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于空地,濃密的胡髭使人難以看清他的內心世界。長髯覆蓋了兩頰,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皺似樹皮的黝黑臉膛,一根根迎風飄動,頗有長者風度。
——[奧地利]茨威格《列夫·托爾斯泰》
“度(dù)”可以作名詞(表“限度”);可以作量詞(計量單位、表“次”);可以作動詞等。其中,“度”作動詞時和“渡”容易混淆。
在現代漢語中,動詞“度”只用于時間方面,如“度假、度日、歡度、虛度”中的“度”都指在時間上經過。動詞“渡”指“由此岸到彼岸”,關涉的是空間方面,一般限于水面。
例如:“渡江、渡河、遠渡重洋”。
“渡”還引申為“由此到彼、由這一階段到另一階段”的意思。
例如:“渡過難關、過渡時期”。值得注意的是,“渡過難關”是比喻性的說法,不宜類推。
例如:“度過困難時期”“度過困難的日子”“度過一段艱難的時光”等說法中的“度”不宜寫成“渡”。
另外,“普度眾生”是說廣施法力,使眾生普遍得到解脫?!捌斩缺娚敝械摹岸取迸c上面說的“度”意思不同,是佛教、道教用語,指“使人出塵俗、超生死、脫離苦難”等。其中的“度”不能寫成“渡”。同樣,“剃度”(給要出家的人剃去頭發(fā),使成僧尼)、“超度”(念經或做法事,使死者靈魂脫離苦難)中也要寫“度”。
“過度”跟“過渡”不同?!斑^度”是形容詞,是“超過了適當的限度”的意思。
例如:“過度疲勞”“過度興奮”“過度悲傷”。
“過渡”是動詞,是指“事物由一個階段或一種狀態(tài)逐漸發(fā)展變化到另一個階段或狀態(tài)”。
例如:“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
此外,“過渡”也指“乘船過河”。
例如:“從漢口過渡到武昌”。
在古代漢語中,“度”用于時間,也用于空間。例如,杜甫《寄賈司馬嚴使君》里“且將棋度日”和金人瑞《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里“等人性急,度刻如年”中的“度”用于時間;而《史記·晉世家》里“晉軍敗,走河,爭度”中的“度”則用于空間。
趣味練習
1.選擇合適的詞填在下面的橫線上。(備選詞:度、渡)
(1)不管從哪個角 看,你都能看到他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須發(fā)。
(2)這一對爍爍發(fā)光的晶體具有足夠的熱量和純 ,能夠忘我地注視上帝。
(3)爭 ,爭 ,驚起一灘鷗鷺。
(4)短短的兩個小時,我卻覺得 日如年,如芒在背。
(5)鐵與火、流血與死亡,他們都一概置之
外。
(6)1935年5月25日晨,紅一團開始強
大 河,由四名當地船工擺 。
2.簡答題。
春節(jié)出門,到處可見“歡度春節(jié)”和“歡渡春節(jié)”的橫幅,到底應該用“度”還是“渡”?為什么?
3.比較題。
舉例說明“強度”和“強渡”的區(qū)別。
4.指出下面詞語或句子中的“度”是表示時間還是表示空間?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春風不度玉門關 關山度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