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韌(福建省福鼎市林業(yè)局 355200)
?
四季柚果園主要病蟲害及防控措施
王韌
(福建省福鼎市林業(yè)局355200)
摘要:通過對福鼎市四季柚果園病蟲害的系統調查,結果表明:福鼎市危害四季柚的病蟲害共有36種,其中危害較為普遍且嚴重的主要病害有6種、蟲害13種;并提出了嚴格執(zhí)行檢疫制度、嚴防病蟲擴散,強化日常有害生物監(jiān)管,加強栽培撫育管理,重視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衛(wèi)生,適時選用生物農藥開展防治,充分利用和保護天敵等防控措施。
關鍵詞:四季柚;病蟲害;調查;防控措施
四季柚[Citrus grandis (Linn) Osbeckl]為蕓香科柑桔亞科柑桔屬柚類,是我國優(yōu)良地方品種資源之一,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栽培歷史[1]。自1989年首獲“部優(yōu)”水果稱號以來,現已在福鼎市大面積種植,其面積達1000多hm2。由于四季柚的生物學特性及要求與其他柑桔、柚類有所不同,目前尚無系統的生產經營管理資料。隨著四季柚大面積推廣種植,四季柚果園的病蟲害亦日趨嚴重,直接影響了四季柚向高產優(yōu)質方向發(fā)展,制約了名特優(yōu)經濟林豐產基地的建設。為準確掌握病蟲情,加強病蟲害的防控工作,促進名特優(yōu)經濟林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鑒于四季柚果園病蟲害種類和防治尚無系統記錄,在福鼎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四季柚果園病蟲害及防控調查。
采用標準地調查與全面普查相結合,定期定點觀察其主要病蟲害的生物學特性。共調查了林業(yè)果場、楊岐果場、照蘭果場、前岐老區(qū)果場等800多hm2果園。
1.1標準地調查
在林業(yè)果場、楊岐果場各設標準地2-3塊,每個標準地面積為0.2hm2以上,按對角線隨機取樣調查20-40株標準株;每標準株按樹冠分上、中、下三層,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各隨機取樣,詳細觀察枝、葉、果、干受害情況,對主要害蟲進行套籠、定點觀察,現場描述蟲害、病害癥狀,統計病株率、蟲株率等,參考相關文獻對各病害病原和害蟲進行鑒定。
1.2線路調查
根據病蟲發(fā)生季節(jié),采取線路踏查和調查點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各踏查果場設調查點2-3個,每調查點調查樣株20株。
1.3定期觀察
以林場果場為主,定期調查危害柚樹枝、葉、果、干的主要病蟲害種類,觀察其主要生物學特性。
2.1四季柚主要病蟲害
目前在四季柚果園直接產生危害,影響生產經鑒定已知的病蟲害有36種[2],其中危害較為普遍且嚴重的主要病害有6種(表1)、蟲害有13種(表2)。
2.2四季柚主要病害及癥狀
2.2.1瘡痂病
病原菌無性階段為半知菌亞門、有性階段屬于子囊菌亞門痂囊菌屬,主要危害新梢、幼葉和幼果。受害葉片先行出現水漬狀小班點,而后葉背病班隆起呈黃褐色,有明顯的暈環(huán),最后形成葉面凹陷,葉背突出,表面粗糙,呈灰褐色圓錐形的瘡痂病斑,造成葉片扭曲變形;嫩梢、幼果受害,形成木栓化瘤狀突起的褐色病斑,輕則幼果發(fā)育不良,造成果小且畸形、皮厚、汁少,重則引起早斯落果,影響果實產量和品質。
2.2.2炭疽病
病原菌為半知菌亞門炭疽病菌,主要危害葉、枝梢和幼果。葉片受害形成邊緣不清的波紋狀圓形、半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黃褐色大塊病斑,病葉脫落后,病斑出現朱紅色小粒點;若為葉緣或葉尖受害,病健部交界明顯,病斑上有按同心輪排列的黑色小點;枝梢受害,病健交界處為褐色,其上有黑色小粒點,病斑環(huán)繞枝梢一周,造成病枝自上而下枯死。幼果受害,形成凹陷黑色病斑,其上有白色霉狀物或朱紅色小液點。
2.2.3潰瘍病
病原菌為黃極毛桿菌的細菌。受侵染葉、果、梢,形成木栓化、灰褐色、表面隆起開裂的病斑,病斑周圍有一暗褐色油膩狀外圈和黃色暈環(huán)。
2.2.4莖腐病
病原菌為藻菌亞門、霜霉目、疫霉屬的疫霉菌。侵染根莖部和根系,形成褐色至黑褐色水潰狀病斑,病部皮層腐爛有酒糟味,造成葉片黃化、變小、脫落,病株呈半枯死狀態(tài),嚴重時莖部形成“環(huán)割”病斑,引發(fā)全株枯死。病株率為10%,死亡率達5%。
2.2.5青霉病和綠霉病
病原菌為半知菌亞門同屬的青霉病菌和綠霉病菌。主要危害果實,是果實貯運期間發(fā)生最為嚴重的病害。受害果實出現水漬狀園形軟腐病班,最終造成果實腐爛。
表1 四季柚主要病害
2.3四季柚主要害蟲及生物學特性
2.3.1螨類
銹壁虱,在果面和葉背凹陷處,以刺破表皮細胞,吸食汁液為害,被害葉、背面為黃褐色至黑褐色,提早脫落,被害果為黑褐色,該蟲以成滿在腋芽或卷葉內越冬,一年可發(fā)生20多代,性喜蔭蔽,具有自下而上、從內到外危害習性。
紅蜘蛛,以口針刺破葉片,嫩梢和果實表皮,吸食汁液危害。以危害葉片為主,被害葉呈灰白色細碎條斑至全葉灰白脫落,該蟲一年發(fā)生10多代,以卵在葉背或枝條裂縫內越冬。
2.3.2蚧類
以成蟲、若蟲群集在幼葉、嫩枝和幼果上危害,引起葉片早落、落果、枝條枯萎。一年發(fā)生多為3代,世代重疊。吹綿蚧以成蟲或卵越冬;糖片盾蚧、矢尖蚧以雌成蟲越冬為主;黑片盾蚧以卵和雌成蟲越冬;褐圓蚧、紅圓蚧以若蟲越冬。
2.3.3蚜蟲類
主要為桔蚜,以若蟲和成蟲群體在嫩葉和嫩莖上吮吸汁液危害,被害嫩葉卷縮,嫩莖枯死。以卵越冬,一年20多代,孤雌生殖。
2.3.4褐帶長卷葉蛾
以幼蟲吐絲將葉片牽結成苞取食葉肉或潛伏于果、葉、枝之間貼近處,啃食表皮危害。一年5-6代,以幼蟲在卷葉中越冬。
2.3.5潛葉蛾
以幼蟲潛入嫩葉表皮下蛀食葉肉,形成彎曲隧道,被害葉卷縮。一年發(fā)生10多代,以末代蛹越冬。
2.3.6玉帶鳳蝶
以幼蟲食葉危害,1年約5代,以蛹越冬,卵產于嫩梢、幼葉上,蛹附著于枝條上。
2.3.7星天牛
以幼蟲蛀食樹干莖部韌皮部和木質部為害。1年1代,以幼蟲在被害柚樹木質部內越冬,卵產于韌皮部上,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成蟲羽化高峰期。
表2 四季柚主要蟲害
四季柚的產量和品質與栽培管理措施關系密切[3],而病蟲害的防控是栽培管理最重要的技術環(huán)節(jié),加強四季柚病蟲害的防控是四季柚生態(tài)豐產建設成敗的關鍵所在。
(1)嚴格執(zhí)行檢疫制度,嚴防病蟲擴散。培育無病蟲苗木,嚴禁調運帶有病蟲害的苗木、接穗、砧木和果實。
(2)強化日常有害生物監(jiān)管。加強病蟲監(jiān)測與預報,及時掌握病蟲情動態(tài),提高防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3)加強栽培撫育管理。開展果園深翻改土,增施鉀肥和有機肥,合理施用氮肥,以增強柚樹樹勢,提高抗病蟲能力。同時做好排灌工作,防止早汗和水澇。
(4)重視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衛(wèi)生。冬季結合修剪,開展清園工作,剪除病蟲枝梢、葉和果,集中燒毀,并使用波美0.8-1度石流合劑涂干。
(5)適時選用生物農藥開展防治。根據病蟲監(jiān)測結果,避免使用廣譜性藥劑,以生物、物理防治手段為主,有選擇性適時開展生物農藥防治。
(6)充分利用和保護天敵。合理地使用藥劑,套種覆蓋植物,改善調節(jié)小氣候,促進天敵昆蟲及有益真菌繁殖、飼養(yǎng)引進釋放各種天敵小蜂。
參考文獻:
[1]王韌.四季柚豐產基地建設成效的評價與發(fā)展對策[J].林業(yè)經濟問題,1999,(5):62-64.
[2]黃邦佩,高日霞.果樹病蟲害防治圖冊[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3]王韌,蘭大和,蔡開愚,等.四季柚海涂高優(yōu)栽培技術[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0,27(4):78-79.
基金項目:福建省林業(yè)廳基金項目(閩林科(2015)1號)
收稿日期:2015-12-10
中圖分類號:S76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743(2016)01-00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