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香玲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2-10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信息技術已深入我們的生活,且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
一、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潤滑劑,它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并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F(xiàn)在的中學生愛問,好動,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這是他們的優(yōu)點;但是往往也會受青春期“叛逆”心理和虛榮心驅(qū)使,有意無意間會導演一場場“惡作劇”。作為教師要保持寬容的心態(tài),對學生如親子般關懷,讓愛走進學生心靈。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次微笑、一句短短的表揚,只要用心傳遞關愛,就能走進學生五彩繽紛的內(nèi)心世界,觸摸到一個個靈動的生命。比如有一個比較內(nèi)向的學生,當筆者走到他身邊時,他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您看我做的Flash動畫?!边@雖然不是我們當時所學的內(nèi)容,但筆者看他制作得非常優(yōu)美,還是給予肯定并表揚了他。從此,這個學生愛上了Flash制作。這就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2. 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增強自身德育意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個人魅力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健康的情感,從而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這要求信息技術教師不僅要具備精湛的專業(yè)知識,而且還要不斷地學習教育理論、德育理論,積累各種德育教育所需的資料和素材,并想方設法在教學中找到德育教育的切入點,力求做到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行為上做學生的模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語言上,做到談吐文明,幽默風趣,感情真摯,入情入理。
二、結(jié)合課堂常規(guī),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中學生的認知特點來看,他們愛問,好動,模仿性、可塑性極強。因此對中學生而言,要注意從點滴做起,并持之以恒,良好的習慣會使其終身受益。學校機房的利用率很高,設施也很貴重,如果不按要求操作,很容易損壞機房設備影響整個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在新學期新生第一次進入機房前,筆者都要求他們先學習《機房和計算機使用制度》;并給每臺計算機編號,讓學生對號入座,沒有特殊情況不可以隨意調(diào)換座位,做到責任到人,這樣他們在使用計算機的時候就會更加愛護財物。另外要求學生規(guī)范地操作計算機。例如正常開關機;離開教室前一定將凳子、鼠標、鍵盤放回指定地點;自覺維護和保持機房的整潔,將用過的鞋套放進垃圾桶,處處體現(xiàn)主人翁的形象。
三、在信息技術課中融入德育教育
從高中生的認知特點來看,他們愛問,好動,模仿性、可塑性極強,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一般都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假如教師不加以正確引導,很多中學生會迷失方向。在網(wǎng)絡世界中,各種信息和資源紛繁復雜,相當一部分中學生把計算機當作游戲的工具,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之中而難以自拔,最終導致不愛學習甚至荒廢了學業(yè)。如何引導中學生正確學習有用的信息技術知識,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就成了在信息技術課上滲透德育教育的工作重點。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平時不進網(wǎng)吧、游戲機房;要善于開展網(wǎng)上學習,不看低級趣味及不健康的不良信息;與人誠信交流,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輕易相信傳言;維護網(wǎng)絡安全,不破壞網(wǎng)絡秩序,做遵紀守法的好網(wǎng)民。
四、在培養(yǎng)學生擁有優(yōu)良的意志品質(zhì)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差,在操作中一遇到困難就求助于教師或自動放棄;上機操作時缺乏耐心,以致無法完成操作任務。針對這些情況,作為教師可以用榜樣的力量向?qū)W生證明繼續(xù)努力的意義,使學生明白堅持就會勝 利;也可以對學生進行言語上的暗示訓練, 讓學生學會在遇到困難打算放棄時,嘗試自己繼續(xù)努力,直到順利完成操作任務。
另外針對中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活動有意地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并在其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
總之,作為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認清德育滲透的重要性,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內(nèi)涵和搜集德育素材,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注重德育滲透的實效性,在課堂教學中有機地進行德育滲透,才能完成新時代賦予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