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鳳
(荊楚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湖北荊門 448000)
任務型語言教學:大學英語語言教育新維度
吳曉鳳
(荊楚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荊門448000)
文章以任務型語言教學為研究基礎,對大學英語語言教學進行了探討,找出有效方法提高學生語言能力水平,并通過任務教學法和實踐相結合,提高了學生對英語語言學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任務型語言教學;多媒體;大學英語
20世紀80年代,眾多英語教育專家通過對語言習得理論和交際教學思想的深入研究,總結出了一套新的教學模式,即任務型語言教學。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與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整合。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是將媒體優(yōu)勢和技術應用到英語教與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優(yōu)化了英語教與學的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任課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圖像、聲音、動畫、文本等各種信息,來調(diào)動學生感官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師可以佩戴麥克風,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二)語言教學的應用案例分析。
1.任務前階段。第一,將大學英語授課對象按照自愿原則隨機組合成10個不同的學習小組,小組成員通過合作互助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小組成員可以運用任何自己擅長的語言進行交流溝通。第二,任課老師發(fā)放單元教學目標,提供任務內(nèi)容資料,同時以明確流利的語言介紹這次單元學習的內(nèi)容和要完成的任務。舉個例子來說,教師運用多媒體播放pre-reading activities中的聽力短文,短文播放后讓各組成員學生完成以下任務:
Q1 What seemed strange to the speake rthat day?
Q2 What was the speaker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broke out?
通過多媒體播放小組成員收聽以上兩個問題,教師可以暗示小組成員要用筆紙記下重點詞語以便后面能順利完成任務。通過收聽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輸入,隨后學生們開始自主討論。第三,教師向小組成員講解重點詞語和內(nèi)容,學生對本單元的核心詞匯有了一定的熟悉,具備了一定語言輸出后,教師向各組成員繼續(xù)展示下一步任務。
2.任務鏈階段。此階段共分三步。第一步,學習小組在完成收聽任務后,通過記憶和記錄應該對任務有了一定的了解,其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各組成員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擺脫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單一灌輸知識的形式。
第二步,開展討論互動,并利用多媒體學生可以對教學任務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通過小組成員討論相互學習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PPT等文稿,并在小組內(nèi)推舉出一名代表上臺講解,完成PPT文稿匯報。
第三步,學習小組通過多媒體工具將所做的任務結果向其他小組和教師展示。代表成員在展示本小組任務完成成果時,教師要對其進行點評,其他小組發(fā)現(xiàn)問題時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將不同意見和完成較好的作品歸納起來,在全體小組展示后向全班公布并進行探討。最后,教師要將各個小組完成情況做個匯總,將最好的小組成績向其他小組公布,并給全班學生講解。
3.語言分析階段。教師僅僅將任務制定好是遠遠不夠。在任務完成后,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對英語語言重點項目進行反復學習。
(一)將多媒體課件與任務型語言教學法有機的結合。將多媒體輔助教學和英語任務教學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打破傳統(tǒng)教學死板單一的模式。將多媒體輔助教學結合到任務型語言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言的重要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教師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興趣。當然,我們所謂提倡利用多媒體教學,不單單是一種形式主義,而是將任務型教學法中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將英語語言教學和實際相結合,充分把現(xiàn)實生活中用到的語言交際搬到課堂上來,多媒體的引入也會促進任務型教學法優(yōu)勢的發(fā)揮,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樂趣課堂,在樂趣中學習語言。
(二)關注學生英語學習情感,加強師生交流。教師不僅僅是給學生傳授知識的,還應該把學生的英語語學習情感和任務教學法結合起來,讓學生的情感因素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將學生的積極情感引出積極行動,這樣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能夠有效地作用于語言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從而讓學生對英語語言學習起動力作用。反過來,如果學生對課堂學習沒有積極性,沒有將情感投入到學習中來,那么最終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英語水平也肯定不會得到提高。所以,教師應通過與學生情感交流反饋回來的信息及時進行教學調(diào)整,這樣一來,學生會感受到教師對自己很重視,其學習積極性也就隨之被激發(fā)了。此外,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自己的想法,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發(fā)揮空間,讓學生可以自主學習,教師充當一個指引者的身份,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方向。在英語教學課堂中,師生互動來帶動課堂氣氛和師生之間的反饋形式,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英語語言教學中,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英語對話,如同兩個人在生活中交流一樣,彼此沒有隔膜,這樣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更好地進行情感交流。
(三)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英語教學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是“教師為主、學生為輔”,教師在課堂上以自己為中心授課,學生機械化的聽課記筆記,課后教師布置作業(yè),最后的結果是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chǎn)生抵觸,教學效果很差。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即“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關系。在英語課堂上,當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發(fā)音準確,回答巧妙時,教師應給予充分地肯定,用一些美妙的英語詞語去贊揚學生,這樣既讓學生心理上感到有成就感,也間接地讓學生學會了一些贊美的英語詞語。此外,任課不能讓學生產(chǎn)生心理壓力,要“啟發(fā)式提問、明知故問”。教師要把學生看成是合作伙伴關系,一起共同在完成一項任務,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順利進行教學任務并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四)重視自主學習和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的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主學習,任課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豐富多樣性特點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言資源引入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通過實踐和交流發(fā)展自身綜合語言的技能。任務型教學法的設計初衷就是促進課堂有效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融入到課堂中,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學到有用的知識,最終的目的就是使學生認知系統(tǒng)和動力系統(tǒng)緊密結合,提高自身綜合語言應用的能力。
綜上所述,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的傳統(tǒng)單向灌輸教學模式,該方法從現(xiàn)實交際環(huán)境出發(fā),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和自身的真實生活相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讓自己的英語語言表達水平有了提高,也學會了如何進行合作交流。新的教學模式讓高校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教師和學生形成了一個整體,學生學習的興趣被激發(fā)出來,教師的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責任編輯王占峰]
G642.0
A
2095-0438(2016)09-0138-02
2016-05-05
吳曉鳳(1981-),女,湖北黃岡人,荊楚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比較文學,商務英語教學。
2015年度荊楚理工學院校級科研項目“信息時代媒體傳播對大學英語語言教育的影響研究”(SK201509)的研究成果;2015年度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MOOCs視野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研究課題“MOOCs視野下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中的商務英語教學管理模式研究”(EIJYB2015-08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