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春艷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語文教學中,朗讀藝術的運用尤為重要。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優(yōu)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中的思想及藝術魅力,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力,朗讀也是在教育中實施美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在讀文章時,如果是伴有以音樂的形式吟唱,那想必是極具感染力的。沒有感動就沒有教育,古人強調,讀書必有聲,出聲就要聲情并茂。當文字變成語言時,文字就從平面走向了立體,是一首完美的交響樂,教師在閱讀吟誦時,不僅要讀出內容,而且要讀出感情。高質量的朗讀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學生的大腦輸送文本的意思,幫助理解、背誦,還可以解讀古今中外作者的情感密碼,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就應該加強朗讀藝術,將其融入閱讀教學中。
面對豐富多彩的美文,教師不能讓孩子呆若木雞似的只聽見文本,那是對學生閱讀的折磨,那是浪費時間與生命,那是對作者心靈的蹂躪。教師不僅要充滿感情地范讀文本,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課文。促使學生從閱讀中體驗閱讀材料中的情感,引發(fā)共鳴,進而激發(fā)寫作的欲望,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從而實現培養(yǎng)價值觀的目的。激發(fā)與引導學生結合課堂教學中對閱讀的感悟,進行改寫、續(xù)寫等,可以更好地體驗作品。這也是很多老師頭疼的事,為什么孩子們都不會寫作文。
文字本身是沒有生命的,它們只是用來交際的工具,如果教師賦予文字鮮活的生命,在朗讀時,仔細揣摩作品所表達的內容與思想感情,做到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甚至眉飛色舞,就能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受到感染,并充滿熱情地投入到閱讀中。這將有利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閱讀教學是義務教育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豐富學生課外知識、提高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大力挖掘閱讀材料中的人文資源,給學生構建一個情感豐富的精神世界,在潛移默化中推進正確的價值觀形成。教育是培養(yǎng)正確價值觀的主要途徑,尤其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閱讀教學將更加靈活、更加便捷地實現人本道德培養(yǎng)的目的。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素質是直接影響學生價值觀培養(yǎng)的首要因素。所以,必須要提升語文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有機地把朗讀藝術融入閱讀教學中,成為一個有正確價值觀的主體。朗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這就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思想,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美學的理念來發(fā)揮閱讀教學的功能。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