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姚
最近,我和兩個在國外生活的友人聊天,恰好聊到她們所住公寓的情況。
現(xiàn)居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振華說:“丹麥人少,所以公寓的樓層多為兩三層的小矮樓,像中國七八十年代那樣,而且還會把建設(shè)的年份寫在樓體上,比如1935年、1954年等等,看著也是舊舊的?!?/p>
哥本哈根的公寓雖然多為開放式,但在規(guī)劃建設(shè)時,已充分考慮了保護住戶的隱私。公寓的周圍一般都有大樹、灌木或者草坪和馬路分隔開來,所以它看起來就是一個小區(qū),只不過沒有磚制的圍墻和保安。
她還給我看了幾張公寓的照片,那個公寓有四棟房子,呈“口”字型包圍圈,在四周留有進出口。如此一來,即使沒有圍墻,公寓也具有相對的封閉性和私密性。
當我提到安全隱憂的問題時,振華忍不住笑了,她說:“每棟樓都有門禁,我們是刷卡進入的,這邊的賊比較笨,開個鎖什么的都不會。”
現(xiàn)居加拿大的王榆,住的也是開放式電梯公寓,兩棟樓之間用天橋連接,地面是兩車道馬路,可供車輛通行。如今,加拿大的公寓和別墅價格相差不大,但王榆卻不愿意住別墅。“別墅也是開放式的,一般用草坪和道路隔開。住戶還需按照政府的規(guī)定去修整別墅的花園并保持整潔,如果沒達標,還要被罰款,總之住別墅很麻煩。”
雖然加拿大的住房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但王榆一點也不擔心安全問題。事實上,溫哥華治安狀況非常好,她所在小區(qū)的門禁還能精確到樓層。她說自己之前經(jīng)常不關(guān)房門,只是有了小孩后,害怕小孩亂跑,才去把門關(guān)上。
王榆的鄰居以年輕人居多,但他們不會像國內(nèi)小區(qū)一樣,一起帶娃玩耍。“開放的街區(qū)式住宅,一個樓盤一般也只有一兩棟房子,出門就是馬路,自然沒有國內(nèi)那種‘大家是一個小區(qū)的概念,平時見面也就只是打個招呼而已?!?/p>
聽完她們的描述,我對國外開放式街區(qū)的面貌有了一點初步的印象。良好的治安,很少會打擠的交通狀況,使得那些生活在開放式街區(qū)的人們既能享受開放帶來的便利,又不用擔心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難怪大家都能夠住得那么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