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晞宇
在周恩來、谷牧和李嵐清三代國務院領導人的關心下,恭王府騰退修繕工作歷時28年終于完成,成為中國唯一一座對公眾開放的清代王府。 ——編者
“一切照原樣修復”
恭王府位于北京的風水寶地什剎海地區(qū),以其富麗而被稱作“城中第一佳山水”。時至民國,為生活所迫,恭王后裔先將府邸和花園抵給了西什庫教堂,爾后賣給輔仁大學。
新中國成立后,恭王府與其他王府巨宅一起,悉數(shù)被收歸國有,逐漸被多家單位“瓜分”。當時,遷入的人員大多不知恭王府歷史,更無文物保護意識,府內建筑逐漸殘破不堪。
1962年,有紅學家考證恭王府是《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此說法引起了高度關注,周恩來、李先念、陳毅、李富春、楊尚昆等先后到恭王府花園參觀考察。周恩來批示,撥??钪匦薰醺▓@,并指示:“一切照原樣修復?!?/p>
“文革”開始后,建紀念館一事不了了之,反而陸續(xù)擠進來更多的住戶。1975年,谷牧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病重的周恩來向他托付了修復恭王府之事。
“四人幫”垮臺后,谷牧向中央寫了報告,特別強調了修復恭王府的重要性,得到了李先念等領導的支持。
“誰的孩子誰抱走”
經(jīng)過十年動亂,恭王府已成為數(shù)百住戶聚居的大雜院,主要有文化部所轄的中國音樂學院及其附中、文學藝術研究院,公安部的宿舍,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下稱國管局)的幼兒園,以及北京市所屬的北京風機廠。
修復恭王府,首要任務是搬遷。文化部自己的單位搬遷,比較好解決;又因為這個項目是副總理谷牧親自主持的,國管局很快同意將幼兒園搬走。但其他相對強勢的單位,只能谷牧出來協(xié)調。
1980年7月19日,前往恭王府視察的谷牧撂了一句硬話:“不管(恭王府)將來開放不開放,戲樓里的人都要搬出去。”他指示陪同視察的北京市建委副主任沈勃,立刻安排占據(jù)戲樓的北京風機廠搬遷,同時要求在場的幾個相關部委的領導,在8月份拿出搬遷方案。
雖然“文革”后百廢待興,財政困難,谷牧還是專門找到主管財政的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特批了一筆錢。在谷牧的協(xié)調下,北京市在勁松給公安部撥了一塊地,用來蓋宿舍樓。
1981年9月,搬遷工作終于啟動。谷牧定下了基調:“誰的孩子誰抱走”。
1982年3月,谷牧召開聯(lián)席會議,他宣布,經(jīng)國務院批準,成立以文化部為主,由多部門組成的恭王府修復管理委員會,并制定了先易后難、分期分批,先花園、后府邸,邊搬遷、邊修復、邊開放的修復原則。
搬出花園,又進府邸
1982年4月,文化部修建隊匆匆入駐恭王府,原王府的古建已瀕臨支離破碎的邊緣,修建隊對修復工程的前景有些悲觀。盡管有谷牧下的死命令,北京風機廠也要在新的廠房建成后才能搬走;雖然公安部新建了宿舍,但許多離休干部也不愿意搬走;經(jīng)費也是一大問題,國家沒有專門撥款,經(jīng)費都是從文化部財務處管理的事業(yè)經(jīng)費里擠出來的。
修建隊進入恭王府后花園時,是以維護花園環(huán)境、服務花園住戶為名的。
當時,園里公共區(qū)域一片破敗,雜草叢生。修建隊便從除草剪枝、打掃衛(wèi)生開始入手。上級下令,不得穿喇叭褲等“奇裝異服”,一律理平頭,希望給住戶留個好印象。
修建隊員態(tài)度和氣,與大部分住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但部分住戶的抵觸情緒依然強烈,他們聯(lián)合起來,收集修建隊破壞文物的“罪證”。
首先從花園搬走的是文學藝術研究院下屬的紅樓夢研究所和國管局幼兒園。1984年,北京風機廠也于限定日期內搬遷完畢。1986年,公安部宿舍的住戶搬出。至此,恭王府后花園的騰退工作暫告一個段落。同年,后花園第一期修復工程結束。
1986年5月18日,谷牧再次就搬遷問題召集了文化部、北京市、公安部等部門的聯(lián)席會議。這次,是文化部讓谷牧發(fā)了火。
紅樓夢研究所原在花園里辦公,先搬出來后無處可去,索性又進府邸。谷牧批評道:“公安部搬出來,你們搬進去,是沒有什么道理的!”
三代國務院領導人接力
1987年到1988年,后花園等建筑逐漸修繕完成。文化部希望開放恭王府后花園,以園養(yǎng)園,也為府邸部分的搬遷造一個聲勢。
要開放后花園,必須明確管理權歸屬的問題。文化部和北京市雙方都給谷牧打了報告,谷牧在給文化部的批示中說,想讓恭王府歸你們管,就要拿出一個更好的策劃方案。
1987年,文化部提出了將恭王府建設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物館的方案,北京市也同意了這一方案。至此,恭王府的歸屬權正式交給了文化部。
1988年,谷牧卸任國務院副總理職務。在他任職期間,恭王府后花園的騰退和修繕基本完成。
1989年,李瑞環(huán)到恭王府視察。為了能讓恭王府花園在來年的亞運會期間成為接待定點單位,特批了150萬元的專項經(jīng)費。趕在1990年亞運會開幕之前,恭王府后花園的修繕工程終于全部完成。
而恭王府府邸部分的搬遷由于牽扯面太廣,問題太復雜,幾乎無法向前推進。1999年,時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李嵐清開始主持騰退修復工作。他后來回憶:“谷牧同志受周總理的委托,我受谷牧同志的委托,抓了5年恭王府的工作?!?/p>
2006年10月,占據(jù)府邸的最后一家單位——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搬出。在三代國務院領導人的關心下,歷時28年的恭王府騰退工作終于圓滿畫上句號。
2008年8月20日,恭王府全面開放,成為中國唯一一座對公眾開放的清代王府。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