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杭州市委書記 周 揚
?
建設世界名城 杭州青年在行動
共青團杭州市委書記 周 揚
2016年是G20杭州峰會舉辦之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共青團改革之年。對于全市廣大團員青年來說,新的一年是大考之年,而且是一場沒有補考的大考,必須一次過關、滿分交卷。因此,我們要在政治上堅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動上高度自覺,圍繞“一個圓心、七項工作”,凝聚全市170萬青年的力量,為建設世界名城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是G20杭州峰會舉辦之年,峰會是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也是杭州走向世界的舞臺,是杭州提升國際化、知名度、美譽度的難得機會。青年理應成為講好杭州故事、推動城市國際化發(fā)展的青春力量。我們要用別樣的精彩展示杭州志愿者形象。志愿者歷來是大型賽會中最閃光、最出彩、最感人的崗位。因此,我們按照“四個滿意”“四個最”的工作要求,嚴格峰會志愿者選拔流程,精心組織網上測試、培訓測評、心理測試、情景模擬應對、突發(fā)狀況能力應變測試等工作,遴選3000名形象氣質佳、口語能力強、心理素質好的峰會志愿者,以“零起點學習、零懈怠籌備、零遺憾參與”為準則,確保實現志愿者的精彩亮相、精彩服務、精彩管理。我們要用別樣的熱情展示杭州城市形象。以“辦好G20·志愿我先行”為主題,圍繞“世界名城”目標、“平安杭州”“美麗杭州”建設,實施志愿國際、志愿旅游、志愿文化、志愿平安、志愿關愛、志愿生態(tài)、志愿文明等七大城市志愿服務行動,全面啟動“賽積分、比貢獻”服務峰會公益積分競賽,推動形成志愿者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以“尋找杭州故事”、平安巡防、垃圾分類、地鐵文明引導等志愿服務為契機,帶動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我們要用別樣的業(yè)績實現后峰會時代的跨越發(fā)展。積極推動峰會志愿服務成果轉化,為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亞運會等一系列國際賽會服務打下堅實基礎。固化峰會志愿服務資源整合模式,推進全國青年信用體系試點建設,做好“志愿匯”推廣、運用??偨Y峰會志愿服務管理經驗,推進大型賽會服務的標準化建設。優(yōu)化志愿者公益積分回饋機制,完善志愿者升學、就業(yè)、使用社會公共設施等方面優(yōu)待辦法。
◎ 周揚在杭州市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暨青年菁英人才座談會上講話
我們要激勵青年在城市國際化發(fā)展中奮發(fā)有為,抓住G20峰會契機,啟動杭州青年對外宣傳與推廣國際化行動,推動杭州青年人才工作站走向國際化,邀請國外創(chuàng)業(yè)團隊開展“青年人才杭州行”活動。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面對新形勢、新挑戰(zhàn),我們要發(fā)揮共青團“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的光榮傳統,堅持實干至上、行動至上,發(fā)揮共青團“生力軍”作用,不斷提升貢獻力。我們要激勵青年在城市國際化發(fā)展中奮發(fā)有為,抓住G20峰會契機,啟動杭州青年對外宣傳與推廣國際化行動,推動杭州青年人才工作站走向國際化,邀請國外創(chuàng)業(yè)團隊開展“青年人才杭州行”活動。積極參與“兩湖論壇”,策劃開展兩岸青年圓桌會、第二屆兩岸青少年住家交流營、兩岸青年文明指數提升行動等活動。我們要激勵青年在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建功立業(yè),主動順應互聯網新經濟發(fā)展和“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時代潮流,加大青年創(chuàng)業(yè)扶持力度,深化“住創(chuàng)1215”建設,持續(xù)打造“風險池”“文創(chuàng)企業(yè)家孵化工程”“西湖金獎進青年”等品牌項目,建立“青科匯”城市青年會客廳和青企協(大創(chuàng))之家。我們要激勵青年在協調發(fā)展中積極進取,深入推進“千返行動”“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深化“鄉(xiāng)約青春”農村青年工作平臺建設,做好新疆、西藏、青海和貴州等民族地區(qū)援建工作。我們要激勵青年在綠色發(fā)展中引領風尚,深入實施“五水共治”青春建功行動,深化“青年林”建設,推進“清三河、護三水”主題活動,舉辦青少年五水共治生態(tài)環(huán)保公益項目大賽,發(fā)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形成全民參與“美麗杭州”的良好氛圍。我們要激勵青年在開放發(fā)展中走在前列,搭建兄弟城市團組織學習交流平臺,加強杭州都市圈青聯合作委員會建設,深化都市圈文創(chuàng)青年人才聯盟活動。我們要激勵青年在共享發(fā)展中勇于擔當,建設服務型團組織,建好用活“青年之聲”和“青年之家”,推進青少年事務社工隊伍建設,打通服務青少年“最后一納米”。
今年是群團工作的改革創(chuàng)新之年,加快共青團改革步伐刻不容緩。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基層導向,推進共青團服務產品的供給側改革。對準改革方向和關鍵領域,針對領導體制、運行機制、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組織轉型等重點問題,明確改革舉措。針對共青團組織存在的“四化”問題、“五個不適應”和“五個不夠”問題,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深化伙伴理念,成為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溫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