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魚
歷經(jīng)一個冬天的沉寂,當春天將積攢了許久的能量釋放出時,便有了萬紫千紅的美景,花團錦簇的時令。大自然可以賦予自身別樣的色彩,但唯有吐故納新方能百花繁盛,正如我們手中的筆,只有記錄下新思想時,筆下世界才能生機勃勃。
作文必寫“新”作文,因文章唯有“新”感悟才能觸動自我。一篇好文章,只有感動自身,方能感染他人。我們落筆時,腦海中浮現(xiàn)的是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靈光一閃的心得、發(fā)自肺腑的喟嘆,而不是勉強造作的文字、陳腔濫調(diào)的重復。當這些不同尋常的思緒慢慢匯聚成一個新的核心,不用你手中的筆催促,更不用師長監(jiān)督,這個新的生命會迫不及待地想要表現(xiàn)自我——正如托爾斯泰所言,“文字有了它自己的靈魂”。記錄這樣的新思想,是對自身的一次盤點和升華,更是成長歷程中的一種享受。
帶著這樣的“新”作文,我們的文字才能感染他人。文字是溝通彼此的橋梁,為文的目的在于交流,而不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從功利意義上說,考場上的應試之作,如果浮現(xiàn)的全是李杜屈原之類素材的萬金油,自然難逃閱卷老師老辣的慧眼。即使平時興之所至的心靈感受,如果只是青春路上的老生常談,浮光掠影的宣泄,泛泛而談的心緒,也不會引人共鳴。蘋果不便分食,文字可以共享,只因文字可以帶給他人全新的人生經(jīng)驗——作文時,我們想象著面前有一位讀者,娓娓道來的是自己的新感悟,期待著對方體驗自我新世界后的欣喜。
將一篇篇“新”作文串聯(lián)成自己成長的軌跡,我們才能無愧于時代的呼喚。古人一心不聞窗外事是自我束縛,以鴻雁傳書則是環(huán)境的制約。而在一個日新月異、信息通達史無前例的時代,我們在家便能思接千載、神游萬里,不拘泥于這一方小小的天地。每一天接觸到的新信息,必然帶來新觀感,風華正茂的我們正一步步邁向廣闊的天地。心靈涌動著清澈的渴望,身體迸發(fā)著嶄新的力量,心中有“新”,才不會在新時代中落伍。
不以陳舊的心態(tài)去領(lǐng)略世界,將新思維轉(zhuǎn)化成新文字,便是一步步打造一座新城池的過程。當這一座獨屬自己的城池建成后,外面的美景會流逝,這里的春色將永駐。只因這座城池里每一個新的樓臺、新的亭榭、新的荷塘,都帶著獨屬于你的印跡,最好的剎那都已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