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閆海波
教師如何讀懂學生
? 閆海波
在新課改的今天,教師要如何讀懂學生,是現(xiàn)代教學當中有待于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都知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課堂是學生發(fā)展的一個場所,教材是媒介.我們都能在課堂上把課本上的知識系統(tǒng)的傳遞給學生.如果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效果會更好.波利亞曾說:“教師講什么不重要,學生想什么比這重要一千倍”。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時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全面了解學生,了解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知識基礎,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等。只有真正的了解學生,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以學論教”。
讀懂學生;知識基礎;心理特點;個體差異
讀懂學生,就是了解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具備了解學生的意識和能力。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才能對教學預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做出判斷,并及時進行必要的調整;在了解學生的基礎才能與學生展開深度互動,有的放矢的促進教學與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師心目中,學生不應該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生動的;有的很聰明,有的不太聰明;有的好奇,有的懶惰。每個學生都是有尊嚴的,獨特的生命個體。那么做為教師要如何讀懂學生呢?本著我自己的工作經驗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數(shù)學課程標準》強調: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數(shù)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原有的知識結構,由淺入深地進行教學設計。
學生學習新知,必須以已有的知識作為基礎,這個道理跟蓋房子是一樣的,只有在原有的基礎上建造才能使房子更堅固,空中樓閣只能是海市蜃樓。還一種情況我們做為教師必須考慮的。學生雖然對已有的知識有了了解,但由于科技達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也有很多。學生知道的往往會超出我們的想象。如果按預先設想的進行教學,起點可能就不是真正的起點了。
例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在學新課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人民幣,因為學生每天總要花一些零錢,買零食、買學具什么的,他們已經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們了解的可能是1元、5元、十元、5角的。因為這是他們經常用到的。他們不了解的也就是1角、2角、1分、5分的,或者是硬幣1角的和5角的分不太清。所以在教學時我把此做為教學的起點做到有的放矢,課堂效果顯著。
心理世界是一個精神的世界,每一個人都有復雜豐富的內心世界,只是我們沒有去了解和體會。學生在想什么,或者說別人在想什么,這個問題好象很難回答,思想在人的頭腦中又看不見怎么會知道呢。對于每個學生來說,只要不睡覺,總會思考著、記憶著、感知著,總會有不停的內心活動,就是睡覺也是有心理活動的,如做夢。我們要了解學生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他們的內心是否焦慮,是否樂觀。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習,了解他們?yōu)槭裁磳W習,除了學習還想一些什么呢?還要了解有的學生為什么對學習失去信心等等。作為教師不了解學生的一些心理活動,如何在課堂上進行引導呢,?又怎么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好呢?這個問題看起來很復雜,但是又十分簡單,各種心理學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所以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心理加以認識,盡量做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活動。使“知人知面不知心”變?yōu)橹?。這對我們教師來說很重要,只有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輕松地面對學生出現(xiàn)的任何問題。而且還可以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
我們要對學生的內心細心觀察精心培育,將來就可能出現(xiàn)一個偉大的人物,也許你的一句平常的話語,可能會成為他們一生的動力。
一個班級都有好幾十個學生,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即使是再好的班級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教師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每個學生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都有自己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班級里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學生。也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會適合所有的學生。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他來自遺傳和環(huán)境的共同影響。這種差異存在學生的自身。學生性格上的差異、對已有知識水平的差異、智力的差異、思想上的差異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教師必須了解的。
教育家贊可夫說“當教師把每個學生都理解為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構的人的時候,這樣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
教師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還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上不一刀切。不把我的思想強加給學生,不歧視差生。陶行知先生曾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嘲笑中有愛迪生?!?/p>
我們教師在教學上要適應學生個性需求。用尊重發(fā)展的眼光去區(qū)別對待孩子的個體差異性,要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課堂就是一個小舞臺,它不僅需要教師的精心編導,更需要不同層次的學生齊心協(xié)力,盡情發(fā)揮,才能演出一幕幕和諧、生動、感人的戲劇。
要做到以上三點,教師要有很大的耐心。在課上要充分觀察學生,在課后要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學生。然而要讀懂學生,還有很多方面,作為教師要從更多方面去了解。
總之,讀懂學生目的就是要成功教學,讀懂了學生,也就讀懂了課堂。
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實驗小學 13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