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學(xué)儉
在郭亮村腳下,紅石橋旁,有一座龍王廟,雖說這座廟沒有記載修建于什么年代,但在解放前就已經(jīng)破敗不堪了,文化大革命中全部被拆除。改革開放后,村民們集資重新將這座廟修葺。說起龍王廟,這里還真有一個很好的傳說。
在郭亮村背后的半山腰中有一個山洞(就是現(xiàn)在的黑龍洞,當(dāng)?shù)厝朔Q黑窟窿洼),相傳在這個洞里住著一條小黑龍,這條小黑龍像個淘氣的孩子一樣,腳手不穩(wěn),經(jīng)常出來。不管走到哪里都跟黃鼠狼過去一路騷一樣,遇見什么毀什么,碰見什么吃什么,后來慢慢地大一些,對這一帶毀壞更為嚴重,弄得雞犬不寧。有時耍起脾氣來,人畜也會遭殃。因此這里的百姓人心惶惶,唯恐有人會丟掉性命,膽量小的只好背井離鄉(xiāng)。
有一次太上老君來這里把自己煉的仙丹分給眾神仙。當(dāng)來到萬仙山后正好看見小黑龍在毀壞莊稼,見雞吃雞,見狗吃狗。見到此狀,他馬上召來東海龍王,龍王到此一看,竟是自己尋找好長時間的侄兒。他上前立即制止,小黑龍一見叔父,嚇了一跳,馬上跪下求饒,這時龍王訓(xùn)斥一番,讓小黑龍跟他回東海。當(dāng)他們要離開萬仙山時,小黑龍說啥也不回去,他要長期居住在這里,一是他留戀這里的山山水水,二是他以前做錯了,對不起這里的百姓,他留下來要為這里的平民造福。龍王聽了覺得也有道理,可又一想,雖說留下來能給他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但是他還小,萬一耍起脾氣來,重新禍害百姓豈不是錯上加錯?于是龍王決定讓小黑龍必須回東海。小黑龍見叔父硬是要讓他回東海,就哭了起來,坐在地上賴著不走,龍王看到此情景,不由動了叔侄之情,雖說不放心,留下來考驗下小黑龍也無妨,他便決定把自己的兒子白龍,女兒紅龍也留下來監(jiān)督小黑龍。就這樣三條龍一條住進白龍洞,一條住進紅龍洞,一條住進黑龍洞。后來人們經(jīng)常在半山腰這一帶見到一條白蛇、紅蛇、黑蛇、在一起戲耍,戲耍過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洞中,據(jù)說小黑龍在白龍、紅龍的陪同下,真的變好了。不但沒有擾亂百姓,三條龍還經(jīng)常呼風(fēng)喚雨,讓這里風(fēng)調(diào)雨順。百姓們過著安居樂業(yè)的好日子,那些背井離鄉(xiāng)的也都又返鄉(xiāng)定居。
小黑龍的轉(zhuǎn)變,大家都說是龍王做了好事。為了感謝他,就在村邊修起來一座龍王廟,這就是龍王廟和白龍洞、紅龍洞、黑龍洞的傳說。(來源:魅力河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