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船模型的建立及應(yīng)用
◇山東李明索
人船模型是動量守恒定律中常見的模型.建立人船模型需滿足以下條件:2個或者2個以上的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任意時刻的動量守恒(或某方向上動量守恒),這個系統(tǒng)在全過程中的平均動量也守恒(或在某方向上的平均動量也守恒).
究竟什么是人船模型,我們先來看下面一道題.
圖1
由圖可以看出s船+s人=L,解得
以上就是典型的人船模型,計算結(jié)果表明人和船的位移只與人和船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跟它們的運動情況無關(guān).對于可以轉(zhuǎn)化成人船模型的問題我們可以借用以上結(jié)論快速解答.
1平面上的人船模型
圖2
(1)A、B小球脫離彈簧時的速度大小各是多少?
(2) 整個過程小車的位移是多少?
對水文地貌要素評價標準的研究是本項目的一個重要創(chuàng)新點,借鑒德國的7級分類體系,從北京山區(qū)實際情況出發(fā),以反映人類活動干擾的不同程度為主要分級原則,以人類大規(guī)模活動以前的生態(tài)狀況為主要參照系,對北京山區(qū)建立了5級分類體系,具體分級標準見表3。
由以上2式得vA=3 m·s-1,vB=-1 m·s-1.
(2) 等效為“人船模型”,注意這里的“船長”為 “L=0.6 m”,“人”的質(zhì)量是“mB-mA”.則
2凹槽上的人船模型
圖3
(1) 若固定小車,求滑塊運動過程中對小車的最大壓力.
(2) 若不固定小車,滑塊仍從A點由靜止下滑,然后滑入BC軌道,最后從C點滑出小車,已知滑塊質(zhì)量m=m0/2,在任一時刻滑塊相對地面速度的水平分量是小車速度大小的2倍,滑塊與軌道B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求:
① 滑塊運動過程中,小車的最大速度vmax;
② 滑塊從B到C過程中,小車的位移大小s.
3 不固定擺上的人船模型
圖4
(1) 當線繩與AB成θ角時,圓環(huán)移動的距離是多少?
(2) 若在橫桿上立一擋板,與環(huán)的位置相距多遠時才不會使圓環(huán)在運動過程中與擋板相碰?
很多物理題看上去很難,但只要模型建立得好,就會變得容易,希望本文能給同學們以啟示.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