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秋菊
巧用信息技術滲透英語德育目標
? 邢秋菊
傳統(tǒng)的啟發(fā)式、說教式的德育目標實施起來不免枯燥乏味,教師苦口婆心換來的是學生的表面聽從,但內心里卻不起波瀾。其實德育目標的形式也可以多樣。21世紀是網絡信息時代,為我們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我們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同時對德育目標的滲透也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本文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巧用信息技術滲透英語德育目標的幾點做法。
信息技術;英語教學;德育目標;優(yōu)化資源
20多年來,我一直從事英語一線教學工作,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們抱怨英語越來越難學,厭學、棄學現象屢見不鮮;同行們每天苦口婆心卻收效甚微。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啟發(fā)式、說教式的德育目標實施起來不免枯燥乏味,教師苦口婆心換來的是學生的表面認同,但內心里卻不起共鳴。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形勢的需要,我深刻地認識到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我們在教學思路和方法上求實、求新、求變的真諦。21世紀是網絡信息時代,為我們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能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豐富教學形式,優(yōu)化教學過程,尤其是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新型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走進我校課堂后,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極大的改變了課堂中的學習氣氛,這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現代意識非常有利,為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同時對德育目標的滲透也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巧用信息技術滲透英語德育目標的幾點做法:
傳統(tǒng)教學方式側重教師的教,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越學越沒興趣,越學越難,逐漸地失去了學外語的信心。濃厚的學習興趣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樂觀的學習情感,能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聽聽、看看,不如動手做做。只有親身體驗和實踐,才能產生感性認識,發(fā)生興趣,才能達到掌握和運用。那么,利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學習英語,腦、眼、耳、口、手并用,這種集圖形、聲音、動畫、文字等多種信息功能為一體的教學,以全方位、多層次吸引學生,增加信息獲取量使課堂英語教學更為生動活潑,趣味盎然,,讓學生聞其聲、觀其形、臨其境,使學生自始自終都保持強烈的興趣,從而易于接受、記憶新的語言材料和學習內容。交互式電子白板使教師應用資源庫中的資源生成數字化教案的過程變得非常方便。比如在學習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課時,課堂小結中,我給學生播放了不同種類的音樂片段,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欣賞,說出自己喜歡的類型并闡述原因,使學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的同時引導學生如何排解學習壓力,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學生發(fā)言積極踴躍,這對德育目標的滲透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傳統(tǒng)的啟發(fā)式、說教式的德育目標實施起來不免枯燥乏味,學生表面聽從接受,但內心里卻不起波瀾。其實德育目標的形式也可以多樣,運用信息技術設計的活動能將學生引入更加生活化、趣味化的知識海洋之中。比如英語課堂上經常使用的“猜一猜”的小組競賽游戲,在設計課件時遮擋圖的一部分讓學生去猜,既有提示又有懸念,給學生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再如在教學天氣表達一課時,運用信息技術設計一個計時表達練習活動,屏幕上快速閃現著幾張不同天氣的圖片,學生按順序說出英文單詞,這種計時形式的練習讓學生感到新奇又刺激,因而積極參與,學習效果自然會有很大提升。這樣既培養(yǎng)了競爭意識又在無形中滲透了小組合作的團隊精神,學生在活動的積極參與中體會德育目標,大大地彌補了傳統(tǒng)的講授課堂“成績至上”的弊端。
對于英語學科而言,信息技術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強大的情境演示功能。因為語言的學習與交流都離不開情境,而教學中所需要的真實生活情境是無法隨時隨地搬入課堂的。因而信息技術手段對英語學科教學來說就變的至關重要了。如在教學新目標英語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我首先展示了幾組家規(guī)和校規(guī)的圖片。然后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了四個地點的語言交際情景:In the school,In the library,At home。學生可以任意選擇一個場景,運用本課的重點句型和已有的知識進行關于規(guī)則的學習,從而很好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交際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最后我讓學生討論規(guī)則的利弊,引導學生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課堂上學生進入情景,對于學校規(guī)定的每天統(tǒng)一穿校服、女生必須留短發(fā)、是否可以結交異性朋友等敏感問題各抒己見,消了“談規(guī)色變”的反感和抗拒心理,愉快的氛圍中學生也給校規(guī)、家規(guī)建議,體現了人文性,大討論后看似苛刻的規(guī)則學生更容易接受。
在情境設計方面,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網絡中的視頻資源。比如在教學天氣的時候,直接上網查詢中國各地的天氣預報,讓學生做氣象預報員向全班學生預報天氣,使學生學以致用,在用中學,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體會著參與的自信和成功,多元化的培養(yǎng)方式真正落實了以人為本的德育目標。
《新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要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我們教師一定要花心思巧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同時更加注重德育目標的滲透,從而讓學生真正愛上英語,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讓英語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遼寧省本溪市二十二中學 1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