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史志輝
集市上的彝族婦女
◎文·圖/史志輝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qū),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處。涼山彝族千百年來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傳承和保留著中國彝族古樸、濃郁、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集市便是其中之一。
在這里,每月有三次集市,每個鄉(xiāng)鎮(zhèn)的集市時間都不一樣,基本上是十天一集。每到趕集日,對大部分婦女和孩子來說都是重要的一天。這一天,老少齊出動,無論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還是一兩歲的孩子,都會把集市日當作一個節(jié)日。因為當?shù)剡€比較貧窮落后,大部分家庭都要靠集市交易來獲取生活必需品,趕集也是當?shù)匾妥鍕D女的主要社交活動。
集市當天,人們會把家里最好的產(chǎn)品拿到集市上來,婦女們一邊忙著招呼生意,一邊還要照顧小孩。不會走路的小孩,她們就用寬布帶將孩子背在背上,年紀稍大的孩子,就要幫母親或奶奶分擔一些事情,拿物品,看攤子。趕集,不僅僅是買賣物品,也是青年人交友的好時候。年輕人身著漂亮的彝族服裝,穿梭在集市,尋覓著自己的意中人。這些年輕人相對那些忙于買賣的婦女,顯得悠閑自在。婦女們把家中的牲畜和農(nóng)作物賣掉,再從市場上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回家。來和回,她們的手里都不會空著。許多婦女身上都披了一件斗篷,彝語叫“查爾哇”,有黑色、白色和深藍色。雨雪天當雨具,想休息了,隨地一鋪,可躺可坐。條件稍好的人家開個三輪車趕路,大部分人只能步行了。趕著牛,牽著羊,抱著雞,背著孩子,行走在彎曲的山路上,穿梭在熱鬧的集市中,這景象充滿了豐富的生活氣息。集市將近結(jié)束時,每個人都有收獲,盡管忙碌疲憊,但這一天可以和陌生人攀談交流,還有可能認識新朋友,對于長期深居簡出的彝族婦女們來說是激動和喜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