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婕
摘要:文章針對云計算采納行為的研究,在對云計算、采納行為、采納主體、采納客體等進行分析介紹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詳細闡述云計算采納行為研究的現(xiàn)狀,得出云計算的采納行為必定得到更為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結論,從而為云計算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云計算;采納行為研究;理論應用;研究現(xiàn)狀
云計算是繼互聯(lián)網(wǎng)以后的重大IT革命,是信息技術進一步發(fā)展的集中體現(xiàn)。云計算本身具備按需而動、彈性服務等多種特點,可大幅降低成本,存在極大的發(fā)展空間與商業(yè)價值。然而,云計算實際上是一種IT創(chuàng)新,不同用戶對于其采納還存在一定顧慮。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許多學者的注意和重視,怎樣進一步認識用戶云計算采納行為,協(xié)助設計者作出針對性的設計,改進云計算相關成品存在的不足和劣勢,正成為當前亟待處理的重要問題。
1 云計算及其采納行為概述
I.I 云計算概述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的定義有許多種,當前引用相對較多的為:云計算是一種可以隨時隨地從資源共享池中檢索價值信息與資源的模型,可實現(xiàn)短時供應與釋放,確保日常管理行為和服務商家的交互降低至最小程度。云計算的基礎服務模式主要有3種,分別為SaaS (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PaaS (Platform-asa_Service,平臺即服務)與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而配置模式主要有4種:有私有云、社區(qū)云、公共云和混合云。
1.2 云計算采納行為概述
云計算的采納行為主要指的是用戶對云計算實際應用的采納以及選擇決策。從本質上講,云計算采納為典型的創(chuàng)新IT采納,曾有學者指出:創(chuàng)新采納方法主要有2種,即為因素方法與過程方法;其中,因素方法注重用戶屬性,而過程方法更注重實踐,整個采納過程按階段可劃分為3個,采納前期、采納解決及實施。云計算采納實質上是一項十分復雜的過程與行為。首先,由于云計算具有復雜性特點,優(yōu)劣勢并存,而且還有豐富的服務方式及類型,用戶在對這些服務進行采納時,會表現(xiàn)出千差萬別的行為特點;其次,云計算涉及用戶的類型較為廣泛,對云服務提出的要求相對較高,在對用戶自身行為進行分析時,往往需要綜合考慮用戶的特點及需求;最后,由于云計算載體趨于復雜化,加之現(xiàn)階段市場環(huán)境惡劣,缺乏完善的政策和法規(guī),這些都會為用戶帶來麻煩和顧慮。
2 云計算采納行為的研究主體
2.1 采納主體
云計算的采納主體指的是享受和采納服務的個人或者是組織,主體的基本特點、實際需求以及期望會對決策等行為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在對云計算的采納行為進行研究時,必須對采納主體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通過對相關資料的研究得知,云計算的采納主體主要擁有下列特征:
采納主體趨于多元化,使得云計算采納行為的研究更傾向于領域細分,如中小規(guī)模的企業(yè)、新興企業(yè)、物流流域、高新技術產業(yè)以及圖書醫(yī)藥等。然而,采納主體是有一定側重點的,以組織為主體的是當前研究的焦點,現(xiàn)階段關于中小企業(yè)的相關研究較為火熱,文獻等資料正不斷增多,說明大多學者認為中小企業(yè)才是云計算服務的采納核心。
采納主體自身性質與特點會對采納的關注因素造成一定影響。如對于一個剛成立的企業(yè)而言,其關注的是客戶需求與期望,高新技術產業(yè)更關注合作一方的真實能力,而物流企業(yè)則關注經濟效益,已經成功采納云計算的組織關注云計算帶來的服務,政府等主管部門關注國家政策。這些具有差異性的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主體對于云計算所提出的需求與期望,進而說明云計算必須充分考慮主體特點。
與以上采納主體相比,個人用戶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這主要是因為面向個人的云計算服務還處在起步階段。目前,眾多智能終端設備的廣泛應用,提出了全新的網(wǎng)絡需求,比如隨時隨地實現(xiàn)資源共享等,以個人為主體的云計算服務基本可以滿足這種需求,為用戶帶來直觀收益和享受。但這也存在一定問題,比如個人的隱私安全,在現(xiàn)實情況中并不是每一位用戶都自愿接受云計算服務,對于以個人為主體的云計算采納行為研究還需進一步的深入。
2.2 采納客體
如上所述,云計算服務主要有3種模式,其中關于SaaS模式的研究相對較多,其次為IaaS,PaaS的研究最少,甚至沒有專門的文獻?;谶@種研究現(xiàn)狀,SaaS模式的應用用戶會面臨多種問題和矛盾,因此相關學者才會作出大量的研究,而PaaS的主要采納人群是系統(tǒng)開發(fā)者,群體種類少且均有較強的專業(yè)性,所以對此進行研究的數(shù)量較少。
3 云計算采納行為的理論研究
3.1 理論應用現(xiàn)狀
目前,針對云計算采納行為理論的研究還比較少,通過對相關文獻分析得知,云計算采納行為理論共涉及13種模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有:技術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 Model,TAM)與技術一組織一環(huán)境框架(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TOE)等。在這13種模型中,技術接受模型的使用頻率最高,TOE等也是較為常用的基礎模型。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深入分析,一個文獻涉及的云計算采納行為理論有許多種類型,很多都是在現(xiàn)有理論基礎上實施拓展與延伸,進而形成全新的理論模型。從整體上看,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遠遠不足,仍處在初級階段。
此外,云計算采納具有明顯的復雜性,在實際情況中經常需要綜合利用理論模型,使得模型具有足夠的完整性與全面性。
3.2 理論應用研究
嚴格按照“單一理論一理論拓展一理論組合”的基本原則對應用形式進行整合,整理文獻的實際應用情況,并對各類文獻的應用方法、變量等進行分析。通過詳細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掌握變量之間的實際關系,為用戶采納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從理論模型選取的角度講,TAM作為典型在實際情況中有著廣泛應用,由Davis等提出。通過對該理論模型的分析,其主要包含2種決定因素,分別為感知有用性與感知易用性,這2種因素的本質為變量,在采納行為研究中時常使用??偟膩碚f,在對云計算的采納行為進行研究時,PU所帶來的影響遠超PEoU,甚至還有一些學者提出了PEoU不會對采納行為造成影響的結論。根據(jù)分析,以組織為主體的采納行為研究更為常見,所以TOE模型的應用勢必多于DOI模型。
從變量選取的角度講,問題復雜程度、理論類型等的不同都會使具體變量出現(xiàn)差別,自變量存在較大差異,所以變量也趨于復雜性和多樣性。即使研究框架完全相同,變量也會出現(xiàn)差別,以TOE框架為例,其對云計算采納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定義,但相關研究人員對變量選取時,仍會存在差別,探究哪一種變量更適合實際情況。因此,可對其進行深入研究,適時采取訪談等方法,確保云計算采納行為的可靠性。
4 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對于云計算的采納行為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但隨著社會關注度的不斷增強,它正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研究熱點,通過長時間、大量的研究,現(xiàn)己獲得一定成果,伴隨云計算應用市場的持續(xù)發(fā)展,作為社會普遍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云計算的采納行為必定得到更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此次研究主要對云計算的采納行為研究現(xiàn)狀實施綜合性分析,希望可以為目前的云計算產業(yè)化市場運作、發(fā)展及不同的用戶提供可靠的指導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