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文秀
摘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工業(yè)自動化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提高,PLC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領域。而PLC課程是電子應用、機電技術應用等專業(yè)的重要基礎。隨著PLC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提高PLC教學的有效性就變得越來越重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不僅可以提升PLC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教學質(zhì)量,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文章就如何提高PLC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PLC教學;有效性;策略
PLC稱為可編程控制器,是電氣自動化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石油、電力、化工以及鋼鐵等工業(yè)自動化控制領域被廣泛應用,具有非常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作為向社會不斷輸出人才的教育機構(gòu),中職學校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提升PLC教學的有效性是中職學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進行PLC教學時,采取適當?shù)拇胧﹣硖嵘虒W有效性,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可以為以后學生踏入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人才。本文認為提升PLC教學的有效性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教學來說,良好的開端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有好的印象才能以正確的心態(tài)去學習。因此,注重開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必不可少的。在進行PLC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好第一堂課,在學生剛接觸這門課程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對于不了解的事物,學生的好奇心會比較強,教師在讓學生初步了解這門課程時還要注重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需要教師付出很大的努力,教師應對學生興趣、心理狀況及學習能力進行分析,收集一些與PLC教學有關的并且符合學生情況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學生比較喜歡的方式將這些資料進行展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比較容易接受,同時也樂于接受。學校通常會有大量的實訓設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現(xiàn)場參觀,讓學生可以近距離地接觸PLC教學設備,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PLC教學,增強學生對PLC教學的興趣。
2 運用多種教學策略
PLC教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學科,如果僅僅在課堂上進行理論教學,學生會感到枯燥,會對課程失去興趣,也不利于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但不可忽視的是理論教學是PLC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PLC相關知識和進行實際操作的重要基礎。要想有效提高PLC教學效果,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
2.1 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jié)合
在進行理論教學的同時教師應該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更多地進行實踐。教師可以經(jīng)常帶著學生到實驗室或生產(chǎn)線進行參觀,幫助學生對硬件結(jié)構(gòu)產(chǎn)生自己的認知,在認知的基礎上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所學知識。在進行教學時,僅靠課堂上的圖片和資料難以直觀、有效地表達知識點,實際操作教學可以更高效地讓學生理解并掌握知識。在進行講解時,應該更多地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實際操作,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所學的內(nèi)容,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仿真教學軟件進行輔助教學,仿真地進行程序控制,模擬各種真實的場景。對于一些控制過程,都可以在軟件里進行仿真和模擬,這種軟件一般分為幾個單元,每個單元的學習都應列出詳細的學習步驟,引導學生進行仿真運行,使學生對基本的程序編程有一個整體的初步的認識。學生還可以借助這些單元進行練習,幫助學生了解簡單編程。
2.2 通過項目進行教學
在進行PLC教學時,為了提高教學有效性,還可以通過項目進行教學。在學生掌握一定知識的基礎上,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以市場人才需要為導向,進行項目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相應的應用調(diào)查報告,或是以小組形式進行項目教學,深化學生對PLC程序的理解,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2.3 運用任務導向法
這種教學方法是將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任務相結(jié)合,通過對問題進行探究來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學習動力。教師將教學內(nèi)容以幾個代表性的問題展現(xiàn)出來,課堂講授、實驗操作等都圍繞解決問題來展開。將教材原有的章節(jié)順序進行調(diào)整,將教師提出的任務作為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探究性學習。
3 完善評價機制
我國的教育一直以來以應試教育為主,受這種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教育對于學生的評價是以理論知識考查為主。在一些中職學校,也比較注重理論知識考察。這種評價機制有些是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受到實訓條件的制約。這種評價機制下,學生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理論知識比較豐富,但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能力卻達不到要求,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難以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在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的目標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特別是技能人才,多數(shù)高校已經(jīng)意識到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要性,開始注重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實際操作,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實際操作在教學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不斷完善學生評價機制,才能提升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高,為市場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zhì)人才。本文認為要完善評價機制,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1 弱化理論知識的考核
為了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達到學習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的目標,在進行評價時應該淡化PLC理論知識的考核,在難度和比例上都應該有所下降,注重對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查。也可以把實踐考核內(nèi)容融入到綜合考核中,適當降低理論知識考核的比例,使教師和學生都加大對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視,師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加大實際操作訓練的比重,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學生也有更大的動力進行實際訓練,促進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大對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是非常重要的。
3.2 提升實操考核的比例
PLC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應該更多地進行實際訓練,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zhì)人才。但在當前的教育中還是對實際訓練相對忽視,在評價機制中也比較重視對理論知識的考核。在評價機制中加大對實際訓練的考察,不僅能夠使教師和學生對實際操作訓練的重視,而且能夠有效衡量學生PLC實際操作能力的高低,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3 對實訓過程中進行考核增加實訓過程的考核
除了對實訓結(jié)果進行考察,還應注重實訓過程的考查,將學生參與實訓過程,完成實訓任務的過程納入到評價體系中,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完成任務的過程,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評價,讓學生在完成任務時可以有成就感和快樂感,讓學生可以有動力繼續(xù)完成任務,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這種評價機制,可以讓學校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這樣,就可以有效提升PLC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教學水平,學校培養(yǎng)出的學生就不是只有理論知識而實踐能力比較弱的學生,而是可以滿足社會需要、綜合素質(zhì)比較高的技術人才。
4 結(jié)語
PLC教學是高校電氣專業(yè)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在PLC技術被廣泛應用的形勢下提升PLC教學的有效性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重要,只有提升教學有效性,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zhì)人才。在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PLC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PLC教學水平的提升,不解決這些問題,就不能有效提升PLC教學效果。因此,高校教師以及相關領導必須對此加強重視,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斷發(fā)展問題,總結(jié)經(jīng)驗,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進行教學時要采取多種比較適當?shù)慕虒W策略,給學生更多的機會進行實際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PLC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更多綜合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