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一
自從幾個月前在北京93號博物館成功舉辦微型鳥籠首展以來,劉子元心情大好,做鳥籠時也哼著小曲。其間,他過足了“明星癮”,那張伏案穿籠絲的照片頻頻出現(xiàn)在當(dāng)?shù)孛襟w上,登門求購鳥籠的人也多了起來。劉子元說,從13歲開始做鳥籠,如今62歲的他總算等到“老來俏”。只要身體好,他還要再做50年。
沒有最小,只有更小
劉子元的家,就像一座微型鳥籠博物館,茶幾、窗臺、飯桌上都擺著各種造型的微型鳥籠。其中,最大者可一手盈握,最小者直徑不如一枚硬幣,籠絲細(xì)而不斷,密而不亂。無論籠門大小,都能順暢開合,可觀賞可把玩,讓人愛不釋手。
茶幾上那只小巧精致的紅木鳥籠,是劉子元的得意之作,他一直感嘆在制作時費(fèi)了不少心思?!案癫南啾?,紅木高貴,但是太硬,韌性差,在彎小籠圈時十分困難。”劉子元說。最初,他把紅木條泡在水中,讓它變軟,然而用水泡過的紅木條一彎就斷。想到用竹料做籠圈時常用火“煨”,劉子元如法炮制。然而,干木料不是被烤開裂,就是被烤得焦糊,雖然廢料裝了幾大麻袋,但他還是沒有成功彎出滿意的紅木籠圈。
“我這個人就是愛犯軸(執(zhí)拗),別人認(rèn)為弄不了的我偏要弄,人人都能弄出來的我還不愛弄。”劉子元分析,明火溫度太高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他突發(fā)奇想:為何不用可以控制溫度的電烙鐵來試一試?果然,在電烙鐵面前,“倔強(qiáng)”的紅木終于“就范”,同行都認(rèn)為不可能純手工彎出的紅木小籠圈,就這樣被劉子元做了出來。然而,在他給籠圈鉆穿籠絲的孔時,困難又擋在了面前。紅木籠圈本就又薄又小,鉆孔的位置稍有差錯就會鉆壞,加上劉子元偏又是個愛“自找麻煩”的人:為了讓成品鳥籠看起來更密實,原本計劃鉆40孔,結(jié)果硬是鉆出48孔,增加了不小的難度……前前后后折騰了近3個月,這只直徑39毫米,高30毫米,籠絲間距僅3毫米的微型鳥籠終于制作完成?;\子不僅精巧,而且結(jié)實堅固。劉子元身高一米七,他拿著籠子站起來伸手放下,“啪——”籠子不僅沒有摔散架,還麻溜地滾到屋子一角。撿起來一看,完好無損。
微型鳥籠為劉子元在京籠圈贏得了“微籠劉”的稱號,他制作的籠子,售價高達(dá)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不過,劉子元并沒有就此滿足,他還想把鳥籠做得更小。直徑30毫米、25毫米、20毫米……當(dāng)劉子元把那對直徑15毫米的鳥籠捏在指尖時,直叫人稱絕。曾有不少見過這對鳥籠的女性參觀者,把它們當(dāng)耳環(huán)戴,煞是好看。“我就是想挑戰(zhàn)自己,把鳥籠做得更小,更精致。雖然現(xiàn)在還沒有找到比它們更小的鳥籠,但是我歡迎挑戰(zhàn)者來PK?!眲⒆釉f。
就是圖個樂
早在上初中時,劉子元就跟著家族里的鳥籠手藝人當(dāng)起了學(xué)徒。然而,專注制作微型鳥籠卻是在2001年退休之后。問起轉(zhuǎn)變的緣由,他笑著說:“這不是大鳥籠家里沒地方放嗎?我就琢磨著做小鳥籠,用料也少?。 笔聦嵣?,見過劉子元那雙手的人都知道這是他的玩笑話。由于患風(fēng)濕20多年,他的10根手指早已嚴(yán)重變形,只有拇指和食指可以正?;顒?,做大鳥籠已力不從心。
家里不足3平方米的封閉陽臺就是劉子元的“工作室”,除開堆材料和工具的地方,剩下的空間只夠容他坐下。在這方寸之地,他每天都沉浸在鳥籠的世界里?!懊孔龊靡粋€,我就拿在手里把玩,發(fā)現(xiàn)哪里做得不好,就記在心里,下次改進(jìn)?!眲⒆釉f。制作微型鳥籠是門技術(shù)活,即使到現(xiàn)在,他也不敢保證在制作時不出一點(diǎn)錯。不過,即使前功盡棄,他也不急不躁,安然待之,大不了重新再做。
天氣好的時候,劉子元就帶著他的微型鳥籠到公園里“覓知音”。他平時話不多,但遇到對鳥籠有興趣的人就變成了“侃爺”,如果有需要,還主動為他們維修?!靶搌B籠可比做鳥籠難得多呢!”劉子元說。他曾幫一位收藏家修一只底圈摔裂的竹質(zhì)鳥籠,那只鳥籠歷經(jīng)歲月洗禮,老舊的竹面散發(fā)著溫潤的光澤。修理時,光是找到顏色相近的竹子,就讓他費(fèi)了好一番工夫。再根據(jù)籠絲的粗細(xì)自制鉆頭打孔、組合、拋光……前后花了半個月時間才修理完。然而,當(dāng)鳥籠主人向他支付酬勞時,他卻拒絕了,理由很簡單:聊得來。
幾年前,劉子元就想收徒弟,不過由于微型鳥籠很“冷門”,這個愿望至今也沒有實現(xiàn)。兒女都有自己的事業(yè),只是在回家看望父親時,覺得好玩就蜻蜓點(diǎn)水般學(xué)一點(diǎn)。劉子元倒看得開:“做微型鳥籠本來就是圖個樂,有人愿意學(xué),我肯定樂意教,實在沒人學(xué),也沒啥好失望的?!辈贿^,他還是準(zhǔn)備把自己制作微型鳥籠的過程刻錄成光盤,誰感興趣,就送一張。
跟劉子元學(xué)做微型鳥籠
1.工具材料
微型鳥籠主要有竹籠和木籠。制作竹籠以3~5年竹齡的毛竹為最佳,制作木籠可選取紫檀木、黃花梨、紅木等名貴木材。制作工具主要有鉗、刀、鋸、砂紙、拋光機(jī)等。
2.做籠圈
籠圈小而細(xì)薄,在制作時一定要謹(jǐn)慎。如果是竹條,可先固定在模具上,一邊用火煨一邊慢慢彎,直到彎成圓形。如果是易斷的木條,則用電烙鐵慢慢加熱,然后再彎成圈。
3.粘接
在籠圈上預(yù)備粘接處做記號,然后分別切出斜面,用強(qiáng)力膠粘接起來,成為一個閉合的籠圈。
4.拉絲
微型鳥籠體型小,籠絲作為骨骼顯得尤為重要。拉絲是將劈好的細(xì)木條或竹條在拉絲板上反復(fù)拉抻,直到粗細(xì)、平滑度達(dá)到要求。
5.打眼
用小鉆機(jī)在籠圈上打眼,孔眼成中心對稱分布,大小要和籠絲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底圈和頂圈上的孔眼必須嚴(yán)格對應(yīng),這樣組合成的鳥籠才不會歪斜。
6.組合
將籠絲穿過籠圈上的孔眼,開始組裝,中間要裝上籠門,最后裝上掛鉤,一只精致的微型鳥籠就做好了。
7.拋光
用拋光工具,對鳥籠進(jìn)行打磨,增加光亮度。做好的鳥籠要經(jīng)常拿在手里把玩,待其包漿后,會更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