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f曉紅
?
運用錯題本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糾錯能力
文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莊曉紅
我們的學生正處在一個建構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的階段,正是一個學習、篩選、辨別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心智特點,決定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認知能力不強,二是學習習慣不良,三是思維層次不高。于是,出現(xiàn)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如何使“犯錯”成為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這確實值得我們教育者認真思考的課題。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嘗試了利用“錯題本”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糾錯能力,力求讓學生可以利用好自己所犯的錯誤,進一步完善自我。
錯因的分析,需要教師的長期的指導。錯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知識性錯誤。表現(xiàn)為對概念及性質的認識模糊不清導致的錯誤;忽視公式,定理,法則的使用條件而導致的錯誤;忽視隱含條件導致錯誤;遺漏或隨意添加條件導致的錯誤。2.邏輯性錯誤。表現(xiàn)為思維混亂,推理不嚴,表達不清;概括能力弱,對具體事物、表象進行提升有障礙;數(shù)學知識、能力、方法準備不足,推理思路不明;思維品質差,解決數(shù)學問題時,未能作較深入的思考。3.策略性錯誤。表現(xiàn)為解題思路阻塞或未能在一種策略錯誤或增加了難度與復雜性的時候,改變策略,問題最終得不到解決。4.心理性錯誤。表現(xiàn)為缺乏堅強的意志和信心,具有依賴心理,缺乏主動鉆研精神;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筆,導致解題出錯的急躁心理現(xiàn)象。
錯題本的使用,不能只停留在“訂正”這個過程。提高錯題本的使用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可以鼓勵學生經常在空閑時間“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有時還可以采用“再訓練”的方法,也就是在學生作業(yè)訂正后一段時間,再讓學生做一做原題。除了讓學生自己瀏覽自己的錯題本外,創(chuàng)造機會,給學生們進行交流?;ハ嘤^摩其他人的錯題本,汲取教訓,受到啟發(fā)。同樣,也可以嘗試做做別的同學錯題本上的原題,看看自己是否能夠成功的規(guī)避錯誤。
在學生的錯題中,有一些是可以自行糾正,但還有些錯誤難以自我發(fā)現(xiàn)和糾正,可以在他人幫助下解決。在實施同伴糾錯的時候,我們提倡學生們先各自糾錯,如果出現(xiàn)不能找到錯因的情況,在小組內提出,由已經掌握的同學通過講解的方式解決,并且與小組成員一起分析錯因。從自身而言,找到錯因。從他人而言,從別的錯誤中警醒自己,并且在講解過程中也讓自己理解更深刻更透徹。進而小組同學一起進步,學習糾錯,在錯中學。
“自我糾錯”的能力,在各科的學習上都是十分重要的?!白晕壹m錯”要求學生能夠在每次學習過程中,都要有“反思”這一程序。在反思中,可以經常叩問自己“某個過程運用了哪個定理,定理的條件充分了嗎?”、“題目的條件是否充分用上了?沒用上的條件真的沒用嗎?有沒有什么隱含的條件?”……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品質和解題能力大有提高,日積月累,“自我糾錯”的能力同時也得以提高。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通過對學生錯題集的利用,學生可以達到以下幾個效果:1.能夠正視錯誤。2.能夠自主糾錯。3.能夠“從錯中學”。4.愿意與他人分享。
責任編輯鄒韻文
錯題本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原題;2.錯因;3.正解。錯題本上,我們希望學生做到有錯必登,有錯必糾。這對于學習任務本來就挺重的學生來說,特別是成績不是很理想、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來說,似乎是增加了負擔。但這樣的考驗,從另一個角度看,正是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好機會。首先,我們必須讓學生明白暫時的“麻煩”是為了后面的減少“麻煩”。從認識上讓學生了解建立“錯題本”的目的是為了減少錯題。其次,學生養(yǎng)成習慣需要過程,更加需要外力的督促與肯定。這需要我們在平時教學中抓緊抓實,不能讓“錯題本”名存實亡。采用定期檢查、不定期檢查、表揚優(yōu)秀、談心幫助等方式,讓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養(yǎng)成寫錯題本的習慣。再次,對錯題本的書寫要求,要對癥指導,培養(yǎng)學生習慣。