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生
2016年2月20日,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謝家麟(1920.8.82016.2.20)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謝伯伯的父親同我的祖父是世交,20世紀20年代,他們在哈爾濱是鄰居。謝家麟的父親謝紹賢(良佐,1892-1970)是律師,當時十分著名,大家都尊稱他謝大律師。他在天津法政專門學校求學時,與李大釗是同學。李大釗犧牲后,青年謝紹賢有悼詩《挽李守常》曰:
奇才已絕漢三輔,閎識徒有禹九州。吾道故應付芻狗,世人誰解重驊騮。
孤松拔地風千尺,五岳填胸土一杯。我有傾河注海淚,夕陽無語送新秋。
新中國成立后,老年謝紹賢又有一首《滿江紅·題萬里長征圖》日:
寫入丹青,人爭說荊關妙筆。傳神到繩行沙度,窮荒絕域。四壁叢山天一線,連邊枯海泥千尺,照旌旗孤月吐寒芒,猩紅色。
前事在,堪追憶;圖畫里,驚魂魄。擲頭顱幾許,換來今日。劍戟已銷兵后火,髑髏早滅溝中跡。對春風幸作太平人,須珍惜。
父親謝紹賢的詩作體現了他的進步思想和人文情懷,對謝家麟深有影響。
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后,我們兩家都先后遷往北京,過從甚密。謝家麟14歲時入北京匯文中學,對文學特別是詩詞有強烈興趣,當時便背誦了不少名著名篇。
教他物理的張佩瑚老師用英文講課,條理分明,深入淺出,引發(fā)了謝家麟對物理學的興趣,他的物理成績也很好。1938年,18歲的謝家麟被保送進入了燕京大學物理系。
因為喜愛文藝,他在燕大選讀了一門文學院的課程“蘇(東坡)辛(棄疾)詞”,由國學大師鄭因伯授課。謝家麟的詩文得到鄭因伯的賞識,并感嘆可惜他不是中文系的學生。當時他經常為《北平晨報》副刊寫稿,得了稿費,就到東安市場西點鋪,買些糕點請弟妹和同學們共享。
謝家麟1943年從燕京大學畢業(yè)后,曾邀約同班同學于峨眉山一游,在小飯館吃飯時與小販轎夫共坐,不分貴賤,熱鬧之至,體現了他的人文情懷,有詩記趣:
偕游遇雨峨眉顛,路邊酒舍旁飛泉。
販夫走卒同進酒,身暖心熱忘秋寒。
其時,23歲的謝家麟到桂林中央無線電器材總廠研究室,開始了他此后60多年的科學研究生涯。
翌年,謝家麟和同學范緒鍍結婚。蜜月中,他還在為無線電廠燒制以滑石為原料的高壓絕緣材料。而且以研究實驗工作為樂:
一心燒煉人笑癡,滿箱密件是頑石。
春風蜜月誰為伍,火炭風箱度亂時。
1947年,謝家麟通過留學考試,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就讀。1948年,謝家麟獲得碩士學位,轉學斯坦福大學攻博。1951年,謝家麟獲得博士學位,回國途中在檀香山被美國移民局所阻,只得重返美國。
謝家麟寄居異域,返國無期,心情悲憤,有詩言志:
峭壁夾江一怒流,小舟浮水似奔牛。
黃河橫渡混相似,故國山河入夢游。
1955年初,謝家麟在美國芝加哥醫(yī)學中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臺以高能電子治療深度腫瘤的加速器,開拓了高能電子束治癌的全新領域。同年7月,謝家麟沖破重重阻撓回國開展高能加速器研究,當時所需尖端器材受國際封鎖,所需工藝遠超當時國內的工業(yè)水平,他從研制基本關鍵部件做起,在沒有人員派出、引進和采購國外器材的條件下,自力更生,奮斗8年,1964年建成我國第一臺高能量電子直線加速器,跨越式地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1966年開始了文化大革命。“文革”期間,知識越多越反動。那年月,謝家麟的夫人要去整夜開會學習,斗私批修。有次“千里野營拉練”,她被派做鍋爐工,一天要運送幾千斤的煤和煤渣,勞動量之大可想而知。謝家麟曾寫《無題》,表現當時的情境:
颯颯秋風到古城,殘花剩柳盡凋零。
漏遲夜長人不寐,依稀聞得曉雞鳴。
1978年改革開放后,謝家麟任“八七工程”加速器總設計師,引領我國高能加速器建造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7年,謝家麟在蘭州近代物理所參與重離子加速裝置研究,閑暇有機會游覽敦煌勝跡,看到了錦繡河山,體會到中華民族悠久的燦爛文化傳統(tǒng),不禁感慨系之:
老來藉會到涼州,千古煙霞眼底收。
綠被蘭山左氏柳,雄關嘉峪古城頭。
黃沙漠漠絲綢路,白雪凝凝川水流。
石室寶藏觀止矣,躍登天馬莫淹留。
1988年,我國第一臺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10年辛苦,成就偉業(yè)。謝家麟豪情萬丈:
十年磨一劍,鋒利不尋常。
雖非干莫比,足以抑猖狂。
2000年,謝家麟80歲了,他有一段詩一樣的散文《八十感懷》: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人類進入了21世紀,自己也年近八旬了。緬懷當年在國事飄搖之中,燕園仍能弦歌不輟,湖光塔影,秋月春花,同學們滿懷豪情,英姿風發(fā),對前途有無限的憧憬,真是神仙歲月,思之不勝眷戀和惆悵。
謝家麟是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為我國高能粒子加速器從無到有并躋身世界前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帶領團隊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亞洲第一臺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我國第一臺高能量電子直線加速器,世界第一臺以高能電子治療深度腫瘤的加速器和世界第一臺緊湊型新型加速器樣機。他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中國物理學會胡剛復物理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等10余項獎勵。國際天文聯合會將1顆國際編號為32928號的小行星命名為“謝家麟星”,亞洲未來加速器委員會決定將其頒發(fā)的國際粒子加速終身成就獎命名為“謝家麟獎”,高能物理所把設立的一項青年創(chuàng)新基金命名為“謝家麟基金”。
謝家麟愛國敬業(yè),求實創(chuàng)新,學風嚴謹,淡泊名利,是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謝家麟一生發(fā)表數十篇科研論文并出版數部專著,其中《速調管群聚理論》已成為我國加速器方面的經典著作。他兼任清華大學等多所大學、研究所的兼職教授、研究員,培養(yǎng)了一大批加速器技術專業(yè)人才。他總是鼓勵年輕人創(chuàng)新,他說:“創(chuàng)新是沒有終點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