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濤
當我看到王莽嶺的名字時,有些茫然。對于熱愛歷史的我來說,王莽的名字很熟悉,夾在兩漢之間新朝的皇帝,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莽嶺,卻從沒有聽說。因為歷史上普遍對這位短命朝代的太祖皇帝評價不高,他的名字甚至可以當作“偽君子”的代名詞,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就寫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螐驼l知?”宋代詩人陳普亦云:“王莽當年似姬旦,煬皇前日肖曾參。擔囊揭篋何須逐,盜賊誰無仁義心?!钡鹊?。
擬定游覽計劃的人幾年前游歷過云臺山,說云臺山與王莽嶺實質(zhì)是河南與山西的界山,在河南省叫云臺山,在山西省叫王莽嶺。他們游覽云臺山覺得風景甚佳,所以認為王莽嶺也一定是可以與其媲美的去處。河南省也罷,山西省也罷,我都沒有去旅游過,只記得一首歌的歌詞中唱道:“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所以他們?nèi)ツ睦锶S,對我都是新奇的旅程。
在景區(qū)門外排隊,看到左邊是黑白的圍棋棋子雕塑,名副其實的“定石”,每枚直徑有一尺多,景區(qū)與圍棋莫非有什么淵源?
右邊有四尊真人大小的塑像,兩個著長衫,兩個穿西服革履,應該是民國人物。我趁車還沒有到的空隙到右邊去看,原來是四位地質(zhì)學家。中國講授地質(zhì)學的第一人章鴻釗、繼章鴻釗之后兩度擔任中國地質(zhì)學會會長的丁文江、繼丁文江之后四度擔任中國地質(zhì)學會會長的翁文灝,以及三度擔任中國地質(zhì)學會會長的李四光。用四位我國地質(zhì)事業(yè)奠基人的塑像迎賓,那么這個景區(qū)一定在地質(zhì)上有獨到之處,有地質(zhì)學上非常重要的代表意義。至于圍棋,既然同樣擺布在門前,也應該有其道理和意義的。
進了大門。正對著一塊題字巨石,上面寫的是“山西陵川王莽嶺國家地質(zhì)公園”,果然與地質(zhì)有關(guān)。
除了價格不菲的門票,每人另外花五十元買票乘景區(qū)的巴士上了王莽嶺的真正入口,這也是當前景區(qū)的通例,把大門修得距離景點很遠很遠,遠到必須坐景區(qū)的巴士才能當天到達和返回。似乎也有不買票的,坐車看到景區(qū)里居然還有一些被開發(fā)成鄉(xiāng)村旅店的民房,住了一些游客,他們應該不必另外買票。還有一只全副裝備的“驢友”隊伍,浩浩蕩蕩一步步從山谷向山頂攀登。漫山遍野都有,人數(shù)至少有上百人,他們根本不坐車,自然無須買票了。下車處立著一塊園區(qū)簡介的牌子,我過去仔細閱讀,先心中有數(shù),避免游覽起來有盲人摸象之感。
王莽嶺園區(qū)位于陵川縣城東南部五十公里處的崇山峻嶺中。距今二千四百萬年的新生代以來地殼強烈隆升,新構(gòu)造活動明顯,在風化剝蝕、河流侵蝕作用下,形成了區(qū)內(nèi)現(xiàn)今獨特的峽谷、奇峰、峭壁、怪石、瀑布等巖溶峰叢地貌景觀。同時留下了眾多的新構(gòu)造運動遺跡,該園區(qū)是黃土高原與中州平原斷裂帶之最險要處,由高低錯落的五十多座山峰組成,總面積三十八平方公里之多,是太行山景觀的典型代表。園區(qū)內(nèi)絕壁千仞,群峰林立,危巖相迭,深峽縱橫,高差近九百米的深山峽谷中,上部山脊分解下部具共同基座的峰叢地貌。園區(qū)內(nèi)掛壁公路被稱為世界奇觀,由此該園區(qū)也成為啟迪和升華艱苦奮斗、拼搏進取精神的基地。
漫漫群山,滿目蒼翠,每個景點之間的距離都相距甚遠,大家速度快慢不同,興趣點不同,所以同一個團組的人都分散開來,或二人為伴,或一人獨行,導游也用不著,跟著路標走,迷不了路。
在山區(qū)看景是需要想象力的,要盡可能胸中多一點浪漫主義,要以李白為師,見到瀑布,則說“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面對山巒,則云“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到了夢中,也是“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山頂就有地質(zhì)現(xiàn)象可看,如峰林,高有二十到四十米,直徑一到兩米,兩組節(jié)理發(fā)育,是由峰叢進一步演化而成。流水沿巖層節(jié)理和裂隙進一步溶蝕,在外力作用強烈區(qū)分裂出高低不等大大小小的石柱、尖峰,山體斷續(xù)相連,遠望如小型樹林,近看似塔似柱,
山頂同樣也有需要想象力的美景。最先入眼的是仙駝峰和神龜峰,顧名思義,就是象形峰,在適當?shù)慕嵌饶芸闯鲴橊労蜑觚數(shù)男螤?,因為這兩座山峰,王莽嶺在漢代之前就叫龜駝山。除此之外,還有一座酒盅峰,在仙駝峰右側(cè)還有一座愚公峰。這里是太行山脈南端,與晉城市的另一個縣——陽城縣的王屋山接壤?!读凶印珕枴分杏涗浀摹坝薰粕健钡墓适戮桶l(fā)生在這里。而在當?shù)孛耖g傳說中,故事更添加了很多枝枝葉葉,說是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動了天帝,天帝派夸娥氏的兩個兒子幫愚公把山背到海邊。這夸娥氏的兩個兒子,就是仙駝和神龜,他們力大無比,耐得艱辛,幫助愚公移山后,愚公請他們喝酒,酒盅化為酒盅峰,他們自己看這里風光如此美麗,就自愿化作兩座山峰——仙駝峰和神龜峰,永遠留了下來?!坝薰粕健钡脑⒀越?jīng)毛澤東主席在中共“七大”閉幕詞中引述,頓成風靡神州的經(jīng)典之作,在五后、六后的人上學的時代,幾乎人人都會背誦。
我們向前行走,道旁有巨大的書冊一樣的“石庫天書”,一摞摞置于山嶺中。其實這是一種特殊的石體構(gòu)造,為四至六億年前下古生代沉積的碳酸巖(白云巖),由于化學成分差異,溶蝕快慢程度不同形成的。就單體來看,幾米、十幾米,甚至幾十米高的頁狀石峰,外貌酷似書本,俗稱“千層巖”。這種頁狀石峰往往幾十尊連成一片,形成峰林,稱為“石庫天書”。頁與頁之間,看似層次分明,實際翻不開、翻不動、翻不得,若真能如人類的書籍一樣記錄大自然的發(fā)展變化歷史和原理,我愿意親手翻閱來了解大自然億萬斯年中的種種奧妙。實際上,記錄滄海桑田巨變的東西不是沒有,但它不是供人類直接閱讀的文字,而是只有地質(zhì)學家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勘察和研究才能揆端推類、見微知著的真相。我等普通的游客,未必懂得各種地質(zhì)現(xiàn)象之中的關(guān)聯(lián)。
西北距壺關(guān)縣城四十三公里,有十八盤,是攀登東山來王莽嶺觀光的山間小徑,垂直落差一百余米,長兩千余米,寬約兩米,共有十八段一千三百個臺階,故名十八盤。在古代是山西通往河南的重要通道,人人可走,個個不限,如今改革開放了,建立起景區(qū),就圈起來收費,不掏腰包就不能自由通行了。
能看到對面山上“仙翁撐傘”景觀,大山上一塊凸出的巖石,狀如一個撐傘的老人,在化外仙境撐傘的,絕不會是普通人,只能是仙翁。
又有數(shù)峰如三頭猩猩,謂之三猩峰,也有與王莽相關(guān)的故事。天帝念及王莽勵精圖治,以利百姓,便派三位天仙送來一部兵書。他們將書送到后,看到山上云蒸霞蔚,風光無限,就自顧賞景去了。后來王莽兵敗,三位使者感到?jīng)]有提示王莽及時研讀兵書,未盡到責任,于是,變成三猩峰,仰天長嘆。
山上有滑索,沒有使用,像個擺設,其實也不需用。我一直覺得,工具太多了太周到,就剝奪了親身體驗的樂趣。
一路多峭壁險峰,忽見有處緩坡,可以走入花草叢中體會花香沾衣,融入大自然的妙趣,卻又被景區(qū)管理部門不解風情地豎立起“未開放區(qū)域禁止通行”的牌子,好比古代官員出行要“肅靜”、“回避”一樣,旅游往往最怕在“風景這邊獨好”處被煞風景地劃個圈兒收費或禁止參觀禁止逾越。
坡上石縫中土壤混雜著碎石,易生長銀柴胡,它是石竹科繁縷屬,蘆頭有赤毛如鼠尾。中醫(yī)認為它根部入藥,味甘,性微寒,歸肝、胃經(jīng)。飲用銀柴胡丹皮湯有退虛熱、清干熱的功效。銀柴胡在市場的價格僅為每公斤二十到五十元不等,這樣的價格不至于讓人們鋌而走險,景區(qū)拉起警戒線阻攔其實沒什么必要。這里還有臥龍松,它是松科松屬油松種,為陽性樹種,淺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風,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鈣質(zhì)黃土上,-25℃的氣溫下均能生長。中醫(yī)認為松樹上的瘤狀節(jié)叫松節(jié),可入藥,味苦,性溫,入心經(jīng)、肺經(jīng)。浸酒涂擦,或炒研末調(diào)敷,有祛風燥濕、止痛的功效。藥用物種還有藍刺頭,菊科藍刺頭屬,味苦、性寒,歸胃經(jīng),有清熱解毒,排膿止血,消癰下乳的功效。但它們與銀柴胡一樣,并無很高的市場價格,不至于隔絕游人。
王莽嶺上最珍貴的植物,卻不在這片禁止隔絕的范圍內(nèi),那就是中國黃花柳,俗稱寒柳,灌木或小喬木。當年生幼枝有柔毛,后無毛,小枝紅褐色。在海拔一千七百米處生長,舉世罕見,更為奇特處在于數(shù)九寒天,王莽嶺上霧凇冰掛晶瑩潔白之時,她卻在冰掛雪裹中開出內(nèi)黃透綠的小花,猶如一樹翡翠,成為稀世奇觀。寒柳的名字還很富有詩意,清代才子納蘭性德寫過一首最著名的懷人之作,就以《臨江仙·寒柳》為名。道是“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guān)。最是繁絲搖落后,轉(zhuǎn)教人憶青山。湔裙斷續(xù)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睙o論兩者有沒有聯(lián)系,寒柳的名字卻如詩人心中的美人一樣易于記憶了。再往前上溯,明季江南才女柳如是亦有一首《金明池·詠寒柳》傳世,寒柳與美人是分不開了。
對太行山系統(tǒng)地進行地質(zhì)研究,也許是上個世紀開始的,但對太行山的探險和游覽,則是自古有之,途中看到一塊詩碑就可證實。上面刻著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初入太行路》一詩,“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蒼茫。嘗聞此中險,今我方獨往。馬蹄凍且滑,羊腸不可上。若比世路難,猶自平于掌?!?/p>
這個碑的面前,是王莽嶺鼎鼎有名的景點——“劉秀跳”。指面前兩峰之中,凌空跨過之深峽。傳說王莽追殺劉秀于此,劉秀孤身只影、窮途末路,情急之下,縱身跳過此峽,而王莽人多勢眾,卻無人能夠跳過。劉秀這一跳,擺脫困境、絕處逢生,成了東漢王朝的漢光武帝。后人嘆曰:一個人的成敗得失,往往只有一步之遙,只要勇敢跨過,便可獲得成功。有了王莽追趕劉秀到此安營扎寨,因此才得名王莽嶺。
關(guān)于“劉秀跳”的真?zhèn)危^去了近兩千年,若沒有斂骨吹魂的手段,又不會揚幡招魂的法術(shù),實難考證。但比其更古老,早了數(shù)千萬年的地質(zhì)現(xiàn)象,因為物證都在,反倒是可以確定的,比如眼前的大型順層滑動構(gòu)造。在觀日臺南側(cè),順巖層發(fā)育巨大滑動構(gòu)造面,在地貌上形成明顯的分界線,沿滑動面常有小路。其上部是奧陶系下統(tǒng)細晶白云巖,下部是寒武系上統(tǒng)厚層粗晶白云巖。白云巖,是一種沉積碳酸鹽巖,外形似石灰?guī)r,常呈淺黃色、淺黃灰色、灰白色、灰褐色、淡肉紅色等,具晶粒結(jié)構(gòu)、殘余結(jié)構(gòu)、碎屑結(jié)構(gòu)或生物結(jié)構(gòu)。滑動面上處處可見角礫巖化、伴生小褶皺、構(gòu)造透鏡體化和泥化等構(gòu)造滑動跡象,滑動面清晰。
過于專業(yè)化的地質(zhì)結(jié)構(gòu),普通人并不懂得,僅知道寶貴而已。普通人眼中的美景在方知崖上可以找到,方知崖的詞也稍微難懂一些。它原來叫攬勝崖,攬勝乃盡情將勝景收攬于眼底的意思,是個固有的詞語。之所以改了不太易懂的名字,也是名人效應使然。
我也是看了介紹,才恍然景區(qū)門口布局的意義與方知崖名字的涵義了。攬勝崖是觀賞極頂風光的最佳所在,二四年四月五日,晉城市舉辦“圍棋回家”活動。因為陵川縣棋子山是世界圍棋的起源地之一,中國棋院院長陳祖德、韓國圍棋大師曹薰鉉就在攬勝崖對弈,進行巔峰對決。棋子,箕子也?;?,名胥余,出身商朝王室,商王文丁的兒子,帝乙的弟弟,紂王的叔父。因封國于箕(今山西),爵為子,故稱箕子,后來創(chuàng)建了“君子之國”朝鮮。他是儒家前驅(qū),其思想上承大禹,下開周公“明德保民”和孔子的“仁”,被稱為“中華文化第一子”。后來春秋戰(zhàn)國時代稱呼大學者為“子”,如老子、莊子、孔子、孟子、墨子、孫子、鬼谷子、韓非子等,都是從箕子這里延續(xù)下來的?;釉谄遄由綌[布石子,推演天文,始有圍棋。陳祖德、曹薰鉉無疑是當世圍棋高手,可是高手面對云海在奇峰中飄蕩,山上松濤陣陣,野花盛開時,在下了開局之后,竟雙雙泉石膏肓、煙霞痼疾發(fā)作,再也無法專心致志于弈之小數(shù)了,共同賞起了無邊美景。陳祖德欣然題詞“到了王莽嶺,方知世上美”,景區(qū)因此把攬勝崖改成了方知崖,建造了方知亭,這十個字,成為了亭子的楹聯(lián),也是以此紀念世界圍棋史上的這一盛事。
最為奇特的是太行山中藏有一座偉人峰,是與神州大地各處一樣的奇跡,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的形象赫然出現(xiàn)在王莽嶺。山山水水都在懷念這位偉大的人民英雄,山山水水之間的人民都在懷念這位偉大的領(lǐng)袖。王莽來過,劉秀來過,人們并沒有發(fā)現(xiàn)群山之中有哪座山峰與他們的形象惟妙惟肖,因為人民沒有刻意尋找過他們,唯獨毛澤東,他心里有人民,人民心里有他,心里有人民的人永遠活在人民心中,他曾“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大地則用一座座酷肖他的山峰來紀念他。
散花臺特意圍了鐵欄桿,用途有二,一來適宜俯身去看懸崖下的美景,二來背倚欄桿留影最佳。之所以叫散花臺,是因為農(nóng)歷四月來自河南方向的暖流升上來,遇到崖壁發(fā)生“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般的碰撞被冷空氣下壓,滿山桃花飄落的時候片片花瓣在空中飛旋起舞,久久不落,甚至盤旋向上,好象彩蝶紛飛,天女散花。我們來的雖然不是桃花盛開的時候,但千巖競秀、萬壑爭榮的險峻奇觀,看得我們還是觸目驚心,嘆為觀止。
“太行云頂”是人們對王莽嶺的贊揚,“太行云頂”題字石則是游客爭相留影的標志性地方。立石的這里叫觀日臺,顧名思義,是觀看日出日落的地方。日出、云海是王莽嶺最具魅力、震撼力和吸引力的景觀。早晨觀日出,異常雄偉壯麗,太陽從東方地平線破霧而出,由月牙狀、燈籠狀、火球狀逐步演變,天上金線萬縷,彩云飛舞,群山盡染,懸崖絕壁通體錚亮,古松林間,光柱閃爍。可惜我們是下午登頂,無緣看到日出,只好在介紹的宣傳板上遙想那些燦爛的風光了。眼前的陡峭懸崖如一重重屏風如一面面影壁,不知背后還藏了多少美麗的風景和動人的故事。
遠處的旖旎風光看不仔細,腳下卻也不乏奇特的能觸摸到的美麗。有一片玲瓏嶙峋的石頭,是大自然造化而成,地質(zhì)學家把它稱為“石芽”。在寒武紀地質(zhì)年代,這些灰?guī)r出露山頭,是經(jīng)過十幾億年漫長時間風蝕、水蝕而形成。如正在漿洗的被單,團就一個個滿是褶皺的包袱形狀。
黃昏的陽光給王莽嶺鑲嵌上耀目金邊的時刻,我們不得不與王莽嶺離別了,每個人都很是不舍,還有太多的地質(zhì)奇觀沒有看到,還有太多的美麗傳說沒有聽夠,還有太多的神秘深深埋藏其中,卻不得不說再見。再見了,仙駝峰、神龜峰、偉人峰、三猩峰。再見了,千百種的植物、動物生靈,新鮮透明的空氣和漂浮的云朵,真希望我們每次游覽也能如灰太狼那樣大喊“我還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