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游記》的詞匯量大,涉及的語料廣泛,是研究近代漢語的重要材料。本文通釋了《西游記》里面幾個“字面生澀而義晦、字面普通而義別”的詞語:扶蘇、頫顖、奔奉。
關(guān)鍵詞:《西游記》;“扶蘇”等;訓釋
作者簡介:李娟,女,湖南省衡陽市人,1992年6月出生,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H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06--02
《西游記》是明代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小說語料涉及面廣,口語性強,真實地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語言面貌,是研究近代漢語的重要語料。前人對《西游記》詞匯的研究雖然已經(jīng)相當豐富,但并非所有詞義都已解決。近來通讀此書,發(fā)現(xiàn)書中的有些語詞,在《漢語大詞典》等辭書中或失收、或缺漏義項。另外,書中有些語詞,雖然今天仍然在用,但詞義已經(jīng)變了,讀者容易以今律古。本文選取了三個語詞略加考究,以期對近代漢語詞匯研究以及讀者有所裨益。
一、扶蘇
形容詞,表示枝葉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
1.話說唐三藏固住元陽,出離了煙…… 冉冉綠陰密,風輕燕引雛。 新荷翻沼面,修竹漸扶蘇。(第八十四回)
按:“扶蘇”在《西游記》中僅出現(xiàn)1例,從這一回的上下文來看,“扶蘇”應(yīng)該是用來修飾修竹的,表示竹子的一個狀態(tài)。今《漢語大詞典》所收“扶蘇”一詞有以下幾個義項:1.樹名?!对姟む嶏L·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毛傳:“扶蘇,扶胥,小木也?!?.古代兵車上的藩盾?!吨芏Y·夏官·司戈盾》“及舍,設(shè)藩盾,行則斂之。”漢鄭玄注:“藩盾,盾可以藩衛(wèi)者,如今之扶蘇與?”3.扶助?!饵S庭內(nèi)景經(jīng)·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煥明是七元。4、水名。顯然“修竹漸扶蘇”的“扶蘇”與這四個義項都不能相搭配。(明張瀚《松窗夢語》)卷五:“次瑞香,枝葉扶蘇,花朵茂密,表紫里白,香芬比麝尤清”。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種梨》:“俄成樹,枝葉扶蘇,倏而花,倏而實,碩大芳馥?!薄稘h書·楊雄傳》:“顧而作《太玄》五千文,支葉扶疏,獨說十余萬言?!睅煿旁唬骸胺鍪瑁植家?。”楊雄《解嘲》:“枝葉扶疏。”李善注引《說文》:“扶疏,四布也?!薄!逗鬂h書·延篤傳》:“草木之生,始於萌芽,終於彌蔓,枝葉扶疏,榮華紛縟,末雖繁蔚,致諸根也?!薄端纱皦粽Z》卷二:“亭后有樟樹一本,圍十余丈,而榕木寄生其中,扶疏陰翳。后山漸高,傳為閩越王無諸建都于此”。這里的“扶疏”是指“四布也”。前兩例的“扶蘇”與后面三例“扶疏”的用法相同,都是用來修飾枝葉的,可見文中所提到的“扶蘇”即是“扶疏”,根據(jù)《松窗夢語》卷五來看,“枝葉扶蘇,花朵茂密”是對偶句,“扶蘇”與“茂密”相對成文,都是形容詞。所以“扶蘇”是指枝葉四布,多而茂盛。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手部》:“扶,假借為枎”?!墩f文·木部》、《玉篇·木部》:“枎,枎疏,四布也”。段玉裁注引《廣韻·虞韻》:“枎,枎疏,盛也。”《集韻·虞韻》:“枎,木盛兒?!币虼恕胺鍪琛庇挚蓪懽鳌皷幨琛保皷幨琛敝^大木枝柯四布。可見,《西游記》所引用的“扶蘇”即是“扶疏”, 形容枝葉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
二、頫顖
動詞,“低頭,磕頭”之義。
1.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閃出許旌陽真人頫顖啟奏道:“今有齊天大圣日日無事閑游,結(jié)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趾箝e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保ǖ谖寤兀?/p>
2.時有宰相蕭星,出班頫顖奏曰:“佛法興自屢朝,弘善遏惡,冥助國家,理無廢棄。佛,圣人也。非圣者無法,請置嚴刑?!保ǖ谑换兀?/p>
3.押赴靈霄見玉皇,依律問成該處決。多虧太白李金星,出班頫顖親言說。(第十九回)
按:檢索《漢籍全文檢索系統(tǒng)》,“頫顖”一詞在明代出現(xiàn)3例,在清代出現(xiàn)2例,明代3例均出現(xiàn)在《西游記》中?!邦\顖”一詞尚未收入到《漢語大詞典》,《漢語方言大詞典》,不知其義,但是在《小說詞語匯釋》里出現(xiàn)這一詞,解釋為磕頭,低頭之義,我們將對此詞進行具體考釋?!邦\”,《說文》:“頫,低頭也”?!缎煦C曰》:“頫首者,逃亡之貌,故從逃省。今俗作俯,非是?;蜃鱾a”。 (文選·張衡《西京賦》):“伏檑檻而頫聽?!毖C注:“頫,低頭也”。柳宗元《上大理崔大卿應(yīng)制舉不敏啟》:“頫首絕望”。蔣之翹輯注:“頫與俯同”?!俄崟⊙a》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邦垺?,《集韻·稕韻》:“囟古作顖”?!队衿へ恫俊罚骸柏?,或作顖”?!缎?yīng)音義》卷十二:“囟上”注:“囟,經(jīng)文作顖”?!邦垺笔恰柏丁钡漠愺w字?!墩f文·囟部》:“囟,頭回腦蓋也?!奔聪裥『⒆拥念^腦未合也?!都崱ぶ另崱罚骸柏?,頭會也?!奔础邦^”。可見,“頫顖”即是“俯頭,低頭之義”。亦可寫作“俯囟”?!邦\顖”除了在西游記里出現(xiàn)3例之外,僅在清代出現(xiàn)兩例,如:
1.卻又見第一位阿羅尊者面前稽顙的鬼形使,形怪貌異,宛似持書之人,乃乘在堂眾僧早起功課回向之時,他便向尊者前俯囟作禮,贊嘆不盡。(《東度記》第二十九回)
2.要宣召他上升天界,那廣成子在下俯囟稽首,拜陳道:‘微臣功行粗完,不愿上升,愿居人世,誠恐天上正未必樂于人間也。好笑這廣成子,做了神仙,還有個不足上升之意。(《醒世恒言》第十回)
“頫顖”在現(xiàn)代漢語里已經(jīng)不再使用了。
三、奔奉
動詞,趕忙伺候之義
1.素湯米飯,蒸卷饅頭,辣辣爨爨熱騰騰,盡皆可口,真足充腸。七八個僮仆往來奔奉,四五個庖丁不住手?!毒攀亍?/p>
按:在《漢籍全文檢索系統(tǒng)》中,“奔奉”一詞僅在唐、宋、明時期出現(xiàn)過,在各個時代做復(fù)音詞“奔奉”都各只出現(xiàn)1例,如《新唐書卷一九四 列傳第一一九》:泌使參軍事韓杰奉詔至其家,城封還詔,自稱“多病老憊,不堪奔奉,惟哀憐”。泌不敢強。及為宰相,又言之德宗,于是召拜右諫議大夫,遣長安尉楊寧賚束帛詣其家?!短綇V記·卷七九》:“張以含胎馬奔奉之,巫曰:神只許其母,子即奉還。”明代僅出現(xiàn)的1例存于《西游記》中,經(jīng)查閱“奔奉”一詞尚未收入到《漢語大詞典》,《漢語方言大詞典》,不知其義,但是在曾上炎《西游記辭典》里釋為“趕忙伺候”之義,我覺得此義與文章意思相吻合。接下來我們將對“奔奉”一詞進行具體考釋。“奔”:《說文·夭部》:“奔,走也”,奔與走同義?!稜栄裴寣m》:“堂上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說文·夭部》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引申之凡赴急曰奔。凡出亡曰奔。因而“奔”有“緊急,快之意”?!墩f文·艸部》:“奉,承也”?!胺睢北玖x是指雙手恭敬地捧東西?!吨芏Y·春官·天府》:“若遷賓則奉之”,孫詒讓正義:“引申之,凡送物致之亦曰奉”?!胺睢币瓿觥八汀敝x。通過動靜引申出“為……效勞,伺候”之義,《文選·陸厥<奉答內(nèi)兄希叔>》:“釃履奉王孫”。李周瑜注“奉,侍也”。“侍”在此作“伺候,侍奉”之義。由此可見,“奔奉”一詞是“趕忙伺候”之義。此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jīng)消失不再使用。
參考文獻:
[1]吳承恩.西游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2]羅竹風.漢語大詞典[K].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
[3]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陸澹安.小說詞語匯釋[M].中華書局,1964.
[5]宗福邦.故訓匯纂[M].商務(wù)印書館,2003.
[6]鐘明立.東漢詞語通釋[J].載《硯湖擷英》,廣東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