-低壓轉子對輪螺栓緊力不足造成的。
2.3中-低壓轉子對輪螺栓緊力不足的分析
6號汽輪機高、中、低壓轉子均為整鍛轉子,轉子之間用剛性聯(lián)軸器聯(lián)接,以傳遞扭矩和軸向力。2個聯(lián)軸器法蘭通過使用錐形襯套,把螺栓孔咬合住。為了使每個錐形襯套和螺栓受力均勻,避免個別受力過大損壞,輪襯套、襯套與螺栓之間必須精確配合,組裝嚴密。
聯(lián)軸器螺栓的緊固工藝,由專用工具通過液壓(千斤頂)冷拉。對于這種帶錐套的對輪螺栓,施加預緊力時,應注意拉伸方向及錐套定位是否可靠。聯(lián)軸器裝配如圖2所示。
圖2 聯(lián)軸器裝配示意
經了解,同型機組運行一段時間后,個別機組中-低壓轉子對輪螺栓有緊力不足的現(xiàn)象。進一步查設計資料,發(fā)現(xiàn)該型汽輪發(fā)電機組軸系設計的低階固有扭振頻率如表2所示。
表2 汽輪發(fā)電機組軸系設計的低階固有扭振頻率 Hz
從表2可以看出,軸系第3階扭振固有頻率47.9 Hz接近工頻,且主振型在中壓轉子后,一般設計要求避開47-53 Hz。
上述分析認為,造成中-低壓轉子對輪螺栓緊力不足的原因:內因是軸系第3階扭振固有頻率(中壓后)避開裕度不足;外因是對輪連接螺栓施工工藝不嚴格。
(1)復查中-低壓轉子對輪晃度,復查對輪螺栓緊力。當中-低壓轉子對輪晃度超標時,應進行調整,使其不大于0.03 mm;對輪螺栓預緊力可增加至標準要求的110 %。
(2)3Y振動大是由于局部碰磨所致,機組帶負荷后3Y振動已趨于穩(wěn)定,可不予處理。
停機后,復查中-低壓轉子對輪晃度為0.06 mm,對輪螺栓緊力不足,個別螺栓甚至失去緊力;高-中壓轉子對輪晃度0.05 mm。為此重新連接高-中、中-低壓轉子對輪,調整后晃度均為0.04 mm。在開機及帶負荷過程中,3,4號瓦軸振動良好,數(shù)據(jù)如表3所示。
(1) 3號瓦軸振動的主要原因是由動靜碰摩引起,在機組檢修中應認真執(zhí)行軸承檢修工藝,對軸承的接觸角度、面積進行檢查,頂隙盡量取下限,增大軸承穩(wěn)定性,注重油擋間隙的調整。
(2)在機組帶負荷過程中,4號瓦振動隨負荷增加而增大,這是由于中-低壓轉子對輪螺栓緊力不足造成的。停機消缺后,4號瓦軸振動在帶負荷過程一直比較穩(wěn)定。中-低壓轉子對輪螺栓緊力不足,一方面由于設計原因,中壓轉子3階扭振頻率避開率不足;另一方面與緊螺栓工藝有關,對于這種帶錐套的對輪螺栓,在檢修中應特別注意拉伸螺栓的方向、長度,錐套要可靠定位。
表3 處理后的3,4號瓦軸振動值 μm
夏 波(1972-),女,工程師,主要從事火力發(fā)電廠汽輪機振動測試、分析及主設備技術管理工作,email:xb_3284@126.com。
李建軍(1970-),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火力發(fā)電廠設備管理、技術管理、檢修管理工作。
付東海(1970-),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火力發(fā)電廠設備管理、技術管理工作。
作者簡介:
收稿日期:20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